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冬梅 吳曙粵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南寧,530011)
原發性高血壓是高血壓的主要類型,對患者的多系統器官均可造成不良影響,而較多研究顯示,影響本類患者血壓控制水平的因素較多,其中睡眠質量即是與之密切相關的方面,失眠的存在導致血壓波動較大的同時,對患者情緒心理、生命質量等多個方面也有較大的影響[1-2],因此對于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失眠患者的治療需求更高。本研究對針灸聯合藥物治療在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失眠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間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失眠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5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40~71歲,平均年齡(43.8±6.6)歲,病程15~102個月,平均病程(57.3±10.1)個月。觀察組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41~73歲,平均年齡(44.0±6.5)歲,病程16~108個月,平均病程(57.8±9.9)個月。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與高血壓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年齡40~75歲;2)符合原發性高血壓1級者;3)失眠嚴重程度指數≥8分者;4)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1)年齡<40歲,或>75歲;2)繼發性高血壓;3)高血壓2~3級者;4)合并其他心腦血管腎功不全等嚴重并發癥;5)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6)惡性腫瘤;7)肝腎肺等功能衰竭;8)精神異常。
1.4 研究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藥物治療,控制血壓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10 mg,2次/d;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1次/d,失眠服用阿普唑侖片0.4~0.8 mg,1次/晚。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針灸治療,藥物治療與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上進行針灸,選穴:天柱、天墉、完骨、風池、風府、腦戶、大椎、身柱、脾腧、肝腧、大腸腧、腎腧,有失眠者加安眠穴、心腧,頭暈和失眠者再加百會和四神聰穴,以上穴位用0.3 cm×0.5 cm或0.3 cm×0.75 cm一次性針灸針進行針刺,提插捻轉,若遇到有條索狀筋膜,用多角度提插捻轉法,強刺激后,出針,3次/周。耳尖及降壓溝放血,1次/周,放1~2 mL/次。治療3周為1個療程,2組的其他干預方案均相同。
1.5 觀察指標 統計與比較2組治療前后的血壓水平、睡眠質量及不良反應發生率:1)血壓檢測方面為收縮壓與舒張壓,取三次測壓的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2)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進行評估,本標準包括18個評估條目,分歸睡眠質量的7個方面,分別為睡眠效率、睡眠障礙、睡眠時間、睡眠質量、入睡時間、催眠藥物及日間功能障礙,每個方面的評分分別為0~3分,評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3];3)統計2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高血壓在我國臨床具有極高的發病率,本病的危害突出,主要與神經功能的異常、機體不適及疾病導致的各類不良情況等均可導致患者出現睡眠異常的情況,因此高血壓患者中失眠的發生率較高[4-5],而失眠的發生又對患者的血壓控制極為不利,因此對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失眠患者進行治療的需求較高,臨床中與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失眠相關的研究多見,其中中醫治療在本類患者中的應用率不斷提升,其中針灸治療高血壓和失眠的研究均可見[6-7],但是關于針灸聯合藥物治療對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失眠患者的綜合效果研究未見,故認為對本方面的進一步探究極為必要。臨床中關于針灸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效果可見,配合以西醫藥物可起到多方面改善高血壓及相關影響方面的作用[8-10],因此效果更為全面有效。
觀察組選穴為:風池、風府是散風開竅清神的要穴,并天柱、腦戶、完骨、天牗、大椎、身柱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通竅,清熱寧神的功效。脾腧穴健脾化濕,升清利水,現代研究表示其還可以調節神經衰弱、肝腧具有疏肝利膽,理氣通瘀作用,可用于肝陽上亢及肝腎兩虛的氣滯所致的高血壓及失眠,大腸腧疏調腸腑、理氣化滯的作用,腎腧可益腎助陽,強腰利水,從而調控血壓[11]。
本研究就針灸聯合藥物治療在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失眠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究,結果顯示,針灸聯合藥物治療在本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好于單純常規藥物治療,且安全性也值得肯定,主要表現為治療后的血壓水平相對較低,睡眠質量評分相對較好,說明針灸聯合藥物治療更有助于血壓的控制及睡眠質量的改善,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因此認為其安全性也值得肯定,故認為針灸聯合藥物治療的應用價值相對較高。分析原因,我們認為在藥物調控血壓的基礎上,針灸對患者的神經內分泌進行了有效的調控[12-13],上述諸穴聯合應用既起到較好的血壓控制作用,對于患者的鎮靜安神及定志等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有效起到了睡眠的調節作用[14-16]。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綜上所述,針灸聯合藥物治療在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失眠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更為適用于本類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