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蘇
2019年春節期間,央視新聞《新春走基層》記錄了火車司機郝康和乘務員雷杰的愛情故事,并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引起熱烈反響。從師徒到情侶,他們因鐵路而結緣,因懂得而更加珍惜。他們用每一次珍貴的站臺相聚守護著愛情的堅韌,訴說著對彼此更深的理解,被網友們稱為相約零點37分的“鐵路情侶”。
2019年2月4日,除夕,一年一度闔家團聚的日子。零點剛過,凜冽的寒風在陜北的冬夜呼嘯著,裹著厚棉衣的郝康提著保溫飯盒步履匆匆地走進榆林火車站候車大廳。飯盒里,裝著他親手熬制的小米粥。
郝康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延安機務段一名電力機車司機,在榆林至包頭區段跑貨運。他懷里抱著的小米粥,是要送給他的女朋友雷杰的。雷杰是專跑往返于西安和烏海西之間的K1686次客運列車的乘務員。同樣來自陜西綏德的兩個人,4年前從師徒發展成為情侶,4年間,特別的工作性質讓他們格外珍惜每一次相見的機會。
前一天晚上9點多,郝康剛跑完一趟車回到榆林站,得知沒有加派的出車任務,他高興極了。按照列車時刻表,雷杰值乘的列車會在零點37分駛入榆林站,在站臺上停留8分鐘。雖然這樣的停靠每周會有4次,但由于郝康的休息時間不定,兩人往往幾個月才能成功在站臺相聚一次。
“能在除夕相遇,真是運氣爆棚了。”郝康自言自語道。交接好工作后,他馬不停蹄地前往十幾公里外的表姐家,為有胃病的雷杰熬制小米粥。準備妥當后,郝康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紅盒子,打開的那一瞬間,臉上已鋪滿了笑容。
盒子里,是郝康買了已有半年的求婚戒指。不知道什么時候有機會碰面,所以他一直把這枚戒指放在身上。他決定,利用除夕這個特別的日子向雷杰求婚,向她說出那句排練已久的“嫁給我吧”。
滿懷期待地來到候車廳,郝康才知道,由于部分路段積雪,K1686次列車晚點10分鐘。他一邊焦急地等候列車,一邊將手中的飯盒緊緊抱在懷里,生怕里面的小米粥涼了。
零點47分,列車終于緩緩駛入車站。子夜時分,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時段,可郝康卻激動得全身熱融融的。他快速跑到雷杰平時負責的9號車廂,卻沒有找到人。一問才知,由于硬座旅客較多,上車后雷杰被調到了別的車廂。乘務員在值乘期間不允許帶手機,雷杰沒來得及通知男友。郝康一連問了幾個人,都不知雷杰在哪節車廂。
列車晚點10分鐘,原本停靠8分鐘的時間也變成了5分鐘。上下完旅客,即將開車的鈴聲急促地響起。郝康一下蒙了,覺得這次的見面機會可能要泡湯了。這時,一個乘務員大聲提醒郝康:“雷杰在1號車廂。”郝康迅速向1號車廂方向奔跑。
郝康飛快地跑過一節又一節車廂,終于在距離關車門還剩1分52秒的時候,出現在雷杰身邊。看著呼吸急促的男友,雷杰欣喜又心疼。可是,列車馬上要開了,來不及寒暄,郝康說:“我不下了,我把你送到神木西吧。”雷杰卻狠心地催促郝康:“下吧,一會兒到神木西沒有車了。”“我不下了,不下了。”郝康的聲音有些哽咽,淚水也開始盈上雷杰的眼眶。
汽笛聲已經響起,雷杰輕輕推著男友:“下吧。”拗不過雷杰,郝康趕忙從大衣口袋抽出一支用報紙包好的玫瑰花,與早就準備好的戒指和保溫飯盒,一起塞到雷杰手里,卻沒來得及說出那句準備了很久的“嫁給我吧”,沒來得及親手為她戴上戒指。
車門關閉的最后一刻,雷杰把自己買的護手霜遞給了郝康。列車緩緩駛離站臺,郝康用力擠出微笑朝雷杰揮手,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隔著玻璃窗,雷杰朝著郝康在胸口比了一個心形的手勢。
窗外歸復一片黑暗,雷杰在車廂里看著男友塞給自己的東西,低頭抹去淚水,臉上卻有著幸福的笑容。她打開那紅色的小盒子,默默地給自己戴上了那枚戒指。
列車那么長,相聚這么短。回宿舍的路上,郝康哼起了陜北民謠《信天游》:“咱們見個面面容易,哎呀拉話話難……”字字句句間,唱不盡對戀人的思念。
2004年夏天,學火車駕駛專業的郝康被分配到西安客運段包揚車隊進行畢業實習。比郝康大2歲,已經在西安客運段當了兩年乘務員的雷杰成為了郝康的師傅。同批去實習的十幾人中,其他人的師傅都是男的,就像哥們兒一樣相處,下班后師傅還會帶著徒弟一起喝酒,只有自己的師傅是個女的,郝康心里很不服氣。
頭幾天,郝康總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雷杰意識到了這個徒弟的情緒,但她沒有點破,而是在工作上更用心地帶教他。
1個星期后,郝康打消了最初“不服氣”的念頭,他發現,雖然雷杰長得小巧可人,說話也是輕聲細語,可是對工作極為負責,在業務能力上絲毫不輸給其他男師傅,他開始對雷杰刮目相看,有什么問題都主動地向師傅請教。
因為兩人都來自綏德,在異鄉遇見老鄉的親切感,更進一步拉近了他們之間的關系。生活上,雷杰更是貼心地照顧這個“小老鄉”徒弟。
2014年中秋節,郝康因為有出勤任務不能回家。下了班,宿舍的同事都收拾行李回家了,只剩下他一個人待在冷清的宿舍。這時,電話鈴聲響起,郝康拿起手機一看,是師傅雷杰打來的:“小徒弟,來我宿舍吧,咱們一起過中秋。”
雷杰總是喜歡叫郝康“小徒弟”,以此強調自己的輩分比郝康大。對此,郝康很無奈,總說她“倚老賣老”。當郝康推開雷杰的宿舍門,美味佳肴的香味撲面而來,細心的雷杰還專門給郝康做了綏德的特色小吃炸油糕和洋芋擦擦。
看著那充滿鄉情的菜肴,一股暖流涌上郝康的心頭。兩人面對面坐著,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各自講起了童年的經歷。相似的經歷和共同的回憶,讓兩人的話題多了起來,關系也愈加親密。
真正讓郝康動心的,是一件寒冬里的大衣。作為實習生的郝康對環境不了解,一次,列車從西安發往包頭,郝康穿著薄外套和毛衣就上車了。當列車到達包頭站時,氣溫低達零下27℃。引導旅客上下車的郝康站在站臺上冷得直哆嗦,不停打著噴嚏,雷杰看見后,二話不說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脫下來給了郝康。
郝康推辭不要,雷杰卻騙他說:“快穿上,姐一會兒不立崗。”郝康相信了她的話,接過大衣套在了身上。可是,1個多小時后,列車再次停靠時,郝康卻遠遠看見了雷杰立崗時凍得瑟瑟發抖的身影。那一刻,郝康的內心波瀾涌動,他知道,自己被這個女孩吸引了。
從那以后,郝康不再叫雷杰師傅,而是直接叫名字。其實,郝康的表現和神情,雷杰是猜到了幾分的,只是她一直顧慮自己比郝康大,便保持著沉默。
郝康并不介意雷杰比自己大,反而在慢慢相處中發現,雷杰才是那個需要人保護和照顧的小女孩。在生活上,郝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心、照顧著雷杰,讓雷杰慢慢放下了顧慮。
2015年8月,郝康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延安機務段開火車。就這樣,兩個人從前朝夕相處,變成了“手機交心”,只要一有時間,兩人就會通過電波互訴衷腸。2015年底,郝康大膽對雷杰表白,兩人正式確定了戀愛關系。
2016年1月,郝康主動申請調至條件更加艱苦的榆林運用車間,擔當榆林至包頭區間的列車牽引任務,這也意味著兩人見面的機會更少了。幸好,兩列車都會停靠榆林站,只要碰巧,兩人就能見上一面。
雷杰值乘的K1686次列車一個星期會在榆林站停靠4次,郝康早就把這趟車的運行時刻表爛熟于心。兩人約定,如果遇到雷杰出乘,郝康休班有時間,他就在榆林站等她。
雷杰有胃痛的毛病,是長期吃飯不規律引起的,郝康很心疼。只要算出能夠碰面的那天,他就會跑到表姐家去給雷杰煮小米粥,用保溫壺裝好送給雷杰,來不及煮小米粥的時候,他也會去食堂買兩袋酸奶給雷杰喝。
可是,由于郝康的休息時間不定,有時算好了見面時間,卻不得不因為臨時接到加開任務而取消,往往幾個月兩人才能成功在站臺相聚一次。
2017年9月的一天,雷杰出發前收到郝康的信息:“晚上我來看你。”鐵路運行中,規定乘務員的手機都要統一上交,雷杰看完信息手機便交出去了,但這并不能消散她內心的激動和期許。因為兩人已經有兩個多月沒有見面了。可是,列車停靠榆林站后,雷杰在站臺上左顧右盼,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直到開車也沒有等來郝康的身影。
汽笛聲響起,車門緩緩關上,盡管這樣的情況已發生過不止一次,雷杰還是忍不住失落。車輛到達終點后,雷杰拿回手機,打開一看,是郝康發來的信息:“對不起,臨時接到出車任務,不能去看你了。”
雷杰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她給郝康發去信息:“你注意安全,希望下次能早點見面。”
“一個跑貨運,一個跑客運,能不能見上,多久能見上,都是靠運氣。”雷杰的話語中,透著幾絲無奈。多少個站臺8分鐘,兩個人相約又失約,他們稱這樣的約會為“碰會”:碰好時間,約個會吧。
如果碰上兩人同時值乘,他們會在路上相遇,然后擦肩而過。雷杰值乘的列車停靠在站臺上,郝康駕駛的貨運車過站不停,兩人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可是郝康依然興奮不已,因為,他有向雷杰表白的暗號。
每次擦肩而過,郝康總會鳴笛兩聲。長長的汽笛聲劃破天際,是他在向雷杰說“愛你”,這是屬于他們兩個人的浪漫和秘密。郝康還會試圖透過那小小的車窗,看到另一輛列車上雷杰的身影。運氣好的時候,他真的能夠看見,有時是忙碌的身影,有時是模糊的臉,有時是背影。
“最長只有3秒,甚至更短。”這是郝康計算他的列車駛過時能夠看見雷杰的時長,很短,卻很珍貴。
聚少離多的日子,讓這對戀人都冒出過轉行的念頭。“換個職業的話,也許我們就不需要談異地戀了。”他們幾次這樣推心置腹地交談,可是談到最后,都以互相鼓勵繼續堅持結束。雷杰深知郝康對這份工作的喜愛,郝康總說,自己開的火車,一節車廂就能裝下幾噸煤,感覺就像個“煤老板”,這讓他特別有成就感。郝康也能感受到雷杰對這份工作的喜愛和珍惜,看著她微笑著服務每一個旅客,他能感受到她的滿足。
相約零點37分,長長的鐵軌為他們牽起紅線。從師徒到情侶,他在鐵路上,她也在鐵路上,一年又一年的堅持,相約與失約都在訴說著道不盡的鐵路情緣。正是這份對彼此的懂得,讓他們的愛變得更加有意義。
因為愛情,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郝康與雷杰的故事,正是千千萬萬個堅守崗位、堅信愛情的溫暖故事的縮影。平凡的他們用不平凡的故事和情感,向我們詮釋著舍與得、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