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霞
【關鍵詞】舒適護理;晚期惡性腫瘤;效果
處于晚期的惡性腫瘤患者,已經錯過了最佳手術治療時機,針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臨床主要以提高患者舒適度、減輕其痛苦為主要目標,對其開展舒適化護理。故而本文以88例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重點探討了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以供臨床有效參考。
1.1一般資料本文主要觀察對象為88例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收治于2018年05月~2019年05月。通過電腦隨機法,予以分組探討,兩組各44例。其中研究組男性觀察對象24例,女性觀察對象20例,年齡66~89歲,平均(73.1±5.5)歲;常規組男性觀察對象22例,女性觀察對象22例,年齡66~90歲,平均(73.5±5.8)歲。兩組臨床資料P值>0.05,均衡一致,可分組探討。
1.2方法常規組44例行常規化護理,主要有體征監測、病情觀察、按醫囑為患者用藥治療等等。
研究組44例則在常規化護理的同時開展舒適護理,落實護理責任是,從患者日常生活、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予以臨終關懷。
(1)心理舒適護理。了解患者心理特點,緊密護患關系,贏得患者理解配合以及信任,是開展舒適護理的關鍵。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行為性格轉變較大,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從治療轉變為心理支持,主動與患者溝通,傾聽患者主訴,了解患者內心變化,并利用心理學知識,紓解患者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富有同情心、責任心、愛心,將患者視為親人,增加患者安全感,態度真誠,穩定其情緒,讓患者擺脫精神困境。
(2)生理舒適護理。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多為老年人,身體質量欠佳、贏弱不堪,再加上長時間臥床,喪失自理能力,需定時變換體位、按摩、勤換衣物及床單。為減輕患者病痛,提高患者舒適度、滿意度,需制定個性化的疼痛三階梯護理方案。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心態變化、痛苦表情,合理評估患者疼痛程度,予以皮下注射、口服、靜注以及直腸給藥等方式進行止痛處理。若疼痛較輕,可予以冷敷、身心放松、熱敷、理療,疼痛嚴重者,可予以鎮靜劑、止痛劑,同時幫助患者清潔口腔、皮膚,以防褥瘡。
(3)社會舒適護理。主要有家庭、人際、經濟、學校以及職業等社會關系的舒適。向患者家屬開展健康宣教,囑咐家屬多關心、照顧患者,盡量滿足患者需求,以此來消除患者的寂寞感、孤獨感,讓患者精神上、情感上得到支持,進而減輕患者病痛,愉悅身心。
1.3觀察指標采用Kolcaba的舒適狀況量表,評估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舒適度,分值越高,說明患者越舒適;同時采用本院自擬量表,調查患者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的病例數占總例數的百分比。
1.4統計學分析匯總分析研究數據,并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處理并進行對比檢驗結果,以[例(%)]描述計數資料,檢驗差異以X2表達;以(x±s)描述計量資料,檢驗差異以t表達。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1兩組舒適度評分研究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方面的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
惡性腫瘤指的是各種致癌因素作用下,導致人體內的正常細胞癌變、局部組織增生異常,嚴重危及著患者的安全健康。現階段,惡性腫瘤的發生率逐步呈攀升態勢。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臨終前,不僅面對這疾病治療,而且還面臨著疾病折磨,醫護人員幫助患者減輕病痛的同時,還要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抑,維護患者尊嚴,讓患者安詳、舒適的走完最后一段時光。故而,臨床應當引起高度重視,為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做好各項護理工作。
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護理模式也得到了不斷創新。舒適護理是一種比較現代化的護理模式,具有個性化、整體性、創造性等特點,旨在愉悅人體心理、生理、社會,或減輕患者負面心理,縮短不愉快程度。本文特此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實施了舒適護理,并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始終貫穿,滲透于每項護理行為中,結果研究組心理、生理以及社會舒適度顯著高于常規組,護理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充分說明了舒適護理的有效性、可行性。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