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摘 要】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在他的《語文教學十二韻》中曾這樣寫道:“教亦多術矣,運用在乎人,孰善孰寡,貴能驗諸身。”這就是說,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老師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選擇,到底誰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效果最好,這要經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去驗證,這就是所謂的“教無定法”。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在多種教學方法中,我對情境教學法情有獨鐘。
【關鍵詞】直觀形象情知對稱;智能暗示問題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的新型教學方法。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片,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并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因此,“情境教學”對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發展想象、開發智力等方面有其獨到之處。
一、語文情境教學的內容
情境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制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和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其迅速、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和諧全面發展,提高教學效率。
情境教學是從教學需要出發,教師依據教材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
二、語文情境教學的特征
1.直觀形象性
情境就是具體的場合、景象或境地。構成情境內容的,無論是人是物,是造化天然的,還是認為創設的,都是具體存在的,都是可以感知的對象。這些對象,或者用眼可以看到,用耳可以聽到,用手可以觸摸到,或者用多種感官可以同時感知到,可見形象性是情境教學的首要特征。小學語文第五冊27課《古詩二首》的《絕句》描寫了詩人杜甫的住處——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麗景色。教學時,根據這首詩每一行寫一個景色的特點,創設出形象鮮明、色彩鮮艷、富于美感的投影片。這幅圖的景象是:兩個黃鶴在翠綠的柳林枝頭上鳴叫;一行白鷺正在蔚藍的天空中飛翔;依窗可以看見西嶺常年不化的積雪;門外停泊著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只。隨著畫面的出示,教師作啟迪性的發問:作者以住處為中心,寫他屋子周圍的景色,大家仔細看看寫了哪些景色?讓學生觀察,思考。為了渲染氣氛、激發情感,借助音樂的藝術功能,同時播放“絕句”的配樂詩朗誦錄音。隨著悠揚的樂曲聲,播放黃鸝在柳林枝頭歡歌跳躍和一行自駕飛上藍天的復合片。這樣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學生仿佛置身于美麗的草堂,進而感受到課文所描寫的情景。
2.情知對稱性
情境教學要求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創設教學情境,做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在情境中”。這就充分體現了教學過程中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并存,同時發揮作用,實現情知對稱。知識的傳遞不應該是冷冰冰的,冷冰冰的知識、冷冰冰的思想,學生是不會接受的,即使強制接受,也是暫時的。知識的傳遞伴隨著濃烈的感情,才能達于學生的心胸。也只有飽和“感情的知識”,學生才樂于接受、理解、記憶和運用。我們提倡情境教學直觀形象、情知對稱,是在批判舊學校對學生冷酷無情的基礎上,主張情感教學,歸還人類最美好的東西——感情,讓教學充滿愛,讓教學對象在愛中學習,在愛中茁壯成長,實踐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愛滿天下”。
三、如何設計語文教學情境
1.和諧施教,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師生感情融洽時,學生思維的大門呈開放狀態,思維活躍,反映敏捷。而當師生感情不融洽甚至對立時,其思維的大門呈封閉狀態,甚至排斥從教師那里發出的信息。這就要求教師要從愛生出發,尊重學生,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保護和愛惜他們的身心健康,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師愛的溫暖,這樣學生才能以良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教師應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一起探究、發現,建立師生真正平等對話的平臺,教師要由課堂的主宰者,操縱者,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平等、愉悅的學習氛圍。
2.靈活多樣,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古人云:“志不強者知不達。”志即感。沒有情感,求知欲望則不強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識是很難實現的,而人的情感體驗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如果教師善于創設情境吸引學生,調動學生健康的情感體驗,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情。在教學中,依據教材特點,運用多種情境創設情境,激起學生閱讀全文的興趣,培養學生愛學習的習慣。
四、語文情境教學的意義
1.情境教學有利于學生循著知識產生的脈絡準確把握學習的內容。情境教學能夠模擬、回溯知識產生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發展思維能力。
2.情境教學還能幫助學生順利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通過具體情境中的學習,學生可以清晰地感知所學知識能夠解決什么類型的問題,又能從整體上把握問題依存的情境,這樣,學生就能牢固地掌握知識應用的條件及其變式,從而靈活地遷移和應用學到的知識。
總之,采用多種手段創設語文情境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在情境中觀察、想象和思維,促使智力和語文能力的發展。這是一種自主、自動的學習。同時,教師創設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能使學生容易收到情感的震動、自身的體驗,他們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受到熏陶,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情境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習變成一種自在、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動。知識、能力、智力、情感多方面的培養糅合在一起,能得到和諧發展的整體效應。
【參考文獻】
[1]范麗.情境創設要輕形式重實效[N].成才導報,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