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理

松陽縣古樹名木資源豐富,全縣共有古樹名木5730株,分屬73個古樹群和3679株獨立古樹,其中,位于玉巖鎮大樹后村有1200年樹齡的南方紅豆杉,被全國綠化委員會遴選為全國最大、最美南方紅豆杉。2018年9月13日,松陽出臺了《“拯救老樹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要建立全面的老樹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掌握老樹資源保護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實現全縣老樹的動態監測。《方案》尤其明確了對449株衰弱株,137株瀕危株實行重點或優先保護拯救,通過地上環境綜合治理、地下土壤改造、有害生物防治、樹洞防腐修補、樹體支撐加固等措施,制定“一樹一策”的保護方案,進而逐步恢復樹木長勢。盛世心映夕陽美,老樹逢春更著花。如今的松陽縣,古木蔥蘢,一株株古樹名木,不僅承載著傳統村落復興與鄉村振興的希望,更飽含著一方百姓濃濃的鄉土情懷。
多措并舉 ? 守好“爺爺樹”
摸清家底助決策。2017年,松陽對全縣老樹進行了徹底摸底普查。全縣古樹名木分屬39科76屬108種。其中一級古樹342株、二級古樹1181株、三級古樹4234株、名木3株;散生古樹3707株,占64.4%;群狀古樹73群2050株,占35.6%。全縣老樹(古樹)10株以上連片分布的有73個老樹(古樹)群,老樹(古樹)2051株,平均每個老樹(古樹)群有28株老樹(古樹),分布于全縣12個鄉鎮(街道)、49個行政村。連片分布老樹(古樹)50株以上的有7個老樹(古樹)群,共有老樹(古樹)541株。樹齡最大的為玉巖鎮大樹后村的南方紅豆杉,有900年的樹齡,樹齡在500年以上的有46株;胸圍最大的古樹為象溪鎮呂潭村的樟樹,達1070厘米;另外新興鎮竹坌村榧樹,其胸圍達700厘米,為華東地區最大榧樹。分布數量多、范圍較廣的古樹有楓香402株、苦櫧330株、柳杉314株、馬尾松251株、南方紅豆杉249株、樟樹248株。
依法管理強保障。2018年9月,松陽縣政府專門召開“拯救老樹行動”啟動工作培訓會,會議邀請了泰國先皇技術學院生物防治研究機構主任克薩姆教授講解老樹保護理論知識,并在新興鎮外孟村進行現場講學,對一株500多年的瀕危古樟樹進行復壯操作。通過開展“拯救老樹”工作培訓,旨在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了解更多拯救老樹的知識,推進鄉村振興和活化古村落保護。同時,縣財政投入1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老樹權屬單位對老樹進行救護和管護,并采取多方籌資方式,確保古樹名木保護經費充裕。開展養護責任制,根據屬地原則,明確古樹老樹養護單位和養護人,確保責任到人。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切實履行保護管理職責,加強協調配合,依法采取措施限制老樹周圍一定范圍內新建擴建建筑物和構筑物以及非通透性硬化地面等破壞老樹的違法行為。
廣泛宣傳壯聲勢。充分利用廣播、報刊、網絡、電視臺等媒體,大力宣傳古樹名木相關法律法規和養護知識,大力開展老樹保護宣傳教育,普及老樹科學管護知識,增強全社會保護老樹的意識,提高“拯救老樹行動”知曉率,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老樹保護,廣泛宣傳保護古樹名木的重大意義和價值。2017年7月松陽組織開展了“最美古樹、古樹群”的評選活動,全縣有3.8萬人參與網絡投票,最終評選出“最美古樹”10株,最美“古樹群”5個。通過評選活動提高了全民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形成了良好的古樹名木保護氛圍。
集思廣益 ? 管好“爺爺樹”
一樹一策重保護。為推進“拯救老樹”行動開展,縣政府成立了“一樹一策”和“拯救老樹”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松陽縣“一樹一策”項目實施方案》和《松陽縣“拯救老樹行動”實施方案》,按照行動計劃,松陽將建立健全老樹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和老樹動態監測體系,便于準確掌握老樹資源保護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同時根據“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對449衰弱株進行特別關照,137株瀕危株實行重點或優先保護拯救。
一樹一檔強管理。按照一樹一檔的要求,統一編號,建立古樹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對古樹的位置、特征、樹齡等信息進行動態管理。實行“實體+虛擬”雙向掛牌模式,對分布在人員活動頻繁地方的古樹實行實體掛牌;對分布在高山、遠山,人員活動稀少地方的古樹,在古樹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實行虛擬掛牌。
全域投保消隱患。2018年9月,針對古樹普遍樹齡高、樹體大,遇臺風和雨雪等自然災害時易發生傾倒、傾斜、折斷以及主干分枝折損掉落等事故,導致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問題,縣財政出資6萬多元為普查登記掛牌的73個古樹群和3679株散生古樹名木投保公眾責任險。因古樹名木倒伏或樹枝斷落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可獲保險公司賠償。全年累計責任限額500萬元,人身傷亡責任限額20萬元/人,財產損失責任限額20萬元/人。這是麗水市首個專門為古樹名木設立的保險險種。
殫精竭慮 ? 護好“爺爺樹”
科學謀劃護資源。對發現瀕危的古樹名木,及時組織專業技術力量,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盡力進行搶救。對長勢衰弱的古樹名木,通過地上環境綜合治理、地下土壤改良、有害生物防治、樹洞防腐修補、樹體支撐加固等措施,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復壯工作,逐步恢復其長勢。例如楓坪鄉南勝村、赤壽鄉黃坑口村為保護古樹名木拆除建筑物300平方米;三都鄉平田村著手“路讓樹”,重新規劃村內道路,為村內的紅豆杉古樹讓出空間。2019年3月,松陽邀請古樹名木救護公司對被風吹倒的大東壩鎮洋坑埠頭村樟樹和后宅村銀桂古樹開展搶救性保護。
科技支撐增功效。為了對古樹實施有效救治,松陽與江蘇中科亞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根據古樹的瀕危狀態制定了具體的施救方案,通過植物免疫劑、生物營養素、植物防蟲免疫劑、天然生防劑及誘導劑、微生物誘導劑等專利菌劑對古樹進行噴藥施救。2018年共采購菌劑3795瓶,金額15.3萬元,2019年采購1.15萬瓶,金額46萬元。該生物菌劑由縣林業局統一采購后再由各鄉鎮(街道)組織噴施,確保每一株古樹都能得到專業救護。
生態旅游促融合。結合鄉村振興、古村落建設、鄉村全域旅游等活動,充分挖掘古樹文化、生態、旅游功能,以古樹群及含特殊意義的古樹為中心,因地制宜,建設古樹保護主題公園、古樹休憩區。同時按照古樹分布情況,結合各區塊旅游資源,合理融入古樹旅游點,將古樹旅游資源串點成線,推介好呵護古樹、擁抱古樹、親近古樹等主題的古樹旅游項目。2018年,松陽邀請浙江農林大學專家對四都鄉西坑村、陳家鋪村、平田村和安民鄉李坑村古樹保護主題公園建設方案進行了設計。2019年,全縣還將續建大樹后村南方紅豆杉主題公園。通過古樹主題公園建設既實現古樹保護,又充分利用古樹資源,推進生態資源與全域旅游的新融合。從四都平田村的紅豆杉,到新興竹囮村的香榧樹,再到安民李坑村的古樹群,一條條以古樹為載體、帶動林旅融合的旅游線路正在不斷延伸。
千年古城,斜陽清風。在屋檐片瓦之間,蒼松翠柏矗立,成片古樹郁郁蔥蔥。田園松陽,正以一種歷久彌新的情懷將古樹和老屋同時保存下來,兩者交相輝映,構建出中國傳統村落獨有的田園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