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奧托爾巴耶夫
香港發生的騷亂已進入第12周。這場持續騷亂為什么會發生?原因當然復雜,但其中重要一點在于香港面臨經濟發展上的困境。香港正喪失相對于中國其他城市、尤其一線城市的競爭優勢,而且這一進程過去幾年在顯著加快。
不少走上街頭的香港青年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他們的收入趕不上生活成本的增長。基于這一點,他們覺得通過制造騷亂實現一些突破《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訴求就能解決問題。但他們錯了,他們的行為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作為中國大陸和西方之間的橋梁,尤其在貿易和金融方面,香港曾經發揮重要作用。在相當長時間內,香港也一直是中國內地經濟發展、特別是服務業發展的榜樣。長期以來,香港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它擁有全球第三大客流量的機場,是全球航運的大型物流中心。作為亞洲主要融資中心之一,香港也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特殊作用。但持續騷亂很可能會打斷這一進程。
在內地加快改革開放的同時,香港經濟增速相對而言有所下降。另外越來越明顯的是,香港在科技創新方面正失去相對于國內其他地區的競爭優勢,尤其是與相鄰的深圳相比。據相關媒體報道,香港科技創新產業的經濟產出僅占其GDP總量的0.7%,從業人員僅4萬人,不到全國科技創新產業就業總人數的1%。
僅僅依靠作為大陸與西方國家之間紐帶的歷史優勢,只會導致香港經濟增長逐步放緩,變得更加脆弱。現在的香港需要與時俱進的深入調整和改革,這種調整和改革需要在香港社會形成共識的基礎上進行審慎規劃和推進,而撕裂性的示威甚至騷亂只會適得其反。到目前為止,已有近30個國家發布香港旅游警告。數據顯示,2019年前5個月赴港旅游人數增長一倍以上,但6月騷亂開始后增速急劇下降。騷亂對香港整個服務業、零售業也造成嚴重損害,這意味著香港居民的就業機會大幅減少。
那該怎么辦呢?中短期內,香港應更重視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發展規劃,特別是加強與周邊城市的聯系。這將是香港改善經濟、彌補騷亂所造成損失的最快、最有效途徑。
因為騷亂,不少在港金融機構選擇遷往別處,主要目的地是新加坡和美國紐約。這種情況下,如果鄰近的深圳能夠提供更好的國際商業環境,這些金融機構可能會考慮不離開香港抑或搬到深圳。因此,中國內地的金融對外開放政策不僅要繼續下去,還要加強,尤其是在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領域。
就包括人民幣國際化在內的具體金融業務而言,深圳也可發揮更大作用,以補充香港作為人民幣最大離岸市場的角色。如果深圳和香港攜手,那么一加一將遠遠大于二。
歸根結底,香港的未來掌握在香港市民自己手中。持續騷亂是在破壞香港的未來,當前不穩定局勢的最終受害者將是香港社會自身。時間已經證明“一國兩制”是對的,這是一個及時而明智的想法。眼下香港的問題是它需要進行新的、快速的經濟改革,以保持這個獨特實體在經濟上與國內其他地區的競爭力,這樣也必將使香港迎來社會穩定。▲
(作者是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現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級研究員,本文由楊清清、張灝筠翻譯)
環球時報201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