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2019年7月9日至11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19(第十八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京舉行,主題為“創新求變再出發,優質發展譜新篇”。圍繞5G、IPv6、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互聯網教育、互聯網安全與治理、知識產權保護、打擊防范網絡詐騙、個人信息與數據保護、互聯網站發展等熱點話題,大會共舉辦30場主題論壇,為歷屆之最。
今年是互聯網誕生50周年,也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5周年。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京東、美團、支付寶、字節跳動等上千家企業參與,500余位專家院士及企業代表在會上作精彩發言,3萬余名觀眾參加了此次大會。
中國走在5G時代前列
中國現有網民8.2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9.3%。2009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興起,經過10年發展,目前已領跑全球?!?009年以來,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發展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3G、4G技術標準方面均有所創新。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也希望中國繼續作出貢獻?!眹H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說。
1987年9月,在德國互聯網之父維納·措恩的幫助下,中國成功發送第一封電子郵件。整整7年后的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開啟了互聯網之路。在國際互聯網誕生50周年、中國接入互聯網25周年的今天,誰也沒有想到,當初這個起步晚了不知多少拍的國度,竟然走在了世界互聯網前列。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和中國廣電頒發5G商用牌照。6月25日,華為官微公布消息,華為Mate 20 X(5G)正式獲得中國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7月26日,華為5G雙模手機——華為Mate 20 X(5G)版正式發布,華為一舉成為5G時代的“頭號玩家”。
這并非華為Mate 20 X(5G)首次與公眾見面。早在一個月前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海分展,剛剛獲得中國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的華為Mate 20 X(5G)就已驚艷亮相。央視新聞第一時間使用華為Mate 20 X(5G)手機和華為LampSite 5G室內商用網絡進行現場直播,帶觀眾提前感受8K超清實時直播、5G+VR、遠程醫療急救、5G無人機智能物流等5G時代的新生活。
搶抓機遇方面,此次中國快馬加鞭,走在了國際前列。在大會第一天的主旨演講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展示的PPT顯示:2001年10月,日本開通3G,而直到2009年1月,中國才發放3G牌照,中間隔了7年多;2010年,國外啟動4G商用,2013年12月,中國才發放4G牌照,中間隔了將近4年。此番5G牌照發放,中國可謂神速。2019年3月,韓國率先宣布5G商用,短短幾個月后,中國即發放5G牌照。
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通過云化、虛擬化、互聯網化和多種模式的結合,5G引領了網絡技術的整體創新,并且內生了增強移動寬帶高可靠、低時延和大連接的能力。”鄔賀銓表示,5G開啟了互聯網發展的新篇章,對于中國科技與經濟發展來說,5G是難得的機遇。
鄔賀銓認為,5G可以拓展互聯網業務的應用。首先就手機這樣的終端設備而言,為適應高清視頻,需要在展寬屏幕的同時又便于攜帶,于是折疊屏手機應運而生。與之類似,未來還會有更多終端類型出現。
更重要的是,5G還能與更多技術結合,拓展更多應用,催生新的業態,創造更多可能。比如,5G可以激發VR/AR的潛能,催生視頻、游戲、社交、直播、旅游、教育、醫療等諸多領域變革。鄔賀銓提到,過去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上手術臺需要十年時間,現在通過VR/AR輔助解剖和手術模擬,可以大大縮短時間。他還提到,在6月四川長寧的地震救災中,出現了“5G急救車”和“5G臨時病房”,“車上裝有很多監測儀器儀表,通過5G聯網,可以在急救車上就把傷員的一些狀態送到醫院”。
這是5G+VR/AR在醫療方面的探索。IHS報告預測:到2035年,5G將為全球醫療領域提供超過1.1萬億美元的產品和服務,約占全球5G相關經濟規模的9%。
在工業互聯網方面,5G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鄔賀銓表示,5G的低時延、高可靠、高帶寬、大連接非常適合于工業。比如南方電網利用5G承載電網的配電業務,青島港成為全球首個5G智能碼頭,荷蘭殼牌煉油廠采用5G機器人巡檢油管,瑞典沃爾沃建筑公司應用5G遙控深井作業,上海商飛利用5G+AR輔助飛機裝配……
在5G出現以前,這些情況是難以想象的。鄔賀銓談到,產業數字化需要將設備進行聯網,但原有車間內難以布放光纖,這客觀上對無線聯網提出了需求。但過去的無線技術如Wi-Fi因擴展性、速率和抗干擾等問題,使得其在工業領域的利用率僅有4%,其他無線方式利用率也僅有2%。而隨著5G的出現,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此外,在交通、農業等領域,5G也都大有可為。當前正處于消費互聯網深化和工業互聯網起步期,也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勢頭正旺的時期,鄔賀銓認為:“5G生逢其時,將開拓在消費領域和產業領域的新應用,還會出現現在我們想象不到的新業態。”
互聯網還很年輕
“互聯網是黑土地,萬物皆可生長?!睅资旰蟮慕裉?,人們又開始重新談論人工智能,在阿里云創始人、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看來,互聯網功不可沒。他認為,過去沒有機會繼續展開,或許是因為只在一個單一節點上考慮人工智能比較難,而當有了互聯網以后,很多可能性又被重拾。他經常反思,互聯網對人工智能的推動作用是否已經超過其自身學科內在的發展。
現實中,通過與杭州政府合作,阿里云推出“城市大腦”項目,發現了很多在城市交通領域以前不曾發現的規律。比如杭州市區大概有300萬輛機動車,但同一時刻真正行駛在路上的只有二三十萬輛,所以設計解決方案的時候,基數就變成了30萬輛,問題也就大大簡化。如果不借助互聯網,這顯然是不可企及的。
互聯網不但是一塊黑土地,而且很年輕。這是王堅帶給大家的又一個頭腦風暴。他反對“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的說法,認為對于已經經歷二三十年發展的互聯網企業可以這么說,畢竟他們需要考慮接下來怎么發展,但互聯網本身還很年輕。“今天的互聯網只是開始,它的基礎設施遠沒有完善,它到底能干什么,還像一個嬰兒?!蓖鯃哉f。
“互聯網生出了兩個非常了不起的東西,一個是大數據,一個是云計算,使得我們更早更快進入了今天大家講的‘智能時代,”王堅堅持認為我們正處在一個互聯網剛剛開始的時代,“帶給大家的想象空間也會更大?!?/p>
回望中國互聯網這25年,作為資深見證者和參與者,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錢華林頗感意外?!盎ヂ摼W的發展確實出乎我們的意料,”錢華林表示,“當時我們很難想象互聯網到底未來怎樣?!彼岬剑F場每個人手里都有手機,而這在當年無疑是超級計算機,不可想象。
“互聯網把人類帶進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使得全球連接真正成為現實,這個技術50年不落后,50年繁榮、年輕,還很年輕,還在成長,這是一個奇跡?!弊鳛楫斈炅χ髦袊尤牖ヂ摼W的先驅,耄耋之年的中國互聯網協會首任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胡啟恒有感而發,“在我這么大年紀的人眼前,看到一代又一代年輕的中國人變得越來越聰明、能干。他們見多識廣,他們耳聰目明,他們知道中國,他們也認識了世界。而我認為,有聰明的、智慧的,能夠對中國和世界有正確認識的國民,是對中國崛起最大、最根本的助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