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紅
在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教育這一活動也在不斷進行改革創新,鑒于以往的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使得教育的構架也存在一些缺點。通過分析實踐,發現探究式教育較為適合當前的之職高數學教學工作,它是以學生作為學的主體、老師作為教的主體來進行的教學方法,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的主體,就是提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有助于提高數學成績,本文根據探究式教學方法在職業高中數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研究。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教育對普及度也有了提高,在教育中,職高學習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在教育及對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數學的復雜繁瑣性對于職高學生來說,很難對數學產生興趣,數學這一科目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有較大難度,要想將數學中的知識點全部參透,需要一定的耐心。所以,教師要研究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推進探究式教學在職業高中教學中的應用。
1.1 高職探究式教學的內容
探究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其宗旨是培養創造性人才。它的針對性非常強,以復雜的數學問題為探究點,讓數學結合生活,以教師作為教的主體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實際化分解,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比賽制解決問題,對于老師及書本上提出的問題,可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問題的創設,是探究式教學的初始,也是整個探究式教學能否達成課程目標的重點。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是在實踐中形成的,所以,探究式教學方法通過問題的構建來設疑,既能起到吸引學生興趣的效果,還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性,許多學生課上注意力不集中,就在于他的認知里不知道上課要學些什么,設疑可以調動起學生對數學開發的興趣,激起探究學習的激情。數學設疑要結合所學知識點和聯系生活進行,數學問題都出自生活,數學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有的問題來自科學探討,不管是生活還是數學,不僅能夠創設問題,還能夠依靠生活和科學來實現數學問題的答疑,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的主體,但是不能就現成的知識理論套入問題解答,要根據實際問題,開發思維,尋找答案,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思考性和求知欲望、解答欲望,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問題的探究之中。另一方面探究式教育注重學生們的自我意識,學生可將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分享給大家共同探討,教師也可參與其中,作為引導者,并同學生一起解決所存在的疑惑。將復雜一些的問題,拆開來分解作答,從多角度出發,找尋答案,實現探究式教學的應用。
1.2 高職探究式教學的特點
探究式教學有疑問性、主學性、交流性、全面性等特點,疑問性在于所有的探究式教學活動都是在有問題存在時開展的,并以學生的思想結構為主線發展進行探究,然而探究式教學只是輔助推進孩子們學習興趣的工具,為提高孩子們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才是根本目標。主學性是要正確認識“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重視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動性,學生老師各司其職,強調學生學的主體地位。而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的正確思路,幫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式教學能夠使學生對學習保持新鮮感和好奇心,慢慢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交流性在于探究式教學不是個體能夠獨立完成的,要通過三方合作,才能夠完成。首先是提出問題的主體學生,再是作為引導者的老師,最后是參與其中的學生,三者進行研究探討,將有用信息互換交流,整合信息進而解決問題。同學之間的相互溝通,有助于思維、學習方法的交流互動;汲取對方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類似這種的溝通在于學生進步上有很大幫助。全面性是探究式學習的最大特點,面向方向比較有開闊性,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提出問題,請大家共同找出解答辦法,對于思維開闊和深度挖掘十分有利,各個同學都可以用自己認為最為快捷有效的階梯方式,跟同學們分享出來,在分享中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不管結果是否正確,過程中同學們是一定發動了自己思維的,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1.3 探究式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職高學校,許多數學成績不好的同學,都是學習主動性差,學習興趣低下,與教師教學方法也有關系,傳統課堂的數學教學方法,對職高學生來說枯燥乏味,也有學生花了大量時間在數學課程上,但是效果不甚明顯,探究式教學的特點也是要學生成為學的主體,老師作為輔助,新型的教學辦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職高學生知識面相較于與同齡的高中生來說比較狹窄,很少有能自主積極探究問題答案的學生,這就學要改進教學辦法,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探究式教學在學生帶著問題中進行課程研究,將同學們分成實力相當的小組,能力較好的同學與基礎較差的同學互相幫助共同探討,大家一起開動腦筋,汲取各方面的知識和思維方法,與數學中的問題結合起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甚至還能舉一反三。提高學習效率。在小組探討中每一個人都要求發言,發揮自己的最大才能,為小組做出貢獻,小組激勵質也是探究式教學的一部分。
2.1 探究教學的優點
數學學習的過程是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由于不同的人看到的事物面不同,因而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標準的理解,而探討是融合各項知識為一體的過程,數學是出現問題的基點,是鍛煉思維優化思維品質的極好的方法。通過探究學習給學生帶來原有認知對新認知的遞進,使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理解都有進一步提升,對問題達到較深刻的理解,形成一個更加豐富的整體認知結構。探究學習包括學生對學習內容所涉及到的知識結構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對相似問題能夠舉一反三,對自己以往的知識結構理解進行反思,鞏固,對解題規律解題思維進行反思;對于一個問題的結論也不只是單一的解答辦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會在進行相互探討交流,對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學來說,也起到了強制性的提醒作用,探究式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發表的意見,有利于深化和認識知識結構,完善自我解題思維,加強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興趣,對知識點進行深層建構,并探究新的發現。
2.2 設置問題,開發思考能力
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是最能加強學生思考能力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數學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程度上的幫助,探究式教學方法運用到數學中,是從問題的發現作為開始,教師作為引導者,指導學生對問題思考的思維走向,從而加強學生思考能力,通過合作交流,逐漸找到答案。且探究式教學的解題辦法通常來源于生活,從身邊事作為線索,逐漸培養解題思維,直至找到答案。或者答案出自其他實踐中,還有出自教學固定知識點中,總而言之,學生通過多方面考慮,找到問題答案,以促進本身發展進步。要進行探究式教學需要一定的環境,一、學生能夠適應探究式教學的進度,并將教學走向與知識點相融合。二、問題的出發點難易程度要把握適中,既要引起學生的探究性趣,又要有層層設問的考點,使學生有自主揭開問題的想法,并找出答案。三、探究式教學要求針對不同的學生人群,設置不同難易的問題。
2.3 合作交流,整合數學資源
探究式教學的學習重點側重于合作交流的條件,它以學生作為學的主體開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的輔助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引導,將教師的思維體現出來,學生作為主學個體進行學習與思考。尤其在探究式教學方法中,學生要從問題發現開始到對問題進行思考,同學之間互相的交流、知識點的總結歸納、以及如何將問題套入應有的知識結構中去解決問題。以排列法教學為例,探討4種不同的排列辦法:有美術書2本,數學和語文書各一本,這非常簡單的一道題,這時候就由教師對問題進行加深難度,問:加入美術書不能夠在排列的第一和第四,那么有幾種排列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能力,進行分組合作討論。各組之間可以用不同辦法進行演示,教師在旁進行引導,但不能提示,讓學生自己發動思維來思考,當學生將排列方法列出來后,再將各小組融為一組展開討論。將各自在演示制圖中得到的方法和啟示進行交流,整合獲取的相關信息,教師此時可在旁加入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還可以繼續推化問題,問:如果美術書不在左端,數學書不在右端,又會有幾種排列的方法。隨著難度的增加,學生在討論中也會漸漸出現不足之處,考慮面不夠周全,此時教師可在旁進行稍作提示,引導學生思維的進一步深入思考,從而促進學生產生多種解題辦法,得到解答滿足,提高學習興趣。
2.4 將探究式教學與知識結構結合
在任何一次探究學習后,教師都要對當次探究出現的知識結構進行整合分析,為探究式教學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將探究式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分為難易兩方面進行整合,針對學生的能力,融合問題知識點結構,對與相對簡單的問題來說,在學生進行探討分析時,教師不用參與進來,在旁對學生討論的問題及給出的解題辦法進行記錄即可,難度相對較大的,教師可在旁做靈活引導,讓學生自己表見解、思路和解題過程的機會,因勢利導,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并讓學生自行記錄出現的知識結構,有助于加強記憶。
根據以上闡述,當前職高數學課程適合使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方法要求教師教學思維活泛,對相關知識點掌握牢固,對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上也有新一層的要求,有助于教師提高自我能力。在這對學生來說,多進行學習上的交流探討,有助于開發思維,提升思考能力,對學習有一個新的看法,新的授課辦法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帶著問題學習,對學生課上的注意力集中也是很好的鍛煉,在學習中,懂得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通過三者之間的交流探討,提高學習興趣,完成課程目標。
(作者單位:山西省呂梁市交口縣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