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到達北平,下午在西苑機場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接受檢閱的部隊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第四野戰軍(即東北野戰軍,1949年3月11日改為此名)第41軍。
41軍的前身是中共領導的天福山起義組成的部隊。1937年12月24日,中共膠東特委書記理琪領導膠東人民,在山東文登縣天福山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3軍。從此,膠東人民有了自己的抗日武裝。1938年9月,第3軍與掖縣抗日游擊第3支隊合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5支隊,高錦純任司令員,宋澄任政治委員,吳克華任副司令員,下轄6個團,共7000余人。1939年秋,第5支隊改稱第5旅,為膠東地區主力部隊,旅長吳克華,政治委員高錦純。在抗戰中,這支部隊馳騁膠東,浴血奮戰,為抗戰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勛??箲饎倮?,部隊被擴編為山東人民解放軍第5、第6師及部分獨立團。
1945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向東北發展、并爭取控制東北的戰略部署,膠東軍區副司令員吳克華、政治部主任彭嘉慶率領這支部隊共1萬余人,分批渡過渤海,挺進東北,11月進至遼寧丹東、莊河、營口等地區,被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縱隊和第3縱隊,歸東北人民自治軍遼東軍區領導,擔負剿匪、擴軍和開辟根據地等任務。
1946年2月,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司令員吳克華,政治委員彭嘉慶,共2.3萬余人,參加過多場戰役。1948年1月,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第4縱隊,屬東北野戰軍領導。9月至11月,參加遼沈戰役,在塔山阻擊戰中,4縱死守塔山,傷亡過半,斷絕東北的國民黨軍與其他援軍的通道,直接決定了遼沈戰役的結局。4縱第12師第34團榮獲“塔山英雄團”、第10師第28團榮獲“塔山守備英雄團”、第12師第36團榮獲“白臺山英雄團”、縱隊炮兵團榮獲“威震敵膽炮團”的光榮稱號。1948年11月,第4縱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軍,歸東北野戰軍建制。吳克華任軍長,莫文驊任政治委員。
平津戰役剛打響時,中央軍委就考慮北平的接管問題了,并制定了接管城市的政策。毛澤東親自起草解放軍入城“約法八章”,于1948年12月22日以平津前線司令部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的名義發布。12月28日,北平市軍管會主任葉劍英簽發了《北平市軍管會關于做好入城準備工作通告》,其附件規定了“入城紀律十四條”,使其更有可操作性。如入城機關、部隊人員必須佩戴符號,或持有證件,并遵守政策、紀律與規則;入城軍人須注意軍風紀律,服裝整齊,注意禮節;通行時靠右邊走,不準在市內乘馬驅馳,汽車速度每小時不得超過40里,慎勿發生意外;不準在街上吃東西,不準隨意大小便,維持公共衛生;不準私入民宅,不拿人民一針一線,必須公平交易,遵守群眾紀律等。
經過嚴格挑選,平津前線司令部決定由有著光榮革命傳統、軍紀嚴明的41軍擔任北平的警備任務。警備北平這座歷史名城,對41軍來說是全新的考驗。
1949年1月31日12時半,莫文驊率領接防部隊官兵,雄赳赳、氣昂昂地開進北平。121師迅速在城內鼓樓、煤山、前門和內城的主要交通要道設崗布防,把天壇、頤和園、八大處、香山等名勝古跡和著名風景區保護起來。當天下午5時,電訊局的工人和北平10多所大學的學生4000余人,在中南海天壇寺為解放軍指戰員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
入城部隊紀律嚴格,不擾民。當時正值嚴冬,寒風刺骨,滴水成冰。戰士們白天衣著單薄,夜里蓋著一床薄被,住在市民的門道里、屋檐下,難以御寒。有的戰士露宿街頭,有的住在室內,但由于沒有糊窗戶,也沒有干草鋪床,仍凍得不能入睡,他們就在地上跳躍、跑步取暖。附近的市民見戰士們冷得不能入睡,便紛紛熱情地請他們到家里取暖,但戰士們堅持不進民房,不給群眾添麻煩。
據當年新華社報道說,駐在天壇寺的某部四連通訊員張貴成,在廁所拾到一支金尖鋼筆,立即上交給指導員。通過查找,鋼筆的主人是傅作義部一個少尉排長,于是物歸原主。這一拾金不昧的佳話立即傳遍了留駐那里的傅作義部隊。傅軍軍械科唐科長,特來向解放軍營長表示敬佩之意,并想把自己的手槍送給他留作紀念,被營長謝絕了。唐科長又是給解放軍騰房子,又是要準備茶飯,也被營長婉詞推卻了。唐科長小聲說:“你們怕犯紀律,我偷偷地送來好了。”營長認真地告訴他說:“我們遵守紀律是自覺的,人前人后都一樣。”
新華社在報道中還講述了“三請三辭”的故事。某部四連一排因一時駐地不便,在一個藥鋪附近露營。藥鋪店主見狀,出來請他們進房里休息,被戰士們婉言謝絕了。店主又送來一鍋熱氣騰騰的小米稀飯,讓戰士們吃了御寒,可戰士們說:“謝謝老鄉,我們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钡搅送砩?1點,寒風呼嘯,戰士們久久不能入睡。店主再次誠懇地請大家進房里取暖,戰士們又一次謝絕。凌晨3時,店主被戰士們的精神所感動,第三次過來請,真誠地說:“你們為人民服務,必須要有個健康的身體,現在已下了霜,你們要凍壞了!”戰士們被店主的熱情所感動,但仍然堅決地說:“謝謝您,我們年輕力壯不要緊的?!?/p>
解放軍官兵嚴守紀律的事跡在北平的大街小巷迅速被傳頌著,市民們個個豎起大拇指,贊嘆道:“天下怎么有這么好的隊伍?這真是毛主席領導的隊伍,咱們人民的隊伍。”知名民主人士胡愈之等人親自贈送給41軍一面“仁義之師”的錦旗。
毛澤東是3月23日離開西柏坡向北平進發的,他曾笑著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
3月25日清晨,毛澤東一行到達北平清華園火車站,再換乘汽車到頤和園,這里是毛澤東進京后的第一站。毛澤東在頤和園吃了午飯,下午到西苑機場接見民主人士、各界代表和閱兵。
下午5時,毛澤東和朱德等在西苑機場檢閱了人民解放軍部隊。受閱部隊就是第四野戰軍第41軍的“塔山英雄團”“塔山守備英雄團”“白臺山英雄團”等部隊和41軍連以上干部及一些英雄功臣模范代表。
新華社3月25日的報道說:“當50門六零炮同時發出照明彈時,毛主席和朱總司令乘指揮車開始檢閱部隊。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將軍報告受檢閱的部隊計有:坦克、重炮、高射炮隊,摩托化步兵,步兵等兵種?!?/p>
毛澤東身穿棉大衣,頭戴解放帽,站立在那輛繳獲的美式吉普車上,在一行行、一列列威武的人民解放軍隊列中緩緩穿過。報道說:“檢閱式自5時10分開始,至5時三刻完畢。熱情歡呼著的群眾,直到簇擁著自己的領袖登車,才在暮色蒼茫中返回北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