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亞婷 華維檢測技術天津有限公司
目前農藥殘留前處理方法主要包括液液萃取、加速溶劑萃取、基質固相分散萃取、固相萃取(SPE)和QuEChERS等[1-3]。2003年,美國東部農業研究中心的Steven J. Lehotay等人開發了一種簡易的前處理方法,該方法用乙腈提取蔬菜水果中的多種農藥殘留,并用固相材料(PSA)、C18等吸附提取液中的雜質,提取液離心后的上清液直接進GC-MS分析,QuEChERS從此應運而生。這種技術以其操作簡便,耗時短,消耗化學試劑少等優點成為近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前處理技術。
本文對比了QuEChERS和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串聯氟羅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兩種方法的回收率、線性關系、檢出限,提出評價結論,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毒死蜱農藥標準品(濃度1 000.7 μg/mL,Bepure公司);乙腈;乙酸乙酯、環己烷(色譜純);檸檬酸鈉、檸檬酸氫二鈉、無水硫酸鎂及氯化鈉(分析純);吸附劑PSA:(40~63 μm 60 A Agela公司)
島津GC-MS 2010氣相色譜-四級桿質譜儀,配有電子轟擊源(EI)。
標準溶液配制:將1 mL濃度為1 000.7 μg/mL的標準品溶液用丙酮定容至10 mL。于4 ℃避光保存。

表1 兩種前處理方法下菠菜中毒死蜱峰面積、回收率、檢出限
色譜柱:DB-5 ms,(30 m×0.25 mm×0.25 μm);色譜柱溫度:50 ℃(保持2 min)→20 ℃/min→200℃(保持1 min)→5 ℃/min→240℃→20 ℃/min→270 ℃(保持10 min);進樣量:1 μL。柱流量:1.0 mL/min;進樣口溫度:280 ℃。
GC-MS接口溫度:260 ℃;離子源溫度:200 ℃;電離能量:70 eV;電離方式:EI;進樣方式:無分流進樣;監測離子:197、258、286及314。
稱取10 g試樣于50 mL離心管中,加入6 g無水硫酸鈉和30 mL乙酸乙酯,均質提取2 min,5 000 r/min離心5 min,上清液過濾于250 mL濃縮瓶中,殘渣中加入30 mL乙酸乙酯再提取一次,過濾,合并濾液于250 mL濃縮瓶中,于40 ℃下濃縮至近干,用2 mL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溶解殘渣。將石墨炭黑固相萃取柱和氟羅里硅土固相萃取柱自上而下串聯,在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上加1.5 cm高的石墨化炭黑,使用前用6 mL乙酸乙酯-正己烷預淋洗,棄去淋洗液;將全部待凈化液傾入連接柱中,用3 mL乙酸乙酯-正己烷分3次洗滌濃縮瓶,將洗滌液傾入連接柱中,再用12 mL乙酸乙酯-正己烷洗脫,收集上述洗脫液至濃縮瓶中,于40 ℃水浴中旋轉蒸發至近干,用乙酸乙酯溶解并定容至1.0 mL,供氣相色譜-質譜儀測定。
稱取10 g試樣于50 mL塑料離心管中,加入10 mL乙腈、4 g硫酸鎂、1 g氯化鈉、1 g檸檬酸鈉、0.5 g檸檬酸氫二鈉及4顆玻璃珠,蓋上蓋劇烈振蕩1 min后4 500 r/min離心5 min。吸取6 mL上清液加到裝有0.885 g無水硫酸鎂、0.15 g PSA和0.015 g GCB的15 mL塑料離心管中;渦旋混勻 1 min。4 500 r/min離心 5 min,準確吸取2 mL上清液于10 mL試管中,40 ℃水浴氮吹近干。加入1 mL乙酸乙酯復溶,過0.45 μm濾膜后供氣相色譜-質譜儀測定。
通過測定毒死蜱濃度為0.1 μg/mL的標準溶液和相同濃度的基質標準溶液,對比兩種前處理的基質效應。
評價發現,兩種前處理方式均出現基質增強效應,且兩個峰面積的RSD為2.59%,符合重復性要求,可以認為兩種方法產生的基質效應相同。
應用兩種前處理方法在菠菜空白基質中進行回收率實驗,添加水平為0.1 mg/kg。回收率結果見表1。結果發現,兩種方法回收率符合重復性要求[4]。
將用兩種處理方法提取的空白基質配制濃度為0.1 μg/mL的基質溶液,應用相同的色譜質譜條件測定,計算3倍信噪比(S/N)對應的檢出限(LOD),結果如表1所示,兩種方法都顯著降低了檢出限,且檢出限符合重復性要求[5]。
以完成一個樣品為例,對比兩種前處理方法,SPE耗時約120 min左右,主要以SPE洗脫和旋轉蒸發步驟耗費時間最多。另外,SPE方法還耗費了90 mL乙酸乙酯和2個固相萃取柱。QuEChERS法只耗時30 min左右,耗費10 mL乙腈。相比之下QuEChERS法操作更為簡便、有機溶劑消耗少。適合大批量樣品的測定。
系統比較了SPE和QuEChERS兩種不同的前處理方法,實驗結果表明,SPE法和QuEChERS法均能達到良好的提取效果,滿足菠菜中毒死蜱殘留檢測要求。但從時間和成本考慮,QuEChERS法更加適合大批量處理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