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現狀分析
李欣
(湖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001)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是完善中國技術創新體系,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動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重要舉措。分析了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發展現狀及問題,提出了發展建議。
工程中心;成果轉化;創新機制;優化布局
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秉承加強科技與經濟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宗旨,圍繞國家及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和戰略需求,不斷創新完善管理機制,大力培養集聚工程技術優秀創新人才,大力提高一流科研實驗條件,著力提升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能力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著力提升行業服務能力和開放共享能力,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促進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有效發揮了引領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作用。自1999 年湖南省科技廳批準組建第一家省級工程中心以來,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共建有工程中心356家,其中國家級工程中心14家,省級工程中心342家。總資產達1 253.9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356.74億元,流動資產691.47億元,對外投資58.96億元,其他資產146.76億元。
從建設產業領域看,新興產業領域建設數量較少,如圖1所示。在先進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新材料領域共建有工程中心220家,占總數的61%,在人口健康、信息技術、資源與環境、社會事業領域建有工程中心160家,占總數的44%,而海洋工程裝備、云計算、物聯網、智能電網、節能環保、服務外包等新興產業領域工程中心建設數量較少。

圖1 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領域分布
從建設地域來看,分布發展不均衡,如圖2所示。湖南14個市(州)中,長沙市建有195家工程中心,占總數的54%;株州31家,占總數的8%;湘潭23家,占總數的6%;而其他11個市(州)僅建有107家,占總數的30%。

圖2 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域分布
從全國各省國家級工程中心建設數量排位來看,湖南省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較少,如表1所示。全國各省共建有國家級工程中心346家,湖南省僅有14家,排第八位,僅占全國總數的4%。
表1 全國各省國家級工程中心建設數量排位
排位省份數量/家排位省份數量/家排位省份數量/家 1北京6711重慶1021甘肅5 2山東3612天津1022貴州5 3江蘇2913河南1023河北4 4廣東2214安徽924云南4 5上海2115江西825廣西3 6湖北1916陜西726寧夏3 7四川1617黑龍江727海南2 8湖南1418福建728內蒙古2 9浙江1419新疆629青海1 10遼寧1220吉林530陜西1
注:2015年年底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有346家,分中心有13家。
從人員結構來看,高層次創新人才較少。湖南省工程中心研發人員總數有18 486人,高層次創新人才僅267人,占總數的1%。其中兩院院士39人,長江學者22人,“千人計劃”入選專家2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5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人,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38人,湖南“百人計劃”入選專家40人,芙蓉學者10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專家39人。
從科技成果來看,突破性成果數量較少。2018年共獲得2 853項科技成果。其中自主創新成果2 380項,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成果47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勵175項,占總成果的6%。其中國家獎8項,省部級獎53項,其他獎勵114項。申請發明專利4 982項,其中國內申請專利4 929項,國際申請專利53項,授予發明專利2 247項,其中國內授予發明專利2 227項,國際授予發明專利20項。制定標準745項,其中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273項,地方或行業標準468項;獲批準發布標準242項,其中國際標準3項,國家標準91項,地方或行業標準148項。出版科技著作139部;發表科技論文2 262篇,其中SCII論文566篇,EI論文502篇,ISTP論文194篇。
從轉化推廣來看,轉化科技成果4 711項,其中以技術入股方式轉化14項,以技術轉讓方式轉化163項,以技術承包方式轉化159項,以技術服務方式轉化4 375項。累計推廣科技成果8 073項,其中推廣新技術770項,推廣新產品6 913個,推廣新設備390臺/套。
從科研產出來看,共承擔科研項目5 215項,承擔國家級項目705項,占承擔項目總數的13.51%。其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58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28項,國家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2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39項,基地與人才計劃57項。承包大型成套工程項目300項;完成科研項目2 453項,完成項目占承擔項目總數的47.34%。
從研發能力來看,新建中試基地225個,中試生產線407條;新建技術服務網點376個。新增大型設備10 685臺/套,其中進口設備243臺/套,國產設備9 880臺/套,自制設備563臺/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設備424臺/套,占新增大型設備的3.97%。
從開放服務來看,共對外開放實驗室(試驗室)596個,開放設備7 010臺/套,開放生產線302條。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7 289期,參加人數為153 294人。其中遠程培訓935期,現場指導培訓5 079期,其他培訓1 275期,參加人數分別為35 989人、97 873人和19 432人。為科研機構、企業等培訓各類人員144 204人,其中管理人員16 587人,技術人員42 577人,工人41 222人,農民40 080人,其他人員3 738人。
從合作交流來看,與3 467家國內外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企業開展技術合作。其中企業1 984家,科研機構543家,大專院校940家,分別占合作單位總數的57.23%,15.66%,27.11%。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采取共同研究開發、外包、咨詢服務等方式與其他單位開展技術合作。其中采取共同研究開發方式的1 770家,采取委托生產加工方式的583家,采取咨詢服務方式的977家,采取其他方式的137家,分別占全作單位總數的51.05%,16.82%,28.18%和3.95%。舉辦國內外學術報告會與專題講座1 311期;召開國內技術交流會與展銷會1 407次,成交項目235項,成交金額125.75億元;進行國際學術交流活動495次,簽訂合作項目98項。
實施戰略性和前瞻性布局。根據省級戰略發展規劃和目標,并結合未來經濟增長的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前瞻性布局,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擴大建設數量。
湖南省與其他先進省份在工程中心建設數量上差距很大,如江蘇省2012年底已建工程中心2 141家,而湖南省2018年底已建工程中心僅356家,由此可見,湖南省還需加速擴大建設數量,對于建設工程中心較少的11個市州要制訂針對性政策,引導地方管理部門加大對工程中心政策扶持,結合重大科技專項等其他類別科技項目,加大力度發掘建設有基礎的工程中心。
2018年,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劃籌集資金73.42億元,實際使用資金73.10億元。在實際使用資金中,政府撥款18.18元,占24.76%。其中政府科研項目撥款15.83億元,政府其他撥款2.35億元,分別占政府撥款總額的87.07%和12.93%。使用自籌資金44.32億元,占60.36%。經過多年發展,湖南省工程中心建設數量和經費投入不斷增加,為確保工程中心持續穩定的科技研發工作,可進一步擴展中央、地方財政經費支持渠道,加大運行評估后補助經費規模,引導各類社會資源如國際國內開發性金融組織、產業界、科技金融工具等進入到工程中心建設發展領域,為提高湖南省行業創新和開放服務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對于不同依托單位性質和技術領域的工程中心實行分類管理,制訂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如依托企業的工程中心在成果轉化方面績效較為突出,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工程中心在人才培養、國家課題承擔等方面具有優勢,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工程中心在建設運行上具備更多自主權,而非獨立法人的工程中心在建設運行上更多依靠依托單位的管理決策;探索激勵和退出機制,使工程中心既能夠良性競爭發展,又具備合理流動性。
[1]陳量,趙敏,孫欣沛.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J].江蘇科技信息,2013(9):19-20.
[2]葉金龍,王應武,夏宇,等.云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現狀及對策[J].云南科技管理,2014,27(4):19-23.
[3]楊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78-82.
[4]劉新英,莫俊淼,周瑞云.對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現狀的幾點思考[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438(4):11-16.
G322.25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6.053
2095-6835(2019)16-0123-02
李欣(1982—),女,湖北赤壁人,大學本科,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科技項目管理、科技項目評價。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