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發 張紫贊 裘立華 屈辰
村務工作相關制度散落在諸多文件中,老百姓不了解村干部的權責;小微權力的運行流程不清,微腐敗風險和監督難度大;一些村干部為自己辦事膽子很大,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時有發生……
微權力引發的微腐敗,損害著群眾利益。浙江、安徽等一些地方圍繞微權力“有哪些、誰在用、怎么用”,實現確權、限權、曬權,并通過制訂小微權力清單等舉措,嘗試為“微權力”套上“合身衣”“緊身衣”“顯身衣”。
讓微權力“合身”“緊身”“顯身”
“實行村級權力清單之前,寧海和其他地方一樣,面臨村級治理困境。”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委副書記李貴軍口中的村級權力清單,是2014年寧海率先在全國推行村級權力清單制度,并經多次梳理后出臺的《寧海縣村級權力清單36條》。
這份清單涵蓋村級重大事項決策、項目招投標管理、資產資源處置等19項村級公共權力事項以及村民宅基地審批、計劃生育審核、困難補助申請、土地征用款分配、村級印章使用等17項便民服務事項,基本實現村干部小微權力內容全覆蓋。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寧海縣將“36條”全部關進制度籠子,寫入每一個村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補上了依法治理鄉村缺乏具體法律法規的短板,有助于實現基層依法治村的目標。
以前,受傳統因素影響,很多涉及村民集體利益的事情,往往僅由村干部說了算。群眾知情權難以保障,村干部的權力邊界也難確定。由于缺乏監督,容易滋生微腐敗問題、引發干群矛盾。
如今,不少地方采取如寧海縣的有效做法,嘗試為“微權力”套上“合身衣”“緊身衣”“顯身衣”。
943項——這是2018年安徽省寧國市制訂的微權力清單數。
寧國市紀委負責人說,以往權力清單管理很少觸及一線微權力。不少鄉鎮(街道)、村(社區)負責人認為,權力主要集中在市直單位,對手中權力沒有概念,規矩意識薄弱。2018年,該市啟動了微權力清單的數量摸排和確認工作。
以寧國市房管局為例,包括住房保障、物業維修在內,共梳理出76項微權力。該局住房保障科梳理出的7項微權力,不僅有公租房配租等行政審批權,也有調換公租房、公租房租金減免等告知權、安排權這樣的隱形權力。通過確權,讓群眾了解這些與自身關系密切的政府微權力。
●一些地方圍繞微權力“有哪些、誰在用、怎么用”,實現確權、限權、曬權,通過制訂小微權力清單的舉措,嘗試為“微權力”套上“合身衣”“緊身衣”“顯身衣”
●用好微權力,幫助基層干部釋放出更多精力,讓他們能主動作為、創新服務
●推行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的目的,就是規范權力行使的內容、明確權力行使的邊界、呈現權力行使的流程,運用監督方式對權力實行實時監督,梳理權力運行體系
有權必有流程——繪制微權力運行軌跡,既方便群眾辦事,又便于群眾監督。
翻開寧國市南山街道雙龍村的“申請獨生子女保健費的發放運行流程圖”,一張A4紙上,八個矩形框和七個箭頭,清晰地展示出村委會、街道、市直部門的六個環節及相應權責,如“在村委會窗口初審時,對不予受理的要當場告知原因,對受理的要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
依托繪制的300多張流程圖,寧國市排查出700多個風險點,制定500多條防控措施,初步實現將微權力裝進籠子的目標。
推動基層干部“有畏有為”
在寧國市雙龍村的村務公開欄前,一些村民正在查看“雙龍村公墓建設工程微權力清單”上的內容。
紅色清單上,用表格形式展示該工程的權力運行圖共約16個環節,并標注出“直接發包、串標、吃拿卡要”等七項常見風險點。清單旁,還張貼著“四議兩公開”流程圖、公章管理流程圖等另外六項權力運行流程圖。
一目了然的清單,不僅讓村民清晰掌握了村干部的權力邊線,還能讓村干部照單行權,減少自由裁量空間,從某種程度上保護了干部。“村干部有什么權力,該做什么事情,我們看得清清楚楚!”雙龍村村民倪宗杰說。
幾年前,寧海西店菜市場的三間集體房屋空著。幾位村干部覺得浪費,就以每年10萬元的價格租了出去。結果承租人裝修后以15萬元轉租,村民們懷疑村干部做事存在“私心”。
2016年9月,寧海縣西店鎮政府根據36條進行公開招標。這三間集體房屋被該村村民馮某以32萬元的價格中標。這樣不僅增加了集體收入,也讓質疑的聲音不復存在。
“36條還了干部清白,讓我們村干部辦事有了‘指南針。”石孔村村支書馮權本說。
寧海縣群眾說,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讓村干部無法成為亂飛的“蒼蠅”,變成了規規矩矩服務百姓的“蜜蜂”。
規范與監督并行
“村官巨腐”、“小官大貪”等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深受群眾詬病。如何抓好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關系著鄉村基層治理的成效。
“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基層公權力特別是村干部手中的小微權力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也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迫切需要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說,寧海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不僅創新出小微權力清單,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小微權力監督體系。
當微權力的邊界、運行流程及風險點愈發清晰,“滅蠅”效果也隨之提升。寧國市建立了微權力治理問題線索“月報告”和臺賬制度,并在一線部門設立廉情監督員,構建“廉情快遞”網格。2018年以來,已受理排查“微腐敗”問題49起,共計59人,涉案金額906萬余元。
在寧海縣,當地印發20余萬冊小微權力清單手冊,群眾能夠根據手冊監督“小微權力”。
在寧國市,確權時,重點聚焦惠民政策執行、專項資金管理、農村“三資”管理、執法、公共服務等群眾關心關注的內容;曬權時,既運用線上公示新渠道,也不忘發揮傳統公示欄的作用,并發揮城市網格化管理優勢,通過編印宣傳畫冊進行入戶宣傳,做到“權為民所知、權為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