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要 目的:探討對膝關節炎患者選擇超聲檢查方法完成早期診斷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膝關節炎患者70例,臨床分別選擇超聲檢查以及膝關節x線檢查方法完成疾病診斷,最終分析診斷結果。結果:同x線髕上囊積液、滑膜增厚、胭窩囊腫、軟骨退行性病變、軟骨下骨質破壞以及半月板退行性病變檢出率對比,超聲檢出率獲得明顯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針對膝關節炎患者在進行早期診斷期間,超聲檢查的有效應用,可以使得髕上囊積液、滑膜增厚、胭窩囊腫、軟骨退行性病變、軟骨下骨質破壞以及半月板退行性病變檢出率顯著提升,從而為膝骨關節炎患者的早期確診提供依據,確保膝關節炎患者于臨床可以獲得及時治療,提高其治療水平,并且促進其早期康復。
關鍵詞 超聲波檢查;膝關節炎;早期診斷;臨床效果
膝關節炎作為退行性關節病變之一,在風濕性疾病患者中表現出較高發生率,關節軟骨破損以及關節軟骨變性屬于主要病理改變形式,嚴重后會使得患者呈現出骨贅的現象。患者在患有膝關節炎疾病后,軟骨退變為主要病理表現,并且疾病致殘率呈現出顯著性特點。患者在患有膝關節炎疾病的早期,通常未表現出癥狀或者癥狀表現輕微,在研究診斷方案期間,傳統以X線檢查較為普遍,但是此種方法往往無法對診斷的及時性作出保證,從而使得疾病的早期治療被延誤ru。在此種情形下,高頻超聲于疾病早期診斷中獲得廣泛應用。針對患者骨骼系統、肌肉與軟組織疾病,高頻超聲的應用效果顯著,并且呈現出價格經濟、無輻射、檢測靈敏度顯著以及操作便捷等系列優點,對此患者的接受度較高[2]。本次研究將針對膝關節炎患者明確最佳的早期診斷方法,以此說明超聲檢查方法應用的可行性。
資料與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膝關節炎患者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齡25 - 69歲,平均(41.39±10.52)歲。①納入標準:患者臨床資料均完整;無意識障礙以及精神障礙;倫理委員會對于此次研究均同意、批準;所有膝關節炎患者連同家屬完成知情同意書簽署。②排除標準:本次研究非自愿;存在意識障礙;存在腎功能、心功能以及肝功能障礙;系列要求無法遵從。
方法:對于所有膝關節炎患者于臨床實施膝關節X線診斷,完成后,對患者展開超聲檢查診斷:檢驗人員協助所有膝關節炎患者行仰臥位,保證伸直雙膝,并且在患者髕上囊位置安置探頭,分別對患者展開縱向檢查以及橫向檢查,對患者膝關節內髕上囊積液深度以及滑膜厚度進行探測[3];將患者屈膝角度變換,針對患者的膝關節內部結構進行檢查,于患者髕骨兩旁膝關節間隙完成,就患者的骨質、關節軟骨、軟骨下骨質以及軟骨下半月板等回聲情況以及具體形態情況進行觀察,協助患者進行俯臥位檢查,合理對患者展開縱向檢查以及胭窩橫向檢查操作,對患者是否呈現出胭窩囊腫的情況進行了解。
觀察指標:觀察對比所有膝關節炎患者X線以及超聲髕上囊積液、滑膜增厚、胭窩囊腫、軟骨退行性病變、軟骨下骨質破壞以及半月板退行性病變檢出率。
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所有膝關節炎患者診斷結果展開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髕上囊積液、滑膜增厚、胭窩囊腫、軟骨退行性病變、軟骨下骨質破壞以及半月板退行性病變檢出率)以n(%)形式表示,行x-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同X線髕上囊積液、滑膜增厚、胭窩囊腫、軟骨退行性病變、軟骨下骨質破壞以及半月板退行性病變檢出率對比,超聲檢出率獲得明顯提升(P<0.05),見表1。
討論
膝關節炎屬于發生率尤為顯著的疾病之一,并且在老齡化現象逐漸嚴重的同時,患有膝關節炎疾病的患者例數明顯增加。針對此種疾病的病理特點進行分析,主要體現為軟組織改變、軟骨退化以及骨贅幾方面,并且此類患者于早期主要呈現出活動受限、膝關節僵硬以及疼痛等方面,其中以疼痛的出現最為普遍,通常會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并且部分因為住院次數較多,從而使得經濟壓力呈現出極為明顯的增加,并且會表現出諸多不良情緒,進而使得膝關節炎患者的治療信心有所喪失。患者在患有膝關節炎疾病后,于早期通常會對患者的關節軟骨造成損害,對此確定有效方法對患者實施疾病診斷意義顯著,傳統X線平片檢查的實施較為普遍。但是此種方法的應用,表現出的診斷局限性顯著,無法獲得理想膝關節炎診斷效果,對此需要確定更為有效的方法展開疾病診斷。其對于髕上囊積液、滑膜增厚以及胭窩囊腫等系列病變可以獲得顯著的檢出率,可以將傳統X線表現出的診斷局限性進行充分避免,對于診斷圖像的清晰獲得可以作出保證,但是雖然可以獲得顯著診斷效果,仍然存在系列缺點,需要密切關注。
例如具體針對膝關節,在實施檢查期間,股骨以及髕骨會對檢查視線造成遮擋,從而無法對患者全部膝關節軟骨面進行觀察,對此檢查期間需要將患者膝關節體位進行轉換。通過對患者實施超聲檢查,針對患者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嚴重程度可以充分明確,之后展開有效分期,具體特點:①I期:對患者完成超聲檢查后,對其影像特點進行分析,同正常軟骨表現較為類似,并且于軟骨一滑膜腔界面對高回聲線進行觀察,最終發現呈現出連續性缺失以及清晰度降低的情況;②Ⅱ期:患者軟骨一滑膜腔界面未表現出高回聲線的情況,于軟骨內部表現出回聲混雜不清的現象,軟骨厚度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減小;③Ⅲ期:軟骨一骨界面呈現出高回聲不規則的情況,在軟骨內部呈現出線樣強回聲的情況,軟骨局部厚度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減小;④Ⅳ期:軟骨一骨界面呈現出高回聲不規則的情況,觀察軟骨低回聲帶,最終全部消失。從而發現在進行膝關節炎疾病早期診斷期間,超聲檢查的有效應用,呈現出的診斷價值顯著,通過對病情特點加以分析,對疾病特征進行明確,可以確保后續在進行治療方案研究期間有依據可循,從而為膝關節炎患者的有效治療作出保證。
觀察本次研究結果發現,同X線髕上囊積液,滑膜增厚、胭窩囊腫、軟骨退行性病變、軟骨下骨質破壞以及半月板退行性病變檢出率對比,超聲檢出率獲得明顯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而證明超聲檢查的實施,對于上述系列疾病可以進行準確診斷,對于上述病變表現出的檢出率較為顯著,并且本身存在經濟便捷以及診斷安全的特點,不會因為診斷工作的開展使得患者呈現出系列應激反應,進而對于膝關節炎疾病的早期確診提供有力依據,亦說明超聲檢查診斷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膝關節炎患者在進行早期診斷期間,超聲檢查的有效應用,可以使得髕上囊積液、滑膜增厚、腘窩囊腫、軟骨退行性病變、軟骨下骨質破壞以及半月板退行性病變檢出率顯著提升,從而為膝骨關節炎患者的早期確診以及治療方案的早期研究奠定基礎,最終使得患者治療水平顯著提升,對患者的早期康復進行有效促進。
參考文獻
[1]雷志永,楊愷.高頻超聲對中醫針刀治療膝關節炎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3):165-166.
[2]潘楊.降鈣素聯合臭氧、透明質酸鈉對膝關節炎患者Lequesne評分及關節指數積分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8,37(3):15-17.
[3]鄭創史,邱釗禹.超聲波檢查在膝骨關節炎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內科,2017,12(5):65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