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南非特派記者 李瀅嫣
地處高原的南非坐擁豐富風能資源,然而電力結構還是以燃煤發電為主。南非政府計劃到2030年將煤電在全國發電總量的占比降到50%以下。與此同時,為推動能源轉型,南非政府確立了新能源發展機制,宣布將大力發展風電等可再生能源。
作為非洲第二大經濟體,南非無論是在經濟發展方面還是在投資環境方面都在非洲國家中具有優勢。中國是南非最大的貿易伙伴,在兩國能源合作中是新能源技術和資金的主要提供方。一些中國風能企業看好中國和南非在風電領域的合作潛力,已經來到南非開墾這片市場。中國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開始涉足非洲市場。金風目前在南非的兩個在建項目裝機總量共152兆瓦,還處于相對起步的階段。另外一個在南非的中企龍源電力投資建設的風電項目——南非德阿風電項目裝機容量為240兆瓦。相比南非國家新能源發展目標,中企在南非風電市場還有很大潛力。負責金風公司非洲區業務的周建青經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非洲國家中,南非經濟發展程度和基礎設施水平較高,可再生能源政策相對完善。金風和中國其他風電企業一樣,都是通過與南非電力公司簽署并網協議進入南非風電市場的。
面對南非巨大的風電市場,中企投資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周建青介紹說,首先要認識到全球許多企業已入局南非,中國風電企業將會面臨許多知名跨國企業的競爭。其次要認識到中國風電企業自身的優勢。這包括非洲國家對中國和中國企業的高友好度,以及在當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面臨挑戰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為非洲國家帶來的機遇等,都對中國企業在非投資很有益處。最后,要強化契約精神。因為投資南非風電項目需要完成眾多包括政府協議、購電協議、項目融資協議等在內的法律文件,這些文件都對投資得規范性有著嚴格要求,簽了之后就要根據承諾遵守契約。
在周建青看來,中國企業進入南非風電市場的最大挑戰是商業環境的不同。南非電力公司在當地電力市場份額超過90%,是南非電力市場的主導力量,中企進入南非風電市場的唯一途徑就是和它簽署并網協議。另外,中企應當提前熟悉《新能源獨立發電商計劃》和《南非黑人經濟振興政策》等政策,以便在南非市場上盡快適應營商環境。其次,由于南非蘭特匯率貶值率較高,中企還要做好匯率風險把控。采用“以貨易貨”方式規避匯率風險或許不失為一種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