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權
總有一種離別令人淚濕衣襟,總有一種感動平凡而崇高。在四川大涼山深處有30名撲火隊員不幸殉職。他們中有1個80后,24個90后,2個00后。當英雄的遺體運抵西昌時,人們在路邊擺上了菊花,點燃蠟燭,眾人自發走上街頭,迎接英雄回家。
事實上,這樣的殉職和緬懷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這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在微博上看到有網友留言:“這不是第一件森林消防員殉職案例,也不是最后一件!再不有所作為,以后還會發生很多起。”此言冰冷,但它真切。“消防員是和平年代最危險的工作之一” ,但不到最后時刻,真的,請不要輕言犧牲。我們要活著的英雄,而不是英雄悲劇。去年在平安中國“三微”頒獎活動上,曾公布了十八大以來政法系統一個沉甸甸的數字:法院系統犧牲119人,檢察系統犧牲65人,公安系統犧牲2061人,司法行政系統犧牲286人。這一組數字,觸目驚心。作為和平年代的平安守護者,他們像不停運轉的機器,終日忙碌不已。時時有流血、天天有犧牲,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忠于職守,什么是無愧于心。
沒有什么詞語能夠形容這群新時期最可愛的人的奉獻和犧牲。因為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抱著“理想高于天,越苦越向前”的血性,獻出了生命,將自己風華正茂的橄欖綠、藏青藍或橙紅色的戰服化為一座豐碑聳立在大地上。
追思英雄的同時,反省犧牲最為重要,它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犧牲。每一起災難,以及次生悲劇后面,常常有著不專業和所謂勇敢的意識形態一面。和平年代,身居鋼筋混凝土森林中的我們,不深入一線很難體會人間疾苦。許多在一線的人,操作中容不下任何失誤,履歷里寫滿了驚心動魄。然而,在明知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仍然對這次災難無動于衷。
甚至事發后,英雄尸骨未寒之際,網絡上居然有人污言惡語對他們各種詆毀。4月1日,網民龍卷風等公然在微博上發表“去大涼山吃烤人肉”這樣不堪入耳的話語。還有可恨的鍵盤俠在微博評論里辱罵烈士們是“狗”,公然評論:“太好了!你們這群人配得上英雄稱號嗎?”此外,在執法過程中,很多人存在著諸多阻撓執法、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個性”的情況;在乘坐公車時,不少乘客過于放肆,對司機稍有不滿就搶奪方向盤,致使人員受傷、車輛損壞;在服務行業里,就因為一句“顧客是上帝”,總是笑臉相迎的快遞小哥無故被顧客狂扇耳光,活生生被壓榨成必須“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類似的各種公共安全事故接連不斷,不勝枚舉。看到這樣的結果,不免令人齒寒。
舌無骨,卻能殺人。比天災和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是怎樣的一種環境可以讓人泯滅良知,不顧禮義廉恥,不講是非不論對錯的在別人的傷口上張牙舞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熱土一抷魂。這三十烈士在沖向火海的時候,決然不會想到背后會有小人四處跳腳辱罵。
英雄不是超人,只因他們當初舉起拳頭立過誓,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所以他們才一直在拼命。在生死面前,他們沒有思考的時間,有的只是一腔孤勇,他們很多都處在我們一般大的年紀,但彼時卻已經擔負起了常人不能承擔的責任和使命。每次的任務,他們也不知,此去自己是否還能平安歸來。踏上征途的那一刻,他們一定也捫心自問:若此去不回呢?那便不回吧!
東野圭吾說:“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身在一線,他們是在依法履職,這種履職不是私人行為,更不是嘩眾取寵、裝腔作勢,不是故意和你過不去,而是在維護公共安全,在維護大眾利益,在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安全、更美好。一定程度上,不尊重他們,就是不尊重一條條無辜生命被戕害的創痛,就是把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置于危險境地。要知道,真的發生事故,就算有再多的鮮花和榮譽都換不回這些逝去的生命。丈夫再也回不到妻子身邊,母親再也撥不通兒子的電話,兒女再也看不到爸爸的笑容。所以當人們探討有什么辦法讓消防員、排雷兵、交警等一線人員犧牲更少,直到不再犧牲,這種議論不是說怪話,英雄值得被歌頌,更需要被保護。沒有一條生命是為了犧牲而存在,所有家庭都有幸福美滿的權利。
我們歌舞升平、現世安穩的背后,是一群人在負重前行。每一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應該俯身做事,為抱薪者織紗,為開路者掘路。面對這些強大的后盾和矢志堅守、以身犯險的人民英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對生命的尊重。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