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婧
隨著我國就業市場形勢的不斷變化,管理類專業學生僅憑專業知識是不能獲取用人單位的信任也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具備實踐經驗的應用型社會管理人才才能滿足當前就業市場的需求,因此,“校企合作模式、實訓基地建設”已經成為當前高校管理大類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當前進行管理類實訓教學模式改革已經引起了高校的廣泛關注,校內的實訓基地平臺也應運而生,但是當前我國高校管理類的實訓教學模式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結合高校管理類專業進行實訓教學模式改革的目標進行探索,試圖尋找滿足管理類專業實訓教學模式改革的發展策略。
高校管理類專業革新實訓教學模式是符合新時期下我國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有有著十分巨大的幫助,高校管理類教學以學生發展就業為中心,注重提升管理類學生的職業意識和勞動觀念,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和社會應用型技能,使得高校的本科教育成為學生由白丁向著社會實踐過渡的一個載體。高校管理類專業進行實訓教學模式改革即滿足了高校的教育目標,也為就業市場培養了所需要的全能型素質人才,是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經之路。
當前我國針對綜合管理類方向的觀察評測實訓以及職業行為模擬尚處于空白階段,高校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實訓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效果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1 企業實訓基地建立困難
高校管理類專業實現實訓教學模式改革就必須重視“校企”結合的作用,這同時也是高校進行實訓教學的首要選擇,但是當前我國管理類專業的企業實訓基地建設一直存在著一定的建設困難。究其原因在于多數企業并不愿意承擔此類沒有眼前效益的社會責任,還要承擔商業機密泄露、日常運營受阻、經營效益降低的風險。另一方面,高校與企業間進行實訓培養的指導師資合作不夠明確且建立成本過高,使得實訓教學內容趨于形式化、表面化,大部分管理類學生并不能夠汲取到專業的管理工作指導,實訓教學的實習管理也一直處于分散狀態。
1.2 高校管理類實訓模擬教學存在局限性
高校管理類的實訓模擬教學主要有專業類的單項實訓以及綜合性實訓,而進行實訓教學的教學手段有軟件平臺實訓以及沙盤實物推演兩大類。實訓軟件平臺對學生的培訓主要集中在戰略規劃、研發、營銷、融資采購、財務核算、生產、以及管理等決策流程的鍛煉,這種將企業運營進行抽象處理的實訓平臺存在的核心問題就是所有的模擬訓練都過于強調財務為核心的理念,這只能鍛煉學生的決策能力,而忽視了管理類專業最為重要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過程的思考,缺乏了人與人之間的實際溝通,并不能夠完全實現管理類專業綜合性人才的培養目標。
1.3 管理類專業課堂實訓教學問題
管理類專業在課堂上進行實訓教學主要是角色扮演或者案例討論,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鍛煉學生在職場上合理運用所學專業知識,但受到課程時長、科目以及教學目標設定的影響,單門課程的專業實訓模擬并不能夠將整個管理大類的專業知識進行系統的模擬應用,這就極大的體現了管理類專業課堂實訓教學的局限性。
1.4 基于行為模擬的管理類專業實訓教學問題
單以管理類所屬的商務禮儀這一科目來講,單純的對商務禮儀進行模擬教學只能將實訓效果停留在形象矯正的范圍,管理類其他相關知識應用較為膚淺,這些單一的行為模擬距離職業知識、技能和思維的訓練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2.1 明確高校管理類專業校內實訓教學基地的構建目標
高校管理類專業構建實訓教學基地必須要滿足高校進行教育改革的根本需求,并明確以培養管理類應用型、創新型、綜合型的人才為根本目標。
首先,管理類專業校內實訓教學基地的構建要結合管理類專業的整體特點,結合專業實踐綜合能力所需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其次,管理類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的構建要合理規劃整體的課程設置和專業課程建設,重視學生基礎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要強化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第三,強化實訓教師的實踐課程設計能力以及實訓現場組織能力;第四,實訓教學基地的構建要以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和工作品質為己任,重視學生在人與人交往之間的社會能力鍛煉。
2.2 提升企業的實訓教學培養
首先,有政府作為主導,引領高校所在轄區范圍的相關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模式構建。地方政府要在政策上對與高校進行實訓合作的企業給予扶持,幫助企業打消實訓培養對企業經營影響的顧慮,并激發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其次,企業要與高校建立專業的實訓教學基地。綜合性素質人才的競爭才是當前市場的主要競爭,校企合作需要構建專業化的實訓教學基地,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經營模擬來為學生打造管理類大學生實訓平臺,旨在培養綜合性的技術人才。
2.3 改革現行實訓教學模式,提升實訓教學水平和綜合管理水平
首先,改革高校管理類專業實訓教學內容。要制定具備進度時限的實訓教學大綱,對每一階段的專業課時都有相應的實訓教學把控,避免實訓教學的隨意性;其次,實訓教學方法需要探索和創新。模擬訓練、校企結合、項目模擬等實訓教學方法必須要進行統籌規劃,在進行實訓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不要過分干預,旨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第三,強化高校實訓師資力量的培養。實訓教學效果與高校的師資教學水平息息相關,高校要重視實訓方向師資力量的引進和培養,進而豐富教師實訓方向的基專業礎知識,提升實訓教學能力;第四,完善實訓教學管理的制度建設。高校要制定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實訓教學工作管理體系,使高校的實訓教學能夠有序、規范、合理、高效的進行下去,提升高校管理類專業實訓教學的根本效果。
2.4 內培外引”共建產學研師資隊伍
構建適合的產學研雙師型教學師資團隊,采取內部培訓外部引進的方式,培養一批素質高、業務能力較強、相對穩定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這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關鍵,所以,學校應該考慮構建校企結合的雙師型師資團隊,實現知識共享和行動協同的團隊工作模式,加強校企之間多層面的互相溝通與交流。另外,學校應該積極定期開展師培計劃,構建雙師素質教育平臺,構建穩定的企業專業實踐途徑,為科研服務提供便利平臺。骨干教師必須有企業帶教任務工作量,或者有合作企業的科研項目。同時教師還要幫助企業教育實現社會化:即重視發揮學校培養人才的特長,為合作企業培訓員工。再有,教學過程中,盡量將課堂、實驗實訓結合在一起,讓企業職工與一線教師教育實踐雙結合,并最終探索出一套適合的教育方法途徑,堅持開放性辦學,積極吸引企業的高級工程師,人力資源主管或企業高級主管,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高校管理類專業進行實訓教學模式構建時當下高校進行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經之路,高校需要結合管理專業的特點,致力于校企結合的實訓發展模式,強化實訓師資力量建設和實訓教學工作的管理體系建設,進而保障高校管理類專業實訓教學模式構建的順利進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創新型、綜合型的專業人才。
(作者單位:信陽農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