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成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魯迅先生《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的經典之句。劉和珍是魯迅的學生,在1926年“三一八”慘案中被執政府槍殺。這場慘案共有47人遇難,其中就有燕京大學女學生魏士毅。
身體柔弱 意志堅強
魏士毅,天津人,1904年生于一個普通商人家庭。自幼多病,但天資敏慧,賦性溫厚,深得父母憐愛。1914年秋肄業于天津普育小學。因病輟學兩年后,轉入天津官立第十小學四年級繼續學習。1918年秋,又因體弱休學一年,邊養病邊自修學業。1919年秋投考天津嚴氏中學,以優等成績錄取。1923年中學畢業后考入燕京大學女校預科,翌年升入該校理科數學系。
魏士毅學習非??炭?,有時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但是因自幼體弱,學習太用功導致身體吃不消,胃病常常發作。她深以體弱為恥,自強不息,堅持運動,一年后竟成了女校有名的排球健將。
魏士毅的父親常年疾病纏身,母親也年近半百,家中尚有弟妹,生活拮據。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魏士毅在周末常到北京各戲園兼任招待員,以求自給自足。
魏士毅性情恬靜,待人真誠,做事干練,極具組織能力和號召力,因而當選為校天津同鄉會會長。她既有刻苦學習的毅力,又有強烈的愛國思想,關注國家前途命運,做事果斷勇敢,經常參加各種集會、游行、演講、散傳單等活動。為表示革命的堅決性與徹底性,她不但讓家里的男性剪去長辮,自己也剪掉了一頭秀發。
為國請愿 慘遭槍殺
1926年3月12日,國民軍與奉系軍閥作戰期間,日本軍艦掩護奉軍軍艦駛進天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守軍死傷十余名。馮玉祥的國民軍堅決予以還擊,將日艦逐出大沽口。16日,日本竟聯合英美等八國領事向段祺瑞執政府發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國防設施的無理要求。列強的蠻橫無理,引起民眾公憤,李大釗等領導的中共北方區委決定,18日上午10時組織北京各學校和群眾團體在天安門前舉行國民大會。
燕京大學男校自治會于上午8時1刻接到北京學生總會一封公函,請該校加入天安門集會。自治會于9時在禮堂召開全體同學大會商議此事。大家一致同意參加,并選舉崔毓林為總指揮。消息傳到女校后,學生會會長黃喬云也在女校召集大會,一致通過參加。9時半,燕京大學男校約300人、女校五六十人從學校出發至天安門前小匯合。
當時社會各界人士集會已達5000余人,國民大會主席代表站在高高的臺上演說大會宗旨,臺下掌聲四起,歡聲雷動。閉會后,各界代表復至海軍部東轅門外的國務院請愿,沿途高呼口號,游行隊伍浩浩蕩蕩。魏士毅高舉校旗走在最前列,行至東單牌樓時,曾由同學齊植燊為其攝影,沒料到一小時后,這張留影竟成了她生前最后一張
照片!
至國務院后,燕大學生集體站在圍墻內東北角,距小馬號(停車處)很近,距院府大門更近。沒想到,執政府衛隊長竟下令向請愿人群開槍!據《燕大周刊》記載:“開槍聲初發時,魏女士與羅君學濂徐瓊英女士等避于小馬號內,不久遂失去,想系冒險向東轅門逃走。又聞,本校王君致謙曾盡力向外拉魏女士,不幸未拉出。又聞魏女士中彈倒地以后,尚能微動,女校同學李佩光女士適見其慘狀,魏女士乃向李女士搖頭,大約表示將死之意。魏女士之一腿被他尸壓住,李女士乃使力外拉,時忽一衛兵前來,欲刺李女士,女士乃急逃去。大約此時衛兵見魏女士奄奄一息,繼之一刺刀,嗚呼,魏女士死亦慘矣!此種殘暴之生畜,與其主使者,雖課之以極刑,猶不足以逭其罪也!又聞衛兵專向穿洋服之男子及剪發之女生刺擊,因洋服、短發皆為共產黨之標志,魏女士已剪發,故被擊死?!?/p>
是日晚7時許,魏士毅的尸身由燕京大學女校校務長費賓閨臣領回,當時在校同學全體哭迎,哀聲震動天地。經檢驗,魏士毅身中兩彈,其中一粒致命子彈自左乳入,由右脊穿出,一處刀傷直穿前胸,目睜口張,死狀極慘。靈柩暫時停放于女校禮堂,后由費校務長、崔太太、蘇女士等為死者清洗創痕,重新換棺裝殮,血水竟有三桶。是晚,女校教職員等輪值守靈。
學校追悼 立碑紀念
對于魏士毅的壯烈殉國,燕大職教員和同學既哀其不幸慘遇,復壯其犧牲之精神。燕京大學《燕大年刊》出版了40頁的“追悼魏士毅女士???,《良友》《北洋畫報》《圖畫時報》也圖文報道了魏士毅犧牲始末,發表社會各界的追思文章。
燕京大學于19日在女校禮堂召開追悼大會。下午4時半,女校院長劉廷芳主禮宣布大會開始,女校同學代表張光祿宣讀誄詞:“魏君士毅,熱心國事,奮然前驅,夙本羸弱,發生不虞,竟以身殉,芳魂渺寂,同學悲痛,群相悼惜?!弊诮虒W院代表姜汝培致禱文,逝者同班同學集體吟唱挽歌,徐瓊英講述逝者生平,男校同學代表董紹明致唁詞。燕大天津同鄉會代表姜允長宣讀的祭文對逝者給予了充分肯定:“就學燕大女校預科,品性純良,成績優異,在校三載,凡學校事業,社會服務,無不賴以扶持,同鄉等深知女士毅力才能超眾,故公舉女士充天津同鄉會會長,經營計劃,措置裕如。”燕大校長司徒雷登做最后演講。
追悼會后,該校同學表示,魏士毅的死感天動地!她的未竟之志“內除國賊、外抗強權”,即為今后吾輩后死同學之職責。
1926年秋,燕京大學男女兩校遷入未明湖畔。1927年3月,為紀念犧牲的魏士毅,燕京大學及附中同學,在新校區化學樓后的草坪上建立紀念碑。碑身一丈余高,上書“魏士毅女士紀念碑”,其下石座上碑銘:“國有巨蠹政不綱,城狐社鼠爭跳梁,公門喋血殲我良,犧牲小己終取償,北斗無酒南箕揚,民心向背關興亡,愿后死者長毋忘。”石碑四周植松柏矮墻圍繞。
1929年6月,天津中山公園專員王固磐呈文天津特別市政府,請求在中山公園建立魏士毅紀念碑。同月29日政府批文稱:“呈悉。查魏士毅因三一八殉難立碑紀念,系奉國府明令。該家屬呈請在中山公園建立,尚屬可行,應準予辦理可也。此批?!蓖?月,紀念碑正式落成。(編輯 黃艷)
作者:天津市檔案館編輯研究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