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深圳市鹽田區上東灣小區,一名老人在物業管理人員的指導下給廚余垃圾稱重(毛思倩/ 攝)
深圳市羅湖區紅崗路的一座二層小樓,是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辦公所在地。中心業務部長梁衛坤一大早就開始安排兄弟城市考察團的參觀日程,一周接待三批考察團,他們已經習以為常。
作為全國第一個專職從事垃圾分類工作的機構,該中心也是全國眾多城市垃圾分類工作者“打卡”的地方。
設置一個專門的“中心”,是深圳在推行垃圾分類過程中所進行的體制機制創新。
2018年12月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2019年4月底,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透露,11+5“無廢城市”試點已經確定。深圳是唯一入選的一線城市。5月13日,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啟動會在深圳召開。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咨詢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說:“之所以選擇在深圳召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啟動會,是因為深圳市在‘無廢城市建設上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市民參與熱情高,城市的對外開放度比較高。寄望深圳抓住機遇,勇當改革排頭兵,在‘無廢城市建設上發揮引領作用,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h3>“必須有一個專管機構”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明確,“無廢城市”建設的遠景目標是最終實現整個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
固廢前端減量,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垃圾分類。
深圳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超大城市,GDP超過2.4萬億元,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每天產生固廢超過2.9萬噸,垃圾問題一度十分嚴重。
“深圳能實施更精細的九分法,而非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四分法,與其較高的城市固廢管理水平和先進的末端精細化處理能力直接相關?!?/blockquote>
正因為形勢嚴峻,深圳的垃圾分類工作起步較早。
1997年,深圳在全國率先采取國際通用的衛生填埋技術建成下坪垃圾填埋場并投入運行。6年前,全國第一個專門管理垃圾分類事務的中心在深圳誕生。
“垃圾分類涉及面很廣,必須有一個專管機構去跟不同部門協調?!绷盒l坤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梁衛坤原本是深圳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一線車間職工,2012年處理廠解體后,他開始參與中心籌建工作。
“在焚燒廠工作時,我還沒有‘分類概念。當時的垃圾里什么都有,樹枝、橡膠、建筑垃圾混雜在一起。”梁衛坤說。
中心成立后,第一要務就是輸出垃圾分類理念。梁衛坤和二十幾個同事一起,從首批28個小區開始搞試點。
“最開始我們找了萬科這種管理水平較高的物業公司,他們很支持垃圾分類,給了我們五六個小區來推行垃圾分類?!绷盒l坤說。
2012年的時候,全國垃圾分類工作尚處于探索初期,梁衛坤和同事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梁衛坤回憶:“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要物業人員去引導業主做垃圾分類,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許多物業人員產生了抗拒心理。好在市政府給了我們很大的探索空間,沒有業績考核的壓力?!?/p>
一方面要推行垃圾分類,一方面也要理順中心的體制機制。
“因為‘史無前例,所以連機構設置都是我們自己探索出來的。”梁衛坤說。目前中心的核心部門有三個:技術部、宣教部和業務部,分別負責垃圾分類工作標準規范的起草制訂、宣傳教育和檢查指導、監督考核等工作。
目前,深圳實行垃圾分類的小區已經達到3000多個。其中805個小區建成“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垃圾分類模式,共設有2700多個垃圾集中分類投放點。在中心的推動下,垃圾分類工作已納入深圳市政府對各區的績效考核中。
作為曾經的焚燒廠職工,梁衛坤對垃圾分類的好處深有感觸,“分類是減量的前提,一方面減少焚燒和填埋垃圾總量,另一方面是垃圾更單一,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更高效?!?/p>
現在,“走遍深圳”成了梁衛坤和同事們的日常事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分工巡查全市的小區,重點把805個小區走一遍,“監督每一個垃圾桶都按規定投放?!绷盒l坤說。
垃圾“九分類”
6月的深圳正是梅雨季節。鹽田區中英街壹號小區樓下,晚7點后,陸續有居民下樓投放垃圾。身穿紅馬甲的垃圾分類督導員王阿姨冒雨站在智能垃圾前端分類回收設備旁,引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通過智能設備分類投放垃圾的記錄被納入居民個人賬戶,轉換成獎勵積分后可以換取生活用品。
這款新型智能垃圾回收設備不僅有垃圾“九分類”箱口、宣傳欄以及自動稱重、滿桶提示等功能,還搭載了可視化大數據監控系統。
“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最大的優勢在于數據跟蹤,哪家沒參與、小區參與率等都能清晰顯示,比如中英街壹號有305戶居民,5月參與垃圾分類回收的居民占比69%。這為我們的宣傳引導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丙}田區生活垃圾減量分類管理中心主任謝偉光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
對垃圾“九分類”的深圳,是目前全國將生活垃圾分類最細的城市。
十多年來,深圳從實施廢電池、廢紙和廢塑料的分類與回收,到以家庭廚余垃圾單獨收集并采用小型設施分散處理為重點,再到2015年8月頒布《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辦法》,逐漸形成了大分流細分類體系——將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細化為玻金塑紙、廢舊織物、廢舊家具、年花年桔、廢電池和燈管等有害垃圾、餐飲酒樓餐廚垃圾、集貿市場果蔬垃圾、綠化垃圾、廚余垃圾九大類。
嚴格的前端分類,減量效果明顯。2018年,深圳全市日均生活垃圾分流分類回收量超過2200噸。“相當于一座中大型焚燒廠的日處理規模,垃圾分類讓深圳少建了一座焚燒廠。”梁衛坤說。
“深圳能實施更精細的九分法,而非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四分法,與其較高的城市固廢管理水平和先進的末端精細化處理能力直接相關。深圳模式可作為一線城市垃圾分類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優秀模板?!盓20環境平臺固廢產業研究中心高級行業分析師丁寧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作為國內首個探索廢舊家具專項收運處理的城市,深圳還在全國率先建立起垃圾預約回收制度。
“能不能像壓甘蔗一樣,通過機械強壓的手段實現垃圾干濕分離?”
鹽田區南坪快速高架橋下,南山區垃圾分類環境生態園內,廢舊家具處理廠的員工正在拆解分類回收的舊家具?!吧钲诿刻旎厥?50噸廢舊家具,拆解后進行海綿、金屬和木材分類,木材破碎后運輸到生物質電廠,資源化再利用達75%,僅25%送去填埋焚燒。”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工程師劉斌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樣的廢舊家具處理廠,深圳共有21處。
有著深圳當地文化特色的年花年桔也是專門收運的一類。2019年春節后,深圳回收年花年桔165萬盆,再利用花盆104萬個,回植9.5萬株。
前提是宣傳引導到位
深圳能在全市805個住宅區率先實現“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的垃圾分類模式,前提是宣傳引導工作到位。
鹽田區中英街壹號的督導員王阿姨告訴本刊記者,她曾強烈反對“樓層撤桶”。如今,思想轉變后的她每天滿懷熱忱地投入到讓更多居民接受垃圾分類理念、提高垃圾分類水平的工作中?!皼]有樓層垃圾桶,樓棟衛生更好了。”
深圳市城管局結合小區實際,從社區黨員、志愿者、熱心居民、物業管理員等四個人群中組織發展督導員,每天晚上7點至9點,督導員會在集中投放點進行現場督導,指導、引導、督促居民做好生活垃圾分類。
深圳還實施了“蒲公英計劃”:招募志愿講師,規范培訓課件,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和微課堂,系統搭建垃圾分類公眾教育平臺。2018年深圳組建了首批 72人志愿講師團,開展“垃圾分類微課堂”400多場次。
2017年6月,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學習借鑒日本垃圾分類投放日歷,制作、發布了全國首個分類明確細致、圖文并茂的《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并發放到每家每戶中。
在住建部2018年第二、三、四季度對全國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檢查考核中,深圳連續在超大城市中排名第一。
破解干濕分離難題
讓居民接受并掌握“九分大法”的同時,深圳明確了“源頭充分減量、前端分流分類、中端干濕分離、末端綜合利用”的戰略思路,推動垃圾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過程治理。
中國人的生活垃圾中,易腐垃圾高達50%,這些濕垃圾是最不好處理的部分。含水率高、易腐爛發臭,熱值偏低且波動較大,填埋或焚燒不僅無法獲得最佳效果,還易造成二次污染。
針對中端問題,深圳在不斷提高政府服務水平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潛力,鼓勵更多企業進入垃圾收運處理市場。目前,深圳有58家企業承擔生活垃圾清運處理業務,8家企業參與餐廚垃圾收運處理,42家企業從事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工作,23家企業從事污水廠污泥、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工作,還成立了“深圳市環衛清潔行業協會”“深圳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深圳市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行業協會”等多個協會。
龍澄環保集團是一家專攻“中端”難題的企業。集團董事長張涉2011年到國外參觀樹漿提取過程時產生了一個靈感:“能不能像壓甘蔗一樣,通過機械強壓的手段實現垃圾干濕分離?”
回國后,張涉組織團隊用了七年時間,研發出超高壓干濕分類資源化解決方案。
生活垃圾收運進場,由液壓抓斗抓進破袋預處理設備,通過超高壓分類分質,快速地將混合垃圾分成30%的干組分和70%的濕組分?!斑@項技術依靠接近1000個大氣壓的巨大壓力對生活垃圾進行壓榨,一站式實現干濕分類,將有機質從生活垃圾中分離出來?!睆埳嫦虮究浾呓榻B,“這個技術能實現濕垃圾減量80%~90%?!?p>
2018年8月8日,市民代表在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鹽田垃圾發電廠參觀(毛思倩/ 攝)
壓縮后的濕垃圾,通過厭氧產生沼氣,沼渣沼液再變成炭渣,可作燃料也可作肥料,剩下的污水排進污水處理廠。
下一步,龍澄的先進工藝將用于深圳未來要建設的107座垃圾轉運站,實現垃圾運輸中端減量和無害化處理。
成為“無廢城市”試點后,深圳的末端處理設施建設也進一步提速,2019年將全面建成三大垃圾處理設施(東部環保電廠、老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和媽灣城市能源生態園),新增垃圾焚燒處理能力10300噸/日,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焚燒。鹽田垃圾發電廠園區則將實現全面生態化,將固廢處理、科普教育、休閑娛樂等融為一體,變“鄰避設施”為“鄰利設施”,成為固廢設施和周邊居民和諧相處的典范。
循環經濟也是重要任務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初漢在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啟動會上表示,深圳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圳未來將以“無廢城市”建設為契機,努力實現固廢“減量化產生、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著力建設制度、技術、市場、工程“四大體系”。
生活垃圾之外,深圳在固體廢棄物的循環經濟建設方面也成效顯著。
經過多年探索,深圳設立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市財政每年投入5億元用于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低碳循環發展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綠色建筑總面積位居全國首位,淘汰轉型低端企業超過1.6萬家,在全球率先實現公交車100%純電動化,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近10年累計下降近60%,萬元GDP碳排放為全國大城市最低水平,人均碳排放強度已低于新加坡和中國臺灣。
循環經濟是“無廢城市”建設的任務之一,高質量的循環經濟,也是減少資源浪費、推動固體廢物資源化的重要手段。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副主任臧文超介紹,推動循環經濟,一方面應鼓勵行業產業加大投入,按照高標準生產高質量產品,另一方面應通過必要手段來引導民眾購買這些產品。雙管齊下,推動形成高質量的產業鏈,才能最終實現“無廢城市”的遠景目標。
11+5 試點
11個城市作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分別為廣東省深圳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安徽省銅陵市、山東省威海市、重慶市(主城區)、浙江省紹興市、海南省三亞市、河南省許昌市、江蘇省徐州市、遼寧省盤錦市、青海省西寧市。河北雄安新區(新區代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代表)、中新天津生態城(國際合作代表)、福建省光澤縣(縣級代表)、江西省瑞金市(縣級市代表)作為特例,參照“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一并推動。
猜你喜歡2021年本刊分類總目錄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年4期)2021-12-29 02:54:24分類算一算 數學小靈通(1-2年級)(2021年4期)2021-06-09 06:25:56垃圾分類的困惑你有嗎 大眾健康(2021年6期)2021-06-08 19:30:06星星的分類 小聰仔(科普版)(2020年12期)2021-01-18 09:16:52我給資源分分類 東方少年·布老虎畫刊(2020年4期)2020-06-08 15:48:10垃圾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學生天地(2019年32期)2019-08-25 08:55:22分類討論求坐標 中學生數理化·七年級數學人教版(2019年4期)2019-05-20 10:06:32數據分析中的分類討論 中學生數理化·七年級數學人教版(2018年6期)2018-06-26 08:36:06按需分類 小天使·一年級語數英綜合(2017年11期)2017-12-05 18:49:56教你一招:數的分類 初中生世界·七年級(2017年9期)2017-10-13 22: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