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羅曉汀



編者按:迪士尼旗下漫威與星戰的電影電視劇聯動似乎正漸入佳境。據外媒報道,迪士尼確定開發《星戰》衍生劇集《歐比旺》,漫威新劇《旺達·幻視》也已確認在9月開拍。此前,在美國圣迭戈動漫展上,漫威已公布多部新片和劇集的拍攝、上映計劃,其中的劇集主角均在電影中出現過。可見,迪士尼正在利用手中的頂級IP,創造一個更廣闊無垠的“電影+電視宇宙”。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模式會是未來好萊塢的大趨勢嗎?
漫威:電影講主線,劇集補空缺
“漫威電影宇宙(MCU)”概念牢牢把持了好萊塢十年的大片市場。漫威從一開始就采用類似在電影院播放美劇一樣的連載形式,而且每一部電影都會以彩蛋作為下集預告。當時機成熟時,再以《復聯》這種復數IP的形式,一口氣將票房和系列聲勢推到頂峰。
在電影宇宙構建初步成功后,迪士尼轉而開始布局電視劇市場。2013年,漫威為美國ABC電視臺制作了《神盾局特工》,成為《復聯》后第一部漫威劇集。將于今年11月12日正式運行的流媒體平臺“迪士尼+”,則選取漫威電影宇宙中的“二級核心”人物作為主角,計劃推出《獵鷹與冬兵》《旺達·幻視》《洛基》以及還未命名的鷹眼單人劇集。《綜藝》雜志此前報道稱,漫威劇集將與電影分享相同的世界。按照漫威總裁凱文·費奇的構想,接下來的漫威電影盡可能用少量的篇幅講主線故事,電視劇則填補劇情空缺。不僅如此,《旺達·幻視》已經確定會與電影《奇異博士2》有聯動,電影《黑寡婦》則被猜測會與鷹眼劇集產生互動。
評論界認為,此次“迪士尼+”的龐大布局,既是漫威用電影的熱度來拉動電視劇集的收視,也是當漫威電影開始遭遇路人的觀影門檻之后,試圖在維持老粉的基礎上吸引新觀眾的創新之舉。至于成敗,則要看接下來登場的“洛基”們的表現。▲
流媒體“錢景廣闊”,但亟待創新
無論漫威宇宙和DC宇宙如何發展,流媒體都將是宇宙構建的關鍵環節,也將是好萊塢未來的大勢所趨。
據《綜藝》雜志報道,“迪士尼+”服務預計5年內將吸引6000萬至9000萬用戶,而且分析師認為,這只是保守估計。但在“錢景廣闊”的同時,也有媒體認為這將有可能進一步加劇迪士尼漫威和星戰宇宙的審美疲勞。評論認為,近5年的北美電影票房,漲幅基本靠電影票漲價實現,這意味著觀眾對于續集當道的好萊塢模式并不滿意。
對于漫威故事來說,《復聯4》終極一戰后,宇宙如何重啟是影迷最關注的。對于轉型焦慮中的迪士尼和漫威來說,是時候重新開始創新了。但負責另一部《星戰》衍生劇集《曼達洛人》編劇的,正是執導過《鋼鐵俠》和真人版《獅子王》這樣的迪士尼“功勛”導演。他們能帶來新創意嗎?
斯皮爾伯格曾預言,“總有一天,超級英雄電影也會步西部片的后塵,迎來周期性的衰落。”迪士尼漫威的“電影+電視宇宙”最大的危機或許在于,其整體布局其實是依托于目前大獲成功的漫威宇宙和星戰宇宙,可是一旦觀眾被數十部同類流水線工業化電影轟炸后,徹底審美疲勞,這座金礦將迅速貶值。那么現在的“電影+電視宇宙”布局越大,未來的風險就越大。▲
DC:本來起步不錯
相比延續性更強的漫威的宇宙構建,DC對于“電影+電視宇宙”的構想則一直在變化中。
DC的大本營華納公司從1978年《超人》起就開始制作超級英雄電影,起步遠好于漫威。而且華納掌握所有IP,版權問題上并沒有漫威那么復雜。不過,2012年漫威《復仇者聯盟》的火爆成績,被評論界認為刺激了華納拋棄傳統的單獨IP英雄電影,改為打造自己的DC電影宇宙。但《超人:鋼鐵之軀》《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等重頭大片并未取得復聯式的成功。影評人認為,其中一個問題是DC缺乏全盤規劃,以及電影宇宙構建急功近利。尤其是在2017年上映的《正義聯盟》(如下圖)中,在缺乏單體電影鋪墊的情況下,海王、閃電俠、鋼骨的內容全都壓縮在了一部電影中。
相比電影宇宙的崎嶇,DC電視劇卻從1993年播出的《露易斯和克拉克:超人新冒險》就一直大獲成功。《超人前傳》在CW電視臺播出了整整十季。相比之下,在DC獨立頻道上播出的幾部真人劇集則相對小眾,并且也未開啟電視劇宇宙。
過去華納DC曾明確表示,電影和電視并不共享世界觀,也就是說很難看到像“神盾局”在《美國隊長》那樣的電影與劇集聯動。然而,有媒體稱,華納最近在考慮讓“DC擴展宇宙”和改編自DC漫畫、在CW電視臺播出的“綠箭宇宙”進行聯動。▲
環球時報201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