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是現階段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任務,初中政治教學要轉變現階段的教育觀念,改善初中政治課堂氣氛。《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教育已成為政治課教學的一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已成為新一輪課改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以下筆者就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改變課程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教學理念當中,通常是學生對授課教師言聽計從,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學生缺少自主創新能力,因此,想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政治學科授課教師應改變自身以往的教學理念,平等地對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對課程內容提出質疑,遇到不理解的教學知識點,向授課教師提問,在需要學生做出選擇時,授課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授課教師還應樹立創新教學意識,不要單一地考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對與錯,對學生的提問給予指導與糾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得以激發,在遇到相似的教學問題時,授課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活躍課程教學的氣氛。
以往的初中政治學科教學當中,通常以授課教師為核心,在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一味地講述課程教材內容,學生則一味地記筆記,在課下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教學知識點,如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了教學問題,一般情況下,授課教師都沒有及時處理。這樣的教學模式缺少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反饋,只是枯燥地灌輸知識。初中階段政治學科授課教師只注重傳道授業方面的教導,忽略了解惑,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失去興趣,在課程教學中的積極度不足,因此,初中階段政治學科授課教師應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置于課程教學的核心位置,進行探討式或任務式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融合現下時事熱點,激發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熱情,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二、積極采用情景教學法,增加活動課設置,多渠道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
所謂情景教學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模擬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并解決問題,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相關知識學習的方法。教師可以在前一節的課堂上定好下一節課上的情景模式,并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外任務,讓學生廣泛搜集該情景模式中用到的資料,然后在下節課堂上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和探討,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獲得有效提高,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提高其創新意識和能力。
在初中政治課的教學實踐中,要重視活動課的設置和開展,同時活動課應該充分體現現代教育的要求,致力于培養現代社會所需的人才。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課,可以為學生接觸真實社會、觀察和學習真實社會提供條件,有效提高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讓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養成創新意識。通過活動課,可將學生所學知識有效地運用于社會活動實踐當中,從而使學生對問題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解決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此外,活動課可將思想政治相關內容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生的思想中,改變傳統政治教學中填鴨式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更好地使用現代的學生觀念,將德育教育以無形的方式融入到活動課中。活動課的形式要多種多樣,可以采用比賽、討論、辯論、演講等鮮活的方式,以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熱情為激發點,培養學生在活動中用科學的方式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三、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合作探討
合作學習能夠達到共贏的學習效果。初中政治的學習內容大多涉及道德、政治與法律的相關內容,政治、道德和法律知識可以有很多延伸,一個學生的思維可能比較單調,但是,眾多人的思維就可能出現奇思妙想,如果在一定基礎上修改,可能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合作學習非常有必要。例如,學到民族關系這一內容時,在民族建設、民族治理方面,每個學生可能都有自身獨特的思維,那么為了激發初中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可以讓初中學生在自己的小組內對我國的56個民族進行觀察,利用地圖進行學習和尋找,同時對民族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之間制作畫報或者課題研究活動,可以由56個民族進行拓展,研究世界的民族、宗教等,這樣在每個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就會為了小集體的利益而努力學習和開拓自己的思維,小組之間還可以針對民族、國家、宗教、種族等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相互交換和分享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等,這樣每個小組成員能夠在自己的小組內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小組成員在學習和思考時,可以看一些視頻輔助學習,這樣在小組內交流和學習時,能夠集中大家的智慧進行討論,使每一位初中學生都能發光發熱,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學生在討論時,也能激發自身的智慧,讓創新能力在學以致用的課堂中得到進一步提升。
總之,教學既是知識信息傳遞和反饋的交流過程,也是師生雙方情感交融與共鳴的過程。只有關注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學習中的消極情緒,使他們在思品學習過程中不斷增強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才有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只有熱愛生活、敬業而有責任感,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動之以情而達到曉之以理的效果,讓初中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