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
近年來,網絡安全問題呈現高發態勢,特別是網絡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安全問題值得高度重視。高職院校網絡安全教育要與網絡思政教育有機結合,提高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本文分析了高職學生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職院校網絡安全教育的對策。
進入信息社會,互聯網成為最重要的信息傳播與交流平臺。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發布,2018年度中國網民數量已達8.29億人,其中,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網民占比分別為37.7和25.1%,大專、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網民占比分別為10.0%和10.6%。由此可見,目前,中國網民中青少年學生占比非常高。互聯網代表人類文明進步,電子商務、網絡文學、網絡社交、搜索引擎、博客、播客、論壇、郵件、文化交流互動等諸多方面提供了便利,人們獲取海量信息,遨游知識海洋,不出戶知曉天下事,點擊鼠標即可購物,與世界各地朋友聚會。但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就利人,用不好就傷人。首先是學生健康和學業的影響與傷害。其次各種網絡犯罪呈上升趨勢,對國家、社會和個人造成嚴重危害。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受到國家和社會的普遍重視。網絡安全教育涉及到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網絡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規教育、網絡安全相關知識和技能教育等方面的內容,關鍵是把好學生的思想認識關。網絡安全教育要強化網絡思政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使學生能夠自覺抵御網絡負面影響和侵害。
1.1 網絡上癮,影響學業,敗壞學風
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調查,全國青少年網癮比例達到13.2%,中斷學業的學生80%是上網成癮。高職院校學生高考成績相對較差,很大一部分學生在高中時就受到網癮的影響。進入高職院校后,不少學生還是迷戀網絡,在教室上課玩手機、在宿舍通宵上網玩游戲的現象非常普遍,做作業、寫論文從網上下載復制現成資料的情況屢見不鮮。
1.2 信息污染,低俗文化,不健康生活方式
網絡信息魚龍混雜,既信息寶庫,也是信息垃圾場。高職學生長期留戀網絡,很容易受網絡黑色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以及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影響,轉向盲目追求享樂、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別是一些不健康的網絡游戲對青年學生的危害極大。
1.3 人際淡化,道德失范,容易引發犯罪
大學生長期處在網絡虛擬空間,很大程度上失去與他人、社會接觸的機會,容易加劇自我封閉,淡化了人際交往的需求與責任心。有的大學生在虛擬環境下從事種種不正當活動,如語言粗俗、虛偽欺騙、傳播下流頹廢內容等。特別是上網成癮的學生人格容易發生明顯變化,為上網不擇手段,欺騙父母,甚至偷盜、搶劫。
1.4 輕信他人,貪圖小利,容易受騙上當
學生缺乏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容易受騙上當。輕信他人,一些學生陷入網戀,上當受騙。不加防備,泄露個人和其他重要信息,危害自身、他人、學校、家庭甚至國家。貪圖小利,陷入網貸詐騙和網貸等全套,有的學生甚至因網貸而自殺。
2.1 網絡安全意識不強
高職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對網絡安全缺乏深刻認識,沒有趨利避害的思想準備。目前,許多學生癡迷網絡,對網絡信息充滿好奇心,尋求欲望滿足,但對網站及其信息的好壞缺乏理性判斷,反而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網站和信息吸引,卻不知已經上當受害。
2.2 思想政治覺悟不高
網絡與青少年教育成長密切相關。特別是網絡對大學生意識形態影響巨大。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總是通過網絡宣揚西方價值觀念,攻擊黨和國家,危害社會,毒害中國青少年。一些學生思想政治覺悟不高,對敵對勢力的宣傳和滲透缺乏警惕性,特別對西方民主自由觀念和享樂主義思想缺乏鑒別能力,容易盲從認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隨之發生變化。
2.3 上網目的和動機不純
網絡影響著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上網的目的和動機決定人們獲得什么信息,產生什么影響和作用。如果抱著學習和研究的目的去上網獲取有益信息,網絡會使人受益無窮。如果只是抱著休閑娛樂或者其他不良目的和動機去上網,網絡會使人受害無窮。一部分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上網大多數是為了消遣和娛樂,有的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等,不知不覺成為網絡的受害者。特別是對色情、恐怖暴力視頻和游戲等類似毒品的有害信息缺乏抵抗力和免疫力,在感官刺激下失去理想斗志,失去學習的精神動力。
3.1 強化網絡安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高校安全教育有重人身財產安全輕思想政治安全的局限性。安全問題是表象,思想問題是實質,許多安全問題的發生歸結到底是思想品德問題,網絡安全問題尤其如此。高職院校網絡安全教育首先要從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入手,把安全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上網成癮傷害學生身心健康、危害家庭和社會,要挖掘思想根源,家庭和學校都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嚴加管教,特別是防患未然。
3.2 加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
網絡安全教育首先是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一是網絡安全意識教育。要從網絡信息層面和網絡技術層面進行安全風險教育,通過理論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傳授,特別是通過典型案例分析,使學生提高認識,理性上網,并具有較強的分析和鑒別能力。同時,學校要注意網絡安全教育宣傳,加強網絡安全風險提示,向銀行取款機一樣,客戶使用就有防詐騙風險等提示。二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網絡安全教育要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國家總體安全觀,把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意識形態安全、信息安全等各方面納入網絡安全教育的內容,是學生思想政治品德得到提升,把維護黨、國家、人民的利益和安全與自身利益和安全結合起來。
3.3 加強網絡學習教育
網絡安全一個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問題是不能爭取利用網絡,使網絡變成負能量。不少人特別是青少年把網絡當做休閑娛樂的工具,沉迷網絡,玩物喪志。一是端正學習態度。態度決定一切,端正學習目的和動機是大學生成才的關鍵。要積極引導大學生正視網絡的作用,除了娛樂社交以外,通過網絡可以開拓視野,獲取全球教育和信息資源,合理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追尋興趣并嘗試新的知識和領域,增長才干。二是培養自律意識。要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激發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提倡“慎獨”精神,采取啟發、疏導的方式引導大學生構建正確的網絡使用理念,自覺抵制不健康網絡信息和不良娛樂的誘惑,加快網絡自律行為的養成。
3.4 加強校園網絡管控
通過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努力形成領導重視、專兼結合、師生廣泛參與、共同抵御網上有害信息的安全管理機制。要利用校園網加強對大學生網上行為的管理,建立網絡信息管理和監控機制,安裝信息過濾系統等,預防不良資訊進入校園網;網絡管理人員要及時清除不利于大學生成長的信息和不良網頁;同時還要加強校園BBS、論壇、電子公告欄、聊天室、FTP信息服務等或其他互動性欄目的管理,及時發現違規現象,并對違反網絡道德的學生及時予以懲戒和教育,防止違規行為蔓延。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資助項目、湖南省教育廳2019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安全保衛專項課題《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高職院校大安全教育研究》(編號:19G10)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