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朔巨

小王子:藝術,無論電影、漫畫、小說、繪畫,其之所以重要,不僅在于它能放松我們的頭腦,帶給我們歡樂,更重要的一點是,它也承載著人類精神的傳承。我們往往因為有各種精神的鼓舞而不至于落寞,比如很多超級英雄所要傳遞的,從困頓中重新站起來的精神。
當漫威迷都在為《復仇者聯盟4》刷屏,第一時間涌入電影院,見證“滅霸”和美國隊長、鋼鐵俠等眾英雄的決戰時,有這樣一位前輩英雄似乎正在被慢慢遺忘。他就是幻影俠,在動漫英雄人物的“族譜”中,他的地位無可取代,被認為是歷史上第―個超級英雄。
20世紀30年代,美國處于經濟大蕭條之中。面對現實的崩壞,人們期待更有力量的人物出現,以帶來精神上的希望。1936年2月17日,―部名為《幻影俠》的漫畫開始在美國《每日漫畫》上連載,主角是吉特·沃克。
他的故事可以追溯到400年前,沃克家唯一的一個孩子從海盜“辛格兄弟會”的屠刀之下死里逃生,并意外獲得一件刀槍不入的戰衣,成了專門挑戰邪惡的“幻影俠”。從此,打擊世間的暴力和不公,成了沃克家族世世代代所恪守的信條。到了21世紀,其后人吉特·沃克離開家鄉,來到美國。每當夜幕降臨,他便穿上戰衣,化身幻影俠,懲奸除惡。
幻影俠的創造者是福克·李,一位可以比肩斯坦·李的漫畫鼻祖。福克是猶太人,1911年生于美國密蘇里州。1934年,他在雜志上發表漫畫《魔術師曼德拉克》,自此打開漫畫世界的大門。
幻影俠的靈感,來自于福克·李對神話傳說的迷戀。每當幻影俠戴上面具時,瞳孔就會消失,就像古希臘雕塑——他們都沒有眼珠,以更好地表現其超越凡俗的智慧;幻影俠身著紫色緊身衣、眼戴黑色眼罩的造型,則取自英國民間傳說中的綠林好漢羅賓漢。前衛的造型加上英雄故事,幻影俠迅速點燃了人們心中希望的火焰,也影響了之后超級英雄的出現。1938年,兩位來自克利夫蘭的高中畢業生創造出了來自氪星的超級英雄――超人,開啟了超級英雄連環漫畫的黃金時代。
除了漫畫,福克·李還曾著迷于戲劇和舞臺劇。他的一生,經營過5家劇院,制作了300多部戲劇。1999年,福克·李因心力衰竭去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也未曾放棄過漫畫創作——在醫院里,他摘下氧氣面罩,口述還未完成的故事。
幻影俠并未隨著福克·李的離去而消失。迄今為止,漫畫《幻影俠》的總銷量已達1億套,由它改編的游戲、電影、美劇,更是不計其數。此外,可以說,正是幻影俠為美國“超級英雄”這―概念定了基調:他武藝出眾、機智勇敢、劫富濟貧、行俠仗義,其后出現的超級英雄與之―脈相承;在外形設計上,無論是蝙蝠俠的蝙蝠眼罩,還是蜘蛛俠只有眼白的服裝,抑或是超人標志性的藍紅緊身衣,都能找到幻影俠的影子。
幻影俠在80多年前的美國點燃了一種精神――從困頓中重新站起來的精神。之后,又經過數代超級英雄的接棒傳承,讓這一精神蔓延全球,持續至今。
樹村摘自《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