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堅持增“三性”、去“四化”,推進工會改革
——著力解決“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的問題
“機關化”,就是有的群團機關自閉于高樓大院,離基層遠,離群眾遠,真正同群眾摸爬滾打在一起的時候不多,自覺不自覺形成了衙門作風。一些群團干部群眾意識、群眾觀念、群眾感情淡薄,眼睛向上看,圍著領導轉,對群眾所想所盼不熱心、不用心。有的群團組織活動是在組織內自我循環,熱在機關、冷在基層,熱在上頭、冷在下頭,熱在干部、冷在群眾。(2015.7.6)
“行政化”,就是有的群團組織越來越像黨政部門,機構運行、工作方式、人員錄用、干部管理等沒有群團組織自身的特點,工作內容同行政部門重合,工作方式方法同行政部門雷同,習慣于用召開會議來動員群眾、用行政命令來下達任務、用文件傳真來發號施令、用簡報文章來反映成績、用臺賬報表來實施檢查。(2015.7.6)
——“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問題
“貴族化”,就是有的群團組織在代表誰、聯系誰、服務誰的問題上沒有把握好,確定委員、會員、代表等人選追求“高大上”,普通群眾代表難以進入。有的群團組織特別是領導機構中行政干部、明星大腕、社會名流比例偏高。……
有的群團干部喜歡同有權、有錢、有名的人打得火熱,很少同普通群眾打成一片。有的群團組織成了吃喝的平臺、炫富的平臺、圈子的平臺。(2015.7.6)
“娛樂化”,就是有的群團組織開展工作過分依賴娛樂活動,只講數量不講質量,只重場面不計效果,很多活動有樂無教,缺乏思想性、教育性,形式主義突出。有的群團干部“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上級領導不注意”,喜歡出彩上鏡,動輒舉辦大型活動,“請頭面、重表面、撐場面、亮臉面”,實際上是做表面文章,“吹拉彈唱、打球照相,辦節辦會、學習考察、觀光療養”成了其真實寫照。(2015.7.6)
群團組織中存在的問題,實質是脫離群眾。 (2015.7.6)
——以改革精神解決突出問題
在群團組織中深入推動思想教育、問題整改、體制創新,轉變思想觀念,強化群眾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水平。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要增強自我革新的勇氣,下大力氣解決突出問題。(2015.7.6)
要自覺運用改革精神謀劃推進工會工作,創新組織體制、運行機制、活動方式、工作方法,推動工會工作再上新臺階。(2015.4.28)
十,著力加強基層工會建設,切實把最廣大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
基層工會離職工最近,聯系職工最直接,服務職工最具體,是工會工作的基礎和關鍵。要從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的高度出發,始終堅持正確方向,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著力擴大覆蓋面、增強代表性,著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維權能力,著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保障水平,切實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2014.9.8)
必須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群團領導機關要改革和改進機關機構設置、管理模式、運行機制,減少中間層次,不要疊床架屋,要更好適應基層工作和群眾工作需要。要堅持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2015.7.6)
群眾流動頻繁、分布不斷變化,群團組織設置必須及時調整。要鞏固已有的組織基礎,加快新領域新階層組織建設,形成完善的組織體系,實現有效覆蓋。工會、共青團、婦聯要探索以多種方式構建縱橫交織的網絡化組織體系,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要有自己的組織,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么建組織。(2015.7.6)
第十一,加強工會對外交往與合作
要加強同國際工會組織和各國工會組織的交往合作,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貢獻。(2008.10.17)
論壇是在一些友好工會組織共同倡議和攜手努力下創立的,為推動各國工會相互了解和合作,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勞動者體面勞動,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都起到了積極作用。(2010.2.25)
中國政府支持中國工會同國際和各國工會組織進一步擴大交往、加強合作、增進友誼,為實現世界經濟全面復蘇攜手努力,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更大貢獻。(2010.2.25)
要發揮民間外交優勢,增進我國工人階級同各國工人階級的友誼,發展同各國工會組織、國際和區域工會組織的關系,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2015.4.28)
多領域、多渠道、多層次開展民間對外交流,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友誼,維護國家核心利益。(2015.1.8)
第十二,加強工會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廣大群團干部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嚴格要求自己,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自覺抵制和糾正“四風”問題。(2015.7.6)
工會干部要加強學習、增強本領,努力走在時代前列、走在職工群眾前列,在經濟社會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在企業生產一線、在職工群眾的偉大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2013.10.23)
群團干部要由知群眾、懂群眾、愛群眾的人來當,要有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和經驗,懂得群眾的語言和習慣,熟悉群眾的愿望和心聲,善于運用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方式方法。(2015.7.6)
群團機關不能成為安排養老的場所,不能成為養尊處優、混天度日的地方,更不能成為投機取巧、升官晉爵的跳板。(2015.7.6)
第十三,加強和改進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
——強化責任擔當
黨的群團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在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必須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群團工作的領導。(2015.7.6)
領導群團組織是各級黨委的重要政治責任,也是實現和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制度。西方政黨都有自己影響和控制的外圍組織,各種協會、智庫、基金會、青年組織、俱樂部、媒體等就是他們吸引選民、爭取選票的重要渠道。他們不是不做群眾工作,而是很會做。各級黨組織要用極大精力來做黨的群團工作。(2015.7.6)
——構建工作格局
各級黨委必須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切實加強和改進對黨的群團工作的領導。要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黨員干部帶頭示范、群團履職盡責的工作格局。(2015.7.6)
——把握工作規律
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既要得力,又要得法。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積累了許多很好的經驗,要堅持運用、發揚光大。同時,要適應形勢發展,改進對群團組織的領導,提高黨的群團工作科學化水平。要把握群團組織特點,不能直接用管理黨政機關的辦法來管理群團組織,要給群團組織留出創造性開展工作的空間。(2015.7.6)
要深入把握黨的群團工作規律,完善黨委領導群團組織的制度,提高黨的群團工作科學化水平。(2015.7.6)
——改進方式方法
要轉變不合適的工作方式和領導方式,注重從實際出發,怎么有利于培養群團組織的威信,怎么有利于調動群團干部的積極性,怎么有利于廣泛組織動員群眾,就怎么去做。(2015.7.6)
——提供資源和支持
支持工會開展工作,為工會工作提供更多資源和手段,為工會履職創造更好條件。(2013.4.28)
認真研究解決工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為工會工作提供更多支持,創造更好條件。(2013.10.23)
——配強群團領導班子和干部
各級黨委要堅持德才兼備、五湖四海,加強群團干部培養管理,選好配強群團領導班子,提高群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2015.7.6)
熱情關心、嚴格要求、重視培養工會干部,為工會工作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201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