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油朝相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觀念的提高,營養豐富的各色小雜糧正走向人們的餐桌,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最愛。黃河灘區群眾耕種用黃河水灌溉,生產的農產品品質優良。依托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當地政府積極引導灘區群眾發展小雜糧種植,實施小雜糧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黃河雜糧做成大產業,帶動灘區群眾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經營發展新路子。
走進位于東明縣沙窩鎮朱劉口村的東明黃河雜糧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眼前被“現代+傳統”的自動化生產流水線所吸引,傳統石磨在電動助力的推動下,精細的雜糧粉紛紛灑灑從磨盤四周落進密封倉,工人們有條不紊操作著設備。公司負責人文勝堂介紹說,“石磨磨面采用低溫低速加工技術,營養物質不被破壞,保留了產品的原汁原味,口感清香,營養價值高。”
在“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發展模式帶動下,該公司通過土地托管、流轉土地等方式在灘區建立小雜糧種植基地330多公頃,先后與灘區的長興鄉、焦元鄉、沙窩鎮群眾簽訂雜糧種植協議1萬余份,并按高于市場同期價格進行收購,使農民得到了實惠,形成了“企業+基地+農戶”穩定的合作關系。
有了現代技術的支撐和統一的種植標準、倉儲標準、加工標準等,本地貨搖身變成了大品牌。如今,公司生產加工的小雜糧品種達到40多個,“奔牛”牌系列產品先后榮獲中國著名品牌、山東消費者誠信品牌和“三品”認證,成功打入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消費市場,雜糧種植加工已經成為灘區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產業。
在談到未來發展目標時,沙窩鎮政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黃河灘區萬畝生態雜糧規劃正在實施中,2019年沙窩鎮將打造3到5個“一村一品”雜糧項目,2020年把全鎮打造成小雜糧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