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成建國


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具有促進動物食欲、增強抗病力、促進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及經濟實惠等優點;同時,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大多無毒副作用,避免了西藥及一些合成藥引起的人畜癌變、突變、畸變等問題。隨著我國對中草藥研究的深入,中草藥添加劑已經在我國養豬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1.中草藥保健可促進后備母豬的發情。研究表明,地黃素可促進卵泡的生成和成熟,蝴蝶梅黃素能促進激素分泌,全面調控激素歸于正常,保證性成熟;炙黃芪對宮寒不孕有特效,淫羊霍能夠促進性欲,提高后備母豬生殖功能,可使子宮腔擴大、子宮內膜增厚;益母草對卵巢囊腫治療效果很好,對后備母豬的子宮炎癥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黃芪、甘草等能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祛腐排膿,又能刺激子宮黏膜引起子宮收縮,促進膿汁或惡露排出,使卵巢、子宮機能等生殖功能恢復到最佳水平;女貞子、杜仲、補骨脂、枸杞具有溫腎、助陽、補氣活血、益精、催情、促進卵泡上皮細胞發育之功效;黨參、黃芪、熟地、當歸、益母草、肉蓯蓉、白術、紅棗等具有健脾、補活血、通經之作用?;槲橛?,從而使腎臟功能協調、澤瀉可調精血充盈,加強機體新陳代謝,以提高飼料利用率,滿足機體營養需要,故能促進生長,增強健康,提高繁殖性能。
2.中草藥保健可提高后備母豬胚胎成活率。自古以來,中藥保胎均有記錄,《神農本草經》記載黑雌雞、阿膠等為安胎藥,《金匱要略》記載當歸散、膠艾湯等為安胎方。大量實驗證明,后備母豬用安胎營養劑可顯著提高產活仔率,如選用蒲公英、漏蘆、王不留行組成中藥配方添加在母豬日糧中后,仔豬斷奶窩重提高15.04%;采用淫羊藿、當歸、黃芪等不同中藥組成,產仔數提高近 10%;采用多年生草本藥川芎,能活血行氣,刺激孕激素受體,增強孕酮反應,促進胚泡著床、穩定胎兒。
3.中草藥保健可促進后備母豬乳腺發育。母豬配種后的70~100天是乳腺發育關鍵期,懷孕85天時乳汁開始形成;某些中藥的有效成分能促進乳腺的發育,例如大豆黃酮、芒柄花素、葛根提取物;采用中藥治療氣虛引起的少乳或無乳,可獲得良好效果,如黃芪、黨參、甘草、茯苓、當歸、王不留行、通草等粉碎拌料飼喂,效果顯著。
4.中草藥保健可加快后備母豬產后恢復、減少母豬淘汰率。獸醫臨床上,母豬產后衰竭導致的死亡率較高。有人采用“十全大補湯”加味(黨參、黃芪、白術、甘草、川芎、當歸、白芍、茯苓、熟地、肉桂),結合西藥針對各種類型的母豬產后衰竭病例治療,除去因病程較長較重者無效死亡外,其余均痊愈。
5.中草藥保健可提高后備母豬的抗病力。如黃芪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連翹有抗菌抗病毒、解熱鎮痛、強心利尿等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大青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乙型腦炎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
6.中草藥保健可提高后備母豬的抗應激作用能力。如通過黃芪等安神類藥物來調整中驅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甘草等各種寒、涼藥可以不同程度地使豬只的心率減慢,尿中腎上腺素排出量減少,使參與合成兒茶酚胺的多巴胺β-羥化酶活性降低,并可使尿內分泌17-羥皮質類固醇排出量減少,從而使交感腎上腺神經的興奮性降低。
7.常用后備母豬中草藥保健方劑。
(1)后備母豬初配前保健方劑。
用來促進發育、提高受精率和產仔數的中草藥保健,以防胚胎死亡。保健方法:在配種前15天將當歸黃芪湯(即當歸、熟地、白術、天冬、女貞子各30克,韮菜50克,黃芪60克,松針100克)煎湯或加工成粉混于飼料內服,每日喂兩次,兩天一劑,連服三劑。產前3天用加減白龍散(白頭翁60克,龍膽草、槐花、秦皮、當歸、山楂、神曲各30克,胡黃連20克)煎湯或加工成粉混于飼料內服,每日服兩次,以預防新生仔豬腹瀉。
(2)后備母豬妊娠保健方劑。保健目的為安胎、防流產,提高母豬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和仔豬血漿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受孕初期、中期給母豬內服安胎散(當歸、熟地、白術各30克,陳艾50克)煎湯或加工成粉混于飼料內服,每日喂兩次,連用兩天,每半月用一劑。臨產前10~15天,用加減泰山磐石飲(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白術、黨參、續斷各30克,黃芪、杜仲各45克,砂仁、甘草、生姜各20克)煎湯或加工成粉混于飼料內服,每日服兩次,兩天一劑,連用二劑。
(3)后備母豬產后保健方劑。后備母豬產后當天,用當歸30克、益母草100克,加水4000毫升煎湯,分三次給母豬飲服,每次加紅糖250克、醪糟100克,以促使惡露排出,防止發生子宮內膜炎。母豬分娩后48小時內,用黨參、當歸、白芍、木通、天花粉各30克,黃芪、黑芝麻各60克,通草10克,加水4000毫升煎湯,分四次給母豬飲服,每次加紅糖250克、醪糟100克,以保障排乳通暢。若母豬無乳或不讓仔豬吃乳,可加王不留行20克、穿山甲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