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 ●張楊
受廉價制冰機沖擊,日本刨冰業處于低端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制冰手工業者“冰農”開始重新制造“天然冰”,并獲得市場青睞。
法新社18日報道稱,13年前,一名日本“冰農”接管一家傳統的制冰企業,彼時一份刨冰僅200日元(100日元約合6.62元人民幣),無法維持生活。這名“冰農”稱,用冰箱制造冰塊后出售,價格無法提升,且這種冰塊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制造出來。
法新社稱,“天然冰”制作程序復雜,工人需要從秋天開始準備制冰過程,并需要清除落葉、積雪等影響冰質的雜物。此外,降雨也會導致冰質不佳。在日本,傳統刨冰起初只是上層人士的專屬。直到1883年,日本第一家制冰工廠在東京建成后,普通人才能吃到刨冰。但隨著制冰機的發展,傳統“冰農”的數量在日本降至不到10個。
該名“冰農”稱,天然冰塊的質地與機器制造的產品不同。以傳統工藝制作出來的“天然冰”為原料的刨冰,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目前,東京的一些高端刨冰店和百貨商店對天然冰需求巨大,每天有大批消費者排隊等待嘗鮮,一份刨冰的價格也升至800日元。▲
環球時報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