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理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目的就是提醒全黨不要忘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深刻理解把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科學內涵、核心要義和基本要求,對于我們進一步總結歷史經驗,結合新時代新要求,更加自覺地把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更加自覺地為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馬克思之前,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理論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莊嚴宣告:“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代表絕大多數人利益還是代表少數人利益,是無產階級政黨與其他一切政黨的一個根本區別。它就像一道分水嶺,把無產階級政黨與其他政黨從根本上區別開來。無產階級運動作為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與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有著絕然的不同。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
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伴隨著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了中國,為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先進分子和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朝著這個偉大理想前行。
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不斷實現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先后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無一例外都始終貫穿著人民立場、群眾觀點和為民情懷。比如,毛澤東提出,全黨同志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鄧小平提出,我們做工作必須考慮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江澤民提出,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錦濤提出,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直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強調“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所有這些,都是一以貫之的,鮮明的人民性就像一根紅線,將我們黨的指導思想貫穿了起來,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是關于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一根本問題的集中回答。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會見意大利眾議長菲科時,對“無我”的深刻論述,進一步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真摯的為民情懷和許黨許國的責任擔當。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輝煌歷程,我們深深感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回答,不是偶然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堅定的理想信念、真摯的為民情懷、無畏的擔當精神的真實寫照,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性質宗旨,是“心中無我”與“心中有民”的辯證統一。
在我們黨9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有無數深刻反映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生動例子。比如,大家十分熟悉的紅軍長征途中半床被子的故事。1934年11月,紅軍來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個紅軍女戰士在村民徐解秀家里借宿。但徐解秀家里一貧如洗,床架是楠竹扎成的,床上墊的是稻草。紅軍女戰士臨走時,看到徐家貧寒,要把自己僅有的被子送給徐解秀。推讓之間,紅軍女戰士拿剪刀把被子剪下一半給徐家留下了。徐解秀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這個故事,十分感人,很有溫度,又意蘊深刻。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廣為天下知曉,得到人民認同。回顧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比如,我們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開展抗日戰爭、趕走日本侵略者,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推翻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變一窮二白的國家面貌,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樣是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0多年的歷程,黨領導人民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不能自滿,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
忠于黨、忠于人民、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中,無數英雄模范、先進人物為祖國和人民無私奉獻,生動展示了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高尚情操,用汗水甚至生命詮釋了什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比如,國測一大隊就是這樣一個英雄群體。自1954年建隊以來,他們堅持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徒步行程6000多萬公里,經歷了各種非常人所能想象的艱難險阻,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接受精確測定珠峰高程的任務,由于裝備落后,死亡率往往高達30%—50%。有的隊員臨出發前,把自己僅有的行李箱,寄放到朋友家,并且交代一旦自己回不來,就把這個箱子交給自己的家屬。是什么支撐著我們的測繪健兒義無反顧,一往無前,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從根本上說,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總結的,心中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仰、無私無畏,一輩子忠于黨、忠于人民,奉獻犧牲,無怨無悔。
王繼才無私奉獻守島的事跡,也令人感動。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說,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的焦裕祿同志的先進事跡,同樣感人至深。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我們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祿同志的事跡教育成長起來的。在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提出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
類似這樣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還有很多很多。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的問題,可以從馬克思主義那里、從中共一大會址、浙江嘉興南湖紅船那里找到答案,從革命領袖的思想品格風范當中,從先進人物那里,從我們黨的歷史中,同樣也可以找到答案。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從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出發啟航,我們黨領導人民已經走得很遠很遠,從成立之初50多人的一個小團體,發展到今天超過9000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領導著十幾億人正在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進發的一個大國。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