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杰
【摘 要】數學學科是一門抽象邏輯思維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的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能力等多項能力。顯然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能力要求,因此需要新的模式。在科學探究教學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我們在進行探究式教學時,開展穩定、具體的教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合作等各方面能力。如今的合作探究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有效的提高了課堂的質量,改善了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模式,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提高了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法;初中數學
在初中學習的科目中,數學合作教學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學方法的不正確,也是導致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如今,大家所提倡的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它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舊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中心的新模式,從而更好利用課堂的交流優勢。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數學。探究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師引領下,讓學生以探究的方式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所學內容,獲得更大的收獲。下面本人針對合作式探究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討論,以供參考。
一、分組討論學習,提高學生積極性
通過合作學習研究與實踐得出,合作式教學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通過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共同實踐教學目標的活動。以增強小組的問題交流和學習合作為重點,從而改變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課,學生聽講”的單一的教學形式。通過小組討論學習,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主動的去探索知識,從而使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過程時,一般情況此類問題都會有很多不同的解法。根據學生對問題理解程度的不同,因此,所列的方程和未知數的設取也會不同。教師可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每個小組分配四五位同學,教師在進行分組時,要根據學生數學水平的優良性進行平均分配。小組需要選定一位組長,形成組內討論,最后選派一位代表進行發言。每個小組在掌握自己方法的同時又能掌握了其他的解題方法和思路,從而每位學生的學習效率都能得到提高,積極性也能得以提高,進而主動學習。
二、營造合作教學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選擇恰當的數學素材,創設一個適合教學和中學生發展需要的情境。營造一種教學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更專注聽課,積極思考問題。老師能更好的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密不可分。因此,我們可以對教學情景與生活進行結合。教師可以從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來創設情景,不僅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性,而且更好的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例如,教師在講解“投影與視圖”一課時,可以攜帶一些球、圓錐、立方體等立體圖形,幫助學生從視覺的角度去更好地體會每一個立體圖形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立體圖形主要是考察學生的空間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教師只是空洞的去講解,空間能力差的學生就很難接受,從而學不好這一模板。利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例如上課時教師通過水杯讓學生觀察它的三視圖,用手電筒照射水杯讓學生看它的投影等。這樣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景,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展開學習活動,學生才能懷著更大的興趣主動地去觀察問題、探究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三、設置適宜學習任務,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教師要布置適合的學習任務,選擇有質量的練習題。這些練習題最好多樣化,教師可以適當布置一些預習、上網查資料等任務,這會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教師要因材施教,不同水平的學生,他的學習能力、數學認知基礎不同,那么學習任務就應該分層次布置。
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與概率”的內容時,課堂前,教師應該讓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工作,提前查看一遍即將學習的新內容,對不理解的內容畫上問號,等老師講課時重點去聽。課堂后,教師留的作業要典型多樣化并覆蓋所學知識,讓學生更好的學會當前內容,并加強運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已成為一種主流。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讓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得出答案,解決問題的新型教學模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也對學生未來對數學的學習提供了方法、指引了方向。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問題或者錯誤,在教師的及時的指引下,學生會更快地接受、更好地理解、有更深刻的印象。當然,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還是一種新生的事物,它也會有不足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探究、不斷完善、改進,使數學教學更有時效性。
【參考文獻】
[1]賀建強.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2]夏立先.對中學數學實驗教學與研究的幾點認識和實踐[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1(04):11-12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肖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