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清
親愛的小伙伴們,你們好!今天,初初將帶領大家隨著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生花妙筆,跟著倒霉的格列佛先生闖入一個又一個匪夷所思的國度中去,一邊感受光怪陸離的風土人情,一邊慢慢琢磨作者斯威夫特的言外之意。
為了便于大家了解這部充滿政治寓言色彩的名著,我們有必要先通過下面兩張表格,初步了解作者和他所處的時代,為接下來的“奇幻之旅”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這張表格里,斯威夫特的國籍、出生地和政治成就,是否讓大家心生疑惑:“他到底是站在哪邊兒的呀?”初初告訴大家,這里面其實是有著歷史緣故的。今天,當大家翻開地圖,會看到英國和愛爾蘭是兩個相鄰的國度,但在喬納森·斯威夫特生活的時代,愛爾蘭還是當時“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中的一部分,只是這種聯(lián)合帶給愛爾蘭人的是無窮的苦難和隨之而起的抗爭。在這樣的浪潮中,來自愛爾蘭的、一心從政的斯威夫特先生,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多重身份,以及復雜到奇特的人生履歷:他是英裔,卻生于愛爾蘭;他的國籍是英國,卻幫助愛爾蘭人抵制英國的統(tǒng)治;他在倫敦曾接近輝格黨,后來又成了托利黨黨報主編,最終卻成了都柏林圣帕特里克教堂的教長;他以神職人員的身份活躍于政壇,寫了大量的政論性小冊子抨擊時弊,最終卻憑小說《格列佛游記》享譽世界……如此顛覆多變的人生,對于斯威夫特個人而言,其實是非常痛苦的。難怪他在生命行將結束之時,留下的墓志銘是“他去了,狂野的怒火再不會燒傷他的心”。
與斯威夫特本人履歷一樣復雜的,是他留下的《格列佛游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神奇瑰麗的小說吧!

《格列佛游記》擁有離奇的情節(jié)、深刻的寓意、奇異的科學幻想,是一本雅俗共賞、老少咸宜、亦莊亦諧的好書。它一出版,就出現(xiàn)了“從內閣會議廳到托兒所,到處都在讀《格列佛游記》”的現(xiàn)象。
初初是個老饕,喜歡吃的食物里,有一道“烤鴨三吃”:一只烤鴨,可以分別制作出片皮鴨配荷葉餅、菜包鴨松、豆腐鴨湯三種菜式。在初初眼中,內涵豐富的《格列佛游記》也是一只油光可鑒的“烤鴨”,要盡享其“滋味”,我們不妨也來個“一書三吃”!
一吃:奇幻故事,邊作神游邊梳理。
對于格列佛有趣而復雜的經歷,我們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自選角度進行整理。比如下面這幅思維導圖,表現(xiàn)的就是格列佛在小人國的遭遇:

初初還想到了許多好玩的主題,比如小人國的風土人情、格列佛見過的君主們、格列佛的回家之路……小伙伴們心動了嗎?快快拿起筆,依照自己的意愿,畫出屬于你們的《格列佛游記》的思維導圖吧!
二吃:政治寓言,邊翻歷史邊對比。
大家要想深入理解那些光怪陸離乃至荒誕不經的國度,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些17、18世紀的英國乃至歐洲的歷史。大家不僅要留意書下的注釋,也要主動出擊,查閱相應的歷史資料;最后,不妨像初初這樣,通過表格的形式將書中見聞和真實歷史做個分類比照,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吃:意在言外,批注咀嚼識真意。
《格列佛游記》還是一座“諷刺手法博物館”,書中大量運用了象征影射、直接譴責、反語、夸張、對比等極富表現(xiàn)力的藝術手法。我們在閱讀時不妨做些批注,這樣不僅能熟悉小說的藝術手法,還能更加準確地把握小說內容。
下面,初初選取格列佛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自己的祖國這一段進行批注,和大家分享一下:
星期三是他們的安息日。每逢這一天,國王、王后和王子、公主們按照常規(guī)要在國王陛下的內宮里一起聚餐。如今我已是國王的大寵臣了,每當這種時候,他們就把我的小桌椅放在他左手邊的一只鹽瓶跟前。(旁批:桌椅和鹽瓶,前者本應巨大,如今卻渺小;后者本應小巧,如今卻巨大。二者形成奇異的對照,使人很容易想象出格列佛和國王一家就餐的有趣場景,文筆的嚴謹、詼諧可見一斑。)這位君王很樂意同我交談,向我了解一些關于歐洲的風俗、宗教、法律、政府和學術方面的情況,我都盡可能一一給他介紹。他頭腦靈活,判斷精確,我說什么他都能發(fā)表十分聰明的感想和意見。△(旁批:當下文國王開始嘲諷格列佛和他的祖國時,此處畫線部分的意味才顯現(xiàn)出來,閱讀時要注意前后照應。)不過我得承認,一說起我親愛的祖國,說起我們的貿易、海戰(zhàn)和陸戰(zhàn)、宗教派別和國內的不同政黨,我的話就有點多了。△(旁批:1.句中用兩個“說起”把“我親愛的祖國”和“我們的貿易、海戰(zhàn)和陸戰(zhàn)、宗教派別和國內的不同政黨”相并列,耐人尋味,如戰(zhàn)爭、分歧這些標簽,不該是一個國家最榮耀的部分。2.“一……就……”的句式,情感強烈。)他所受的教育使他成見極深,(旁批:“成見”一詞常顯貶義,用在這里,既有格列佛對大人國國王不懂“政治”的否定,又隱含著斯威夫特對“政治”的否定,深藏諷刺。)終于忍不住,問我是輝格黨還是托利黨。他接著轉過身去對他的首相(首相手持一根白色權杖侍候在國王身后,那權杖差不多有“王權號”的主桅那么高)(旁批:此處括號內補充的細節(jié)是否多余?)說:“人類的尊嚴實在微不足道,像我這么點大的小昆蟲都可以模仿。”“不過,”他又說,“我敢保證這些小東西倒也有他們的爵位和官銜呢。他們建造一些小窩小洞就當作房屋和城市了;他們修飾打扮以炫人耳目;他們談情說愛;他們打仗、爭辯、欺詐、背叛。”△(旁批:1.借大人國君主對英國歷史文明的評價,將其絢麗的正面撕去,暴露出丑陋而渺小的背面,這是斯威夫特的主要目的。2.在巨人的國度里,在不解政治和權謀的巨人眼中,小小的格列佛越是吹捧自己的祖國多么偉大,其丑陋和渺小就越是鮮明。3.斯威夫特是個冷峻且有些激烈的反思者和批評者,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的人。)他就這樣滔滔不絕地一直說下去,把我氣得臉一陣紅一陣白。我那偉大祖國的文武百官都堪稱霸主,它可使法國遭災,它是歐洲的仲裁人,是美德、虔誠、榮譽和真理的中心,是全世界仰慕和感到驕傲的地方。△(旁批:反語。表面上是來自格列佛的誠摯的頌詞,實際上是來自斯威夫特的辛辣諷刺。)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想不到竟如此不被放在眼里。(尾批:格列佛熱愛他的祖國,以祖國的一切——包括殖民和戰(zhàn)爭為榮,這種愛國心、自尊心和自信心,管中窺豹地映照出17、18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在開拓期的普遍心態(tài)。難得的是,斯威夫特對這種狂熱顯然是不以為然的,這種清醒出于良知,極為珍貴。)
請大家根據上面的示例,試著為下面的文段做一下批注。
議會的另一部分叫下議院,議員都是些重要的紳士,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這些人才能卓越、愛國心強,能夠代表全民的智慧。這兩院人士組成了歐洲最嚴正的議會,整個立法機關就交由他們和君主一起掌管。
……
國王在第六次召見我的時候,就一邊對照著筆記,一邊逐條逐項提出了他的許多疑點、質問和不同意見……
接下來他還特別想知道,選舉我稱為下議員的那些人,經常會用什么樣的方法?一個外鄉(xiāng)人,如果他腰包里有的是錢,是否就可以鼓動選民投他的票,而不選舉自己的地主或鄰近最值得考慮的紳士?我承認這事既很麻煩又很費錢,沒有薪金和年俸的人往往因此弄得傾家蕩產。可是,人們?yōu)槭裁催€要那樣強烈地渴望往這個議會里擠呢?這看起來像是大家品德極高,有為公眾服務的精神,但國王卻懷疑那是否是真的出于至誠。他還想知道,這些熱心的紳士會不會以犧牲公眾利益來迎合一位軟弱、邪惡的君主和腐敗內閣的意志,從而使自己破費的金錢和精力得到補償?他還提了許多別的問題,并且在這方面就各個部分逐一對我細細盤問,提出了無數的疑問和異議。不過,我不好也不便在此復述他的話。
《格列佛游記》是浪漫的,又是現(xiàn)實的;是冷峻的,又是暴烈的;是好笑的,又是悲憫的。掩卷之際,不知同學們的心湖之上泛著怎樣的漣漪?初初整理了一些關于《格列佛游記》的評價和解讀,希望你們能以書為船、以智慧為帆,駛向更加廣闊的思想海洋!
《格列佛游記》是一篇對人性的討論。總的說來,這部書的概略如下:第一卷主要涉及現(xiàn)代政治的實踐,特別是英國和法國的;第二卷涉及古代政治對一種類似古羅馬或斯巴達的模型的實踐;第三卷涉及現(xiàn)代哲學對政治實踐的影響;第四卷涉及古代烏托邦政治用作判斷現(xiàn)代人希望理解的那類人的標準。
——艾倫·布魯姆
一個惡魔,急切地叫囂著咬牙切齒地詛咒人類,撕下了每一縷端莊,拋卻了每一點男子氣概,沒有羞恥,言辭骯臟,思想骯臟,暴怒、狂野、污穢可憎。
——薩克雷(《格列佛游記》最激烈的批評者之一)
他經歷了一切,也看透了一切。于是,他寫了《格列佛游記》。
——楊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