澳大利亞廣播公司8月18日報道,原題:中國軍隊比以前更強大,為何仍需要謙卑的牦牛? 解放軍被世界軍事分析排名網站“全球火力”列為僅次于美俄軍隊的世界第三強,如今正迅速追趕美俄部隊的科技實力。但在中國迅速壯大的軍隊中,卻保留了一種“久經實踐考驗”的裝備:謙卑的牦牛。這種善于在山地疾行的動物,是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的主要牲畜。對多數現代交通工具來說,此類地區根本無法通行。與馬匹不同,牦牛能穿越高海拔地區的雪山、冰川湍流和鹽堿地。
不久前,《解放軍報》在官方微博上描繪了(官兵們開展的)一次騎牦牛巡邏任務,包括翻越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達坂(如圖)。考慮到中國漫長的山區邊界非常偏遠,尤其是這些地區的環境異常惡劣時,人們就會知道中國的邊防部隊為何仍繼續使用牦牛巡邏。在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前指揮官、新南威爾士大學國防戰略專家詹姆斯·戈德里奇看來,中國的軍事歷史或許也能提供一種解釋,“歷史上,中國向來是個終極陸地大國”,在中國絕大部分歷史中,海上防衛并非要務,因為中國的經濟“基本上自給自足且自立”,這意味著其優先要務是(保護)陸地邊界。直到上世紀,這種戰略因導致中國在軍事上接連敗給西方列強和日本而瓦解。
如今,中國領導人已把強軍列為恢復中國全球大國地位的途徑之一。牦牛是否將在解放軍的未來壯大發展中繼續發揮作用,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一段時間內,這種動物將繼續把中國官兵帶到任何馬匹未曾到過的地方。▲
(作者艾倫·威頓,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