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俊洪
我們黨成立98年、在全國執政70年來,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展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據,始終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奮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堅守初心,不辱使命,要求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中國共產黨是在人民群眾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從誕生之日起就帶著“人民”的烙印,就懷著一顆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初心。為了勞苦大眾翻身得解放,為了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為了人民幸福奔小康……在初心和使命的激勵下,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英勇奮斗。在這一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從一個最初僅有50多人的小黨,發展成為有著9000多萬黨員、致力于民族復興千秋偉業的大黨。樹高千尺也有根,永遠植根于人民、服務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堅守好初心、不辱新時代的崇高使命呢?回顧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可以看到,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來自中國共產黨人對歷經深重災難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深厚情感,也來自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理性認識和信仰,是情感與理性相互交融的產物。這次主題教育活動強調要“理論學習有收獲”,就是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以滋養共產黨人的初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人民性。它具有真理的力量,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它具有人格的力量,“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高尚的赤子情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這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追求的繼承和發展,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鮮明表達。我們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我們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守人民立場,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年,延安棗園禮堂里高高懸掛的“為群眾服務”條幅,一直激勵著篳路藍縷的共產黨人與人民肩并肩、同患難、共生死。如今,中南海新華門影壁上引人注目的“為人民服務”大字,時刻提醒著當代共產黨人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共產主義戰士雷鋒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樸實的話語詮釋了“有限和無限”這個深刻的哲學道理。共產黨人就是要在為人民服務中彰顯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的價值,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我們事業的永恒,樹起為人民服務的不朽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