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目前,新課改理念提出,越來越多的校園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在這其中不乏眾多高職校園,高職校園所培養的人才是我國社會中一線工作人員,所以,校園教學工作的開展質量,直接影響到社會未來的發展狀況。本文就高職校園中,職業道德培養模式的具體選擇進行分析,提出現代學徒制度,希望能夠有效改善傳統校園教育職業道德培養模式的方法,為高職學校人才的培養指明方向。
1.1 現代學徒制的概念和特征
現代學徒制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教育形式,是企業以及學校合作的職業教育模式。學生不再是像傳統教育那樣,只在學校當中接受理論教育,而是將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于在校學習理論知識,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則用于企業實踐。學生、企業以及學校三方通過法律合同的形式緊密聯系起來,各取所需,實現共贏。現代學徒制有著重要的存在價值,特別是對于高職生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彰顯出職業教育工作的社會性以及實踐性。
1.2 職業道德概念
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堅守的行為準則以及道德要求,也就是社會對從業人員的職業態度、觀念、義務、良心、紀律以及作風等多個方面的行為要求與標準。職業道德教育指的是一定的組織、社會與階級按照特定職業道德規范與原則,有計劃與有組織地對人們所施加的系統化、綜合化道德影響過程。職業道德教育受到了受教育者、教育者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共同影響。
實際上職業道德之就是相關的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階段,還需要嚴格的遵守自己的工作準則,并且把道德的相關要求融入到自己實際的工作之中,這是社會大眾針對工作人員服務態度、紀律和義務的要求,同時也是最主要的標準。而職業道德實際上就是指,在社會的各個組織和社會相關工作開展的階段,根據一概念性的內容,提出的具有組織和社會的要求,以及具有一定原則的對人員進行規劃的一個過程。這一思想道德實際上受到了教育人員和環境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也是教育工作開展和實施的主要過程。
把相關的規定和內容與人們潛在的思想意識相互連接,能夠保證教育活動順利的開展。高職校園的學生,其針對教育工作培養的標準,以及社會的用人要求進行分析,還需要結合職業的道德,對學生的教育工作進行改善,需要保證學生本身,不僅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更需要提高學生本身的責任感,以及事業心,這樣才能夠保證工作順利的開展,也能夠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過程和崗位上更好的奉獻,保證其完成自身的工作。
2.1 職業道德教育的培養意識不強
學徒制度的教學模式屬于中國特有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的實施還需要教育部門給予實際政策的輔助,設立起專業的機構,以及系統性的課程流程,這樣才能夠調動企業參與其中的積極性,主動地與學校聯系,實現現代學徒制度,這一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搖籃。
在現階段的學徒制度開展的過程中,很多高職校園的學生,都采用三年的時間,接受校園的教育內容,并且把這三年的時間進行兩個部分的劃分,有一部分的時間中,學生在校園內部接受理論的教育知識內容,還有一部分的時間,學生進入了企業之中,接受了企業內部為學生提供的實踐和教育內容。在實際進入企業工作之后,很多高職校園都能夠按照自身的發展狀況,以及學生的學習具體情況,以此改善實際的實踐環境,主要就是因為現代的我國所使用的學徒制度,與西方國家的相比較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西方國家的一般都是相對比較標準的學徒制度。所以在實際的高職校園工作開展的階段,很多學校完全沒有設置比較專業的道德教學內容,都是需要具有比較強服務性質的,關注的都是職業工作開展之后的具體情況,這樣的教學比較零散,不利于學生的進步。
2.2 考核制度缺乏
職業道德教育考核缺失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層面:首先,缺少考核實踐。在多數情況下,職業道德教育被作為專業課程,而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考核,也將重點放在了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職業道德方面的考核相對較少,即便是對于一些具有較強服務性特征的專業。現代學徒制度屬于一種最新型的人才培養方法,很多家長校園和企業的思想,無法跟隨這一新的教育方式,所以很多人認為在上學期間就是好好學習,在企業上班會耽誤學習,甚至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還需要提出創新性思想,改變傳統的學習觀念,把這一問題從較長遠的角度進行分析。因為學生在校園中接受現代學徒制度的教育,就有著多重的身份,這也對其相關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為學生跟徒弟二者所接受的管理體系不同,所以在人才培養上還存在著考核的問題。
3.1 創新育人模式
現代學徒制度的教學內容主要就是,摒棄了傳統的學科制度內容立足在企業需求的基礎上,跟企業進行合作和調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學習與本專業有關的知識。同時也能夠把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之中,保證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課程體系的劃分對于學生專業課程的拓展,以及公共基礎課程的學習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其中校園承擔一部分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企業中的師傅也承擔一部分動手實踐操作知識的傳授,這樣能夠使學生綜合能力得以發揮,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保證現代學徒制度能夠在高職校園中應用,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內容,對于其建設專知和兼職結合的師資力量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校園應該把電子專業技術的授課團隊進行劃分,主要分成兩部分:其中理論知識部分有校園的骨干教師擔任,而技術部分則由企業中的技術人員擔任,這也是現代學徒制度開展的主要方向。專職和兼職教師二者形成優勢互補的效果,最大程度地發揮出的教學水平,是企業中的師傅能夠親自操控學生的技能掌握程度,保證專業教師的理論知識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得以應用,整合師資力量,提高教學水平。
3.2 優化考核評價
在高職校園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把職業的道德教育內容與學生實際成績的考核相互結合,能夠保證在最為先進的思想理論,以及課程開展體系的支持下,把最有效的思想傳遞給學生,并且能夠把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好的引入到企業的內部,保證教學環境得到改善。同時把職業的道德內容與考核工作結合,也能夠讓學生更加重視這一工作的開展,使其關注到,在校園學習的過程之中,不僅僅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還需要針對職業的道德進行改善,以此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教學工作標準。例如:在酒店管理工作開展的階段,校園就可以結合學徒制的形式對人才進行培養,并且與實習基地制定實習的協議,以及相應的學生管理方法,保證學生在接受企業的培訓過程中,能夠擁有各種實習的貴陽微,也能夠有專門的師傅對其進行指導,不僅僅指導實際的操作技能,更指導職業的道德思想。這樣的環境下,學生能夠具備徒弟和學生兩種身份,以此在實習結束之后,對其進行考核,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也能夠把高職校園教育工作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得到發揮,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水平,保證其更好的進入到未來的工作崗位之中。高職校園中所采取的現代學徒制度,能夠與企業中的資源相互交換,讓學生在校園期間就能夠享受企業提供的資源,進而拓展自身的事業,保證校園中資源能夠快速地得以豐富。
在高職校園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才屬于這一校園的教育方法,所以這也具有雙重的屬性。現在師徒制度在高職校園中的應用,也實現了課堂教學與企業工作之間的統一,達到了雙重管理的標準。所以教師與企業之間也進行相互教學工作的調研,實時進行討論。企業中的師傅也需要參與到學生的教學之中,與教師共同制定出符合學生管理要求的課程內容,以及企業實踐的教學特點。學生在校期間需要接受校園和企業合作的管理模式,對于各類獎學金,以及學生成績的評定方法,也需要接受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考核,才能夠給與發放,保證企業用人需求學生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盡最大可能成為企業所需求的專業性人才。
結論:根據以上探討的內容能夠看出,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知識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平臺之一。傳統的高職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成長的要求,只有積極應用科學的教學模式,才能使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職能得到有效發揮,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