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博
新課程標準認為教學活動應該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那么怎樣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使課堂教學充滿勃勃生機和智慧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過去傳統的“傳授—接受”的教學模式,積極主動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堂變為充滿智慧挑戰的課堂。筆者以下面幾個過程加以闡述。
1.從教材到教案
教材選定了教學內容,提出較為具體的教學目標要求,但這只是對課標的一種解讀和具體化方法。教師在依據教材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智慧。在熟悉課標規定和要求的基礎上,既要理解教材意圖,又要具體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與認知結構;對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以契合教學現實。
2.從他人教案到自己教案
從他人教案到自己的教案涉及到如何借鑒。優秀案例是其他教師教學智慧的結晶,在借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教學智慧,根據所在學校的學生情況、教學環境等實際條件進行改造,以符合教學實際。
2.1教學內容的借鑒:某位教師設計“圖文混排——制作連環畫”教學案例。設計思路大致為:教師提供相關素材,要求學生根據素材內容制作連環畫,在此過程中需要加入背景、圖片(要求用不同的環繞方式)、文字、頁碼等。我在上課時借鑒了這種思路,但考慮到自己的學生起點較高,增加任務難度,設計出“圖文混排——設計門票”的案例:學生根據所提供的素材為公園和演唱會設計門票,要求門票中不僅要有圖片、價格、名稱、印章等要素,還要構圖合理、顏色搭配協調。顯然后者提高了對學生的要求,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2.2教學方法的借鑒:“多機互聯”實驗選修模塊“網絡技術應用”中涉及實踐性較強的內容,如雙絞線、多機互聯等,如果只讓學生觀看或者了解基本原理,學習效果很難盡如人意。我想到借鑒科學課程的實驗法,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并填寫實驗報告來增加感性體驗。于是精心設計了實驗內容和報告格式,安排學生進行實驗。比如,“多機互聯”的實驗報告中學生需要完成的內容包括“查看機房及家中電腦,填寫表中的網絡設置”及“完成計算機的各項網絡配置,使計算機與教師機處于同一網絡中”等等。教學結果證明實驗法的成功。這不僅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加感性體驗,還讓學生體會到遵守科學規范的樂趣。
3.從教案到教學
精心準備教案僅是教學實施的第一步。文本意義上的教案是基于理想狀態設計的,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因素干擾教案的順利實施,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預設方案,在動態中完成教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意外干擾”主要來自人和物兩個方面: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出現“意外”很自然,尤其是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之后,更可能產生新問題、出現新情況;課堂上計算機、網絡等相關教學設備“罷工”的問題時常出現,如“死機”、上傳或提交作業時網絡繁忙等問題。通過加強管理和維護可以盡量減少物的因素導致的教學意外事件,人的因素引發的問題則只能借助于教師教學智慧的發揮。我在上課時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當演示軟件操作時,有位學生總先說出他下一步的操作,嚴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急中生智,在需要演示時請這位學生操作,自己則在一邊適時講解。該生得到展示機會后,演示得很賣力,其他學生也聽得很認真,反而更輕松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4.從教到學
教師的教最終是為了學生的學,所以發揮教師教學智慧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建構教學內容。
4.1激發學生興趣。在講授信息技術教材在文檔中插入《自選圖形》一課時,為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創設了一個情境,播放一段關于吸煙危害的錄像,然后讓同學們簡單寫一下自己的感受,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之后再引入用自選圖形畫一個禁煙標志。
4.2貼近學習經驗。學會運用搜索引擎獲取知識是互聯網學習的一個重要技能,在授課前,我了解到學生對海底世界很感興趣,在講授時用富有激情的語言把學生引入了美麗的海底世界,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漲,這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組成小組,上網查找所需資料。于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分成了“海底動物考察隊”、“海底植物考察隊”、“海底探險隊”等不同的小組。大家興奮地瀏覽著,熱切地交談著,認真地記錄著,一個個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此時此刻,學習是那么快樂而有趣。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已自然而然地達成,何用教師再去枯燥地介紹海底的知識呢。由于有了主動探究的欲望、內容和對象,學生自主搜集和處理信息,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因此在小組匯報時,學生就自己小組選取的對象進行了認真而詳盡的匯報,其豐富程度連老師也始料未及。
4.3引導需求意識
在“涉及圖像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給定學生一個情境“藍貓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駛,十分危險,咖喱希望同學們幫助他按汽車正確行駛的方向前進”。要想實現此目的,學生需要將藍貓圖片旋轉方向,于是需求產生。學生帶著如何才能旋轉圖片的需求和疑問進入學習狀態。在基本掌握命令操作之后,教師繼續設定情境“藍貓感謝咖喱的幫助,想在畫圖軟件中畫一個風車送給他”,并引導學生分析如何通過復制、粘貼、翻轉、旋轉等命令完成風車制作。當學生順利完成任務時,既滿足了自己需求,又較為深入理解各項命令的用途。
在教學智慧的發揮上,信息技術教師任重道遠,這與信息技術學科基礎薄弱、學科地位較低、發展不夠成熟等因素不無關系。但目前也已涌現出了優秀案例,我們相信,只要教師能夠積極調動主觀能動性,認真研究和分析課標、教材、學生和環境資源,在實踐中大膽嘗試,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夠釋放教學智慧,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