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昀
閱讀分享:《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有記載,漢高祖劉邦非常仰慕魏公子。魏公子就是信陵君魏無忌。魏公子為何值得敬仰呢?魏公子作為一位驕傲的公子,他可以“不恥下交”,可謂謙卑;同時他也無法甘心于平淡甚至平庸的生活,不能在魏王面前收斂鋒芒,可謂驕傲。魏公子的德才值得同學們深深體味,有助于同學們提高自身的格調。(特約教師:遼寧省鞍山市第六中學?何翠)

在《史記》中,“戰國四公子”分別占了四篇列傳。其中,信陵君魏無忌是被特別優待的:其他三位的列傳篇名都是以封邑系,如孟嘗、平原、春申;只有信陵君魏無忌的這篇被命名為《魏公子列傳》,系以國名,以示尊重。在全篇中,“公子”一詞凡147見。或許在司馬遷心目中,要做到魏無忌這個程度才真正夠得上“公子”吧。
本傳中第一個場景,是魏公子和魏王在玩桌游。當時邊境傳來烽火,說趙國軍隊來犯。魏王沉不住氣要召大家來商議,魏公子淡定地說:“沒事,趙王只是在打獵。”魏王惴惴不安,無心游戲。過了些時候,邊境傳來消息:“趙王是在打獵,并沒有來犯。”魏王大驚失色問:“公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魏公子說:“趙王那邊有我的門客,有事就報告我。”就這樣魏王領教了公子的實力,并且“不敢任公子以國政”。
魏公子人生的結局,就在這里埋下伏筆。
有一位隱士名叫侯嬴,七十多歲了,在魏國國都大梁城做看城門的小吏。魏公子有心結交他,侯嬴愛理不理。于是魏公子親自駕車,車上空出尊貴的座位,直驅城門邀請侯嬴。侯嬴大模大樣坐上車,魏公子恭恭敬敬駕車,沒走多遠侯嬴說:“我要去市場見一位殺豬的朋友,希望借你的馬車一用。”魏公子就駕車趕往市場。侯嬴下車見到屠戶朱亥,兩人旁若無人,談笑風生。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魏公子的神情越發愉快。市場上的人都看到魏公子手握韁繩和馬鞭靜靜等候侯嬴先生,而此時滿屋的軍政要人正等著公子舉杯開宴。侯嬴看到魏公子臉色始終不變,這才告別朱亥上了車。
到家后,魏公子領著侯嬴坐到上座,并向全體賓客介紹這位高人,滿座皆驚。酒酣,魏公子向侯嬴先生敬酒上壽,侯嬴說:“其實我是想成就公子的大名,故意讓公子久久地站在市場中等候我,結果公子越發謙恭。這下可好,滿街的人都見識到公子您是位禮賢下士的大人物啊!”酒宴之后,侯嬴就成了魏公子的貴客。
魏公子的結局,固然是形勢所迫,卻也是他自己的選擇。作為一位驕傲的公子,他可以“不恥下交”,卻無法甘心于平淡甚至平庸的生活(所以大概也不會想到在魏王面前收斂鋒芒)。與其無所作為地活過下半輩子,他寧可把自己的人生華麗麗地揮霍掉。魏公子去世后又過了十八年,秦軍攻破大梁城。
在《魏公子列傳》即將結束之際,司馬遷提到,漢高祖劉邦少年時是魏公子的迷弟,即天子位后“每過大梁,常祠公子”。我想,少年劉邦在仰慕魏公子的時候,多半是期望自己能夠被這樣的貴公子賞識、結交,好一道叱咤風云。那時何曾想到,歷史竟會把自己推到比魏公子更高的位置?不過,劉邦在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出的這么一段話,還真看得出幾分魏公子的神韻: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田龍華摘自《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