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詩 謝朝平 尹輝

劉時光,自1996年進入中鐵十四局三公司,先后參加了新淮公路、馬平高速、崗青公路、寧互一級公路、北京西六環、哈羅鐵路、鄭徐客專、額哈鐵路、通遼客專等工程的建設,工作中腳踏實地、謙虛謹慎、務實創新,團結帶領職工克服困難、頑強拼搏,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以安全、快速、優質、高效贏得了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為公司贏得了多項榮譽,項目兩次獲得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鐵路建設先進集體“火車頭獎杯”,現為中鐵十四局二公司副總經理(主持經理層工作)。
2014年6月26日,作為中鐵十四局三公司項目總工程師的劉時光在商丘鄭徐高鐵工地上忙活著,他突然接到領導的一個電話:“到兗州來一趟吧,有新任務。”
在碰頭會上,劉時光才知道領導為什么要心急火燎地把他召回:額哈鐵路(內蒙古額濟納到新疆哈密),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中長期鐵路規劃網》重點工程,中鐵十四局在額哈鐵路中標后,決定將一標段170公里的線下工程交與本局旗下的三公司承建。
按設計,三年完成這一工程完全沒有問題,但眼下出現的問題是:簽訂合同的墨跡未干,額哈鐵路的業主臨策鐵路公司就提出了要求——全線的開工儀式6月30日在一標段工地現場舉行。滿打滿算,準備時間只有三天;更重要的是,必須立即組建項目部,并在三天內進場,而三天內進場存在很多問題:沒有管理人員,沒有施工隊伍,沒有機械設備,沒有后勤保障。一切開工的條件都不具備,三公司領導把這個艱難的任務交給了劉時光。
28日,劉時光一行在西安咸陽機場乘上了一架小飛機,當飛機出現在西北上空時,天地間風沙彌漫,一片混沌,飛機降落黑戈壁,開工儀式的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一番調兵遣將后,額哈鐵路一標段的所有管理人員和啟動資金很快到位,施工機械和架子隊也從千里之外向額濟納迅速集結。6月30日,架子隊和所有設備在開工現場一擺,當地蒙古族群眾身著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表演民族歌舞,全體參會人員拍下一張喜氣洋洋的額哈鐵路“全家福”,開工儀式也就算圓滿了。
開工儀式結束的當天,劉時光便找來當地人老湯當向導。
7月1日一大早,劉時光一行四輛越野車在老湯的帶領下進入黑戈壁,去探尋一標段的線路,并在線路上找路、找水、找電、找信號,為各工區安營扎寨做準備。
在路上,突然聽到一陣“隆隆”的轟鳴聲,大家十分奇怪:藍天白云的怎么打起雷來了?循聲望去,只見遠處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塵柱正在生成,那些塵柱迅猛奔跑,相互間不斷靠攏,最后撕扯著連成一體,在天空中降下一簾黑幕,像脫韁的野馬般奔騰而來。
老湯笑道:“劉總,黑戈壁給你們的第一個見面禮來了!”
劉時光在新疆羅布泊的哈羅鐵路建設工地上見慣了這種“禮物”,他大聲喊道:“沙塵暴來了,大家快上車,把車屁股對著沙塵暴的方向!”
霎時,大風如鞭,猛烈地抽打著大地,戈壁灘頓時一片混沌,藍天白云消失了,波濤一樣的土丘石山消失了,幾輛越野車像醉漢一樣搖搖晃晃,任憑沙石把車身抽打得“嚓嚓”作響……
大家灰頭土臉地鉆出車時都驚住了:用車屁股對著沙塵暴的那些車輛尾部全被沙石打得面目全非,那輛沒有來得及掉頭的越野車不僅擋風玻璃被打花,車牌、油漆也被沙石剝得精光……
黑戈壁上,除了風沙駭人,缺水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威脅著黑戈壁上的所有生靈!
幾天后,劉時光專門帶人去找水,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找到一處所謂的“泉”或者是“井”。后來鉆了幾口井,那水不是苦水,就是鹽堿水,于是,水成了工程建設最要命的問題。
三公司線下工程四個工區的生活、施工用水,都要到幾十公里外的某邊防部隊和某礦區去拉。最多的時候,他們租了40多輛拉水車。一輛水車一天的花銷就是1000多元,40多輛水車,一天光拉水這一項就得花近5萬元。
劉時光覺得這是一筆難以承受的開支,于是,他決定打井。一、二工區靠近額濟納河,鉆100多米就有了水。劉時光又組織在三、四工區找水,數臺鉆機,花100多萬,鉆了十多個400多米的深井,也沒能從那片堅硬的石頭山里打出一滴水來。
劉時光不甘心,又專程跑到蘭州,花20萬請來某地質勘探隊。勘探隊勘察后提供了地質水文圖,三、四工區“按圖索驥”,結果,打了450多米都沒能打出水來。
真讓人上火,但劉時光沒有泄氣,他又派人四處尋找水源。后來,據說水是這樣找到的:牽來幾頭駱駝,那些駱駝慣于在沙漠里找水,讓它們在前面帶路,找水的人在后面跟著。就這樣,總算在距三、四工區各80多公里的中間地帶發現了牧民早先打的井里有水,于是,就在那地方打井。這次終于成功了,三、四工區都獲得了豐富的水源。

2014年7月31日,鐵總在呼和浩特市召開緊急會議,會議開得很簡短,但主題非常明確:2015年年底前,額哈鐵路必須通車。
會后,領導問:“時光,咋樣?”劉時光本想講一講3年的工期縮短至18個月完成的種種困難,但他說出口的卻是“沒問題”!
緊接著,劉時光馬不停蹄地奔走于施工現場。那段時間,劉時光的車上備足了食品和水,餓了就啃個饅頭,吃點咸菜,喝點礦泉水;困了就在行進中打個盹;170公里的線路,一天一個來回,每天回到旗上都是深夜十一二點了。有時,他索性就住在工地,督促各工區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就這樣,劉時光以奔跑的方式指揮著5000人的大軍把額哈鐵路一點一點地推向前方。到11月10日,土方、橋涵基本完成,92公里的線下工程已經完成。與此同時,鋪軌也開始了,到2015年春節前,一共鋪了60公里。
至此,大局已定,劉時光心中有數了——2015年年底通車完全沒有問題!
總工出身的劉時光心里比誰都清楚,快速推進施工的同時,質量不能放松。
一天,劉時光外出檢查路過某工區時,那里正在進行填筑施工。回到額濟納旗,劉時光通過對該工區備料和機械、人員安排等情況分析,預感他們晚上有可能要在路基填筑時違規。于是,晚上9點多鐘,他顛簸數十公里趕到工地,到填筑現場一看,果不出所料,填土30厘米應該碾壓時,該工點在工格柵上又多填土20多厘米。
劉時光當即要求返工,架子隊負責人求情說:“劉總,高抬貴手吧,下不為例,今后再也不敢了。”劉時光怒不可遏地說:“在質量問題上,十四局干的工程沒有下不為例,也絕對不會抬手讓違規者過關!不但要返工,我還要在這里開返工現場會!”
第二天,在一標段各工區長、總工、技術員等人參加的返工現場會上,該工區工區長、總工和架子隊負責人一一檢討,違規填筑的土層被全部推掉后重新碾壓。這種返工現場會使違規者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對其他工區有“非分之想”者的威懾也是巨大的。
終于,2015年12月1日上午,57005次貨運列車在額濟納車站一聲長嘯,緩緩駛向茫茫大漠中的“生命禁區”。它沿著張騫出使西域時走過的居延古道,承載著額哈鐵路建設者們的夢想與精彩,提前一個月,把通往新絲路的腳步邁向了遠方……
(發稿編輯:姚自豪)
(題圖、插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