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中國投資者想要買下拉爾機場!”德國《拉爾日報》23日報道稱,德國小城拉爾市市長確認,一個中國投資團隊想用2億歐元投資拉爾機場并獲得經營權。這座位于德法瑞三角地帶的貨運樞紐有望迎來“騰飛”。
“拉爾的天空將重新喧鬧起來。”《斯圖加特日報》透露,中國投資方計劃對機場的航空技術、跑道、大廳等方面進行升級,還計劃增設酒店等新設施。投資者還希望發揮中國優勢,吸引中國游客到拉爾及附近的歐洲主題樂園,同時計劃增開多條貨運線路,讓拉爾機場成為德法瑞邊界的貨運樞紐。拉爾市長穆勒認為,將拉爾機場打造為歐洲物流樞紐之一有助于當地經濟。目前的機場運營商租約將于2021年到期。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國投資者已經在德國先后購買了3個機場,分別為帕希姆機場、呂貝克機場和哈恩機場。2007年中國林德國際物流公司以1億歐元買下德國東北部帕希姆機場。不過,公司將該機場打造成保稅自由貿易區的計劃并沒有成功。而此后分別由中國普仁集團和海航集團購買的呂貝克機場和哈恩機場則獲得商業成功,已經擔任起執行飛行員培訓和中轉中歐物流貨運等業務。
除了直接收購,多個中國機場及物流企業、投資公司等也與一些德國二線機場開展多種方式的合作項目。2017年,德國萊比錫/哈勒機場與中國湖北交通投資集團和中國順豐速運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合作計劃涵蓋貨運機場規劃、建設及運營等領域。
“德國目前有38個機場,其中15個為國際機場,23個為地區機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航空經濟學者阿爾班德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德國的地區機場半數以上經營狀況并不是很好,需要吸引客源,擴大貨運業務。中國投資者非常適合購買此類二線機場,因為中國投資者有資金,并能帶來游客和貨運業務。在電子商務領域以及超大重物運輸方面,中國市場有很大的潛力。
阿爾班德特表示,投資德國二線機場可享受的優惠政策很多,按照歐盟規定,地區機場可以得到歐盟的補助。獲得補助的前提條件之一是收購方能夠拿出切實而有效的經營計劃。被中企收購的哈恩機場在2024年之前可以收到歐盟高達2530萬歐元的補助。
專家認為中企同德國二線展開合作時,需要注意幾個事項:首先要留意附近物流網絡是否健全,如機場是否建有多式聯運樞紐,并與歐洲公路、鐵路和港口網絡相連。
二是起降時間。“像萊比錫/哈勒機場等可以24小時、一周7天提供貨運航班服務。”阿爾班德特表示,這種起降安排最受貨運客戶歡迎。而一些靠近居民區的機場則會受到抗議,起降時間限定在早晨6點到晚上10點之間。
三是客戶群體。如果機場能贏得DHL、漢莎貨運等貨運大客戶,以及瑞安航空、易捷航空等廉價航空進駐,運營幾乎成功了一半。中國投資者可以繼續開拓中國市場,比如吸引中國旅游者并開設貨運專線,尤其是同電商合作貨運業務。同時,機場還可以發展飛行員培訓等業務。此外,還要考慮到機場預留的土地和生產潛力。▲
環球時報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