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杭 吳柯依

摘要:在私家車數量迅速增長、車位緊缺的情形下,為了充分利用停車場車位資源,對目前停車場管理系統進行了優化升級。基于LabVIEW平臺開發,具有基于LabVIEW Vision的車牌識別和車位狀態判斷、基于Acessde數據管理等功能,并配有手機APP作為客戶端提供給車主,使車主可以通過本系統享受車位預定、室內導航輔助停車與取車、在線支付等服務,有效優化了停車場的管理模式,充分使用了停車場車位資源,提升了停車場的服務質量。
關鍵詞:智能車庫;引導系統;系統優化;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U491.71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08.029
1 作品背景及研究意義
在私家車數量迅速增長的情形下,停車場的高效管理顯得尤為重要。而目前停車場管理系統大多僅實現了車牌記錄以及刷卡收費等功能,自動化程度有待提升。同時,對于車主而言,目前的停車APP所提供的功能主要為查看停車場收費情況、位置等,交互性較差,并且現代的大型停車場為多層、占地面積較大,車主進入停車后尋找車位或取車都面臨著一定的困難,用戶體驗有待提升。為了調動停車場車位資源,本項目組對目前停車場管理系統進行了優化升級。
2 作品整體介紹
該系統主要由停車場內部監控系統、閘道車牌識別攝像頭、基于LabVIEW的服務器、路由器網絡、手機APP組成。停車場內部視頻監控系統為現有停車場必備基礎設施。本系統可從其硬盤錄像機中讀取圖像文件,利用LabVIEW Vision進行圖像處理,分析停車場各個車位狀態并發布至網絡。
停車用戶通過專用手機APP可享受賬號注冊、車位預定、在線支付、室內導航等服務。車主到達停車場時,系統通過攝像頭進行車牌識別以校核其APP注冊身份。車輛進入停車場內部,系統通過WiFi定位其手機位置,實現對車主的停車引導,方便車主快速找到預約車位。
停車場管理員可通過管理員軟件進行車庫實時監控、查看設備狀態、查詢停車記錄、了解預約情況、統計收入等操作。在提升管理效率和質量的同時,減少了勞動力的投入。智能車庫引導系統系統如圖1所示。
3 作品實施方案
3.1 攝像頭部分
該部分主要實現兩個功能,即車位狀態檢測和車牌號識別。車位狀態識別利用現有停車場的監控系統,從其硬盤錄像機中讀取實時圖像文件,將圖片與車位全空時做對比,以判斷車位狀態。車牌號識別利用LabVIEW驅動USB攝像頭.當車輛停在閘道前時觸發攝像頭拍照,識別車牌號校驗車主身份。
3.1.1 車位檢測
在實際停車場監控系統中,單個攝像頭位置固定且覆蓋的車位數量固定。首先程序讀取一張被識別圖片,根據其覆蓋車位的個數劃分多個感興趣區域,然后依次進行模式匹配,匹配模板為車位為空時的狀態,每個車位的結果用布爾量表示并存人數組,最后將匹配結果以數組形式返回。例如101表示該攝像頭覆蓋的1號和3號車位被占用,其余車位為空。
3.1.2 車牌號識別
停車場出人口閘道前方裝有超聲波測距傳感器,傳感器測量的數據由STM32F103ZET6單片機采集。有車輛靠近時,傳感器測得的距離將大大減小。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閾值,當傳感器器測得距離小于該值時,單片機通過串口發送自定義協議到在PC上運行的LabVIEW。LabVIEW通過串口接收協議后打開USB攝像頭,拍攝照片并進行圖像處理和車牌號識別。LabVIEW在已預約車輛的數據庫中檢索該車牌號,如果該車輛已預約則直接放行,如果未預約則提示管理員進行手動處理。
3.1.3 車主身份核驗
本系統通過手機APP向車主提供車位預約服務,車主在注冊手機APP賬號時需要提供車牌號信息。當車主駕車到達停車場時,需對車主身份進行核驗。核驗方式為在閘道處安裝攝像頭對車主車牌號進行識別,然后在已預約車輛的數據庫中查找該車牌號,如果車主已提前預約則可直接駛入,如果未預約則需按傳統方式領卡進入。
3.2 車庫管理員程序
本作品在LabVIEW環境下借助Access數據庫對數據進行存儲、管理。通過LabVIEW對Access數據庫的調用可實現對停車場各類型數據的錄入、查詢、更新功能。
3.2.1 數據庫操作步驟
本作品中LabVIEW對Access數據庫的訪問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建立數據庫并關聯。在Access中建立“.mdb”格式的數據庫,然后建立一個基于ODBC( Open DatabaseConnectivity)技術的DSN(Data Source Names),再使用ODBC API函數連接到實際數據庫。本作品共設置3個Access數據庫提供給LabVIEW進行調用,分別為Users_ data(存放APP客戶端車主的注冊信息、車輛狀態等信息)、Target_data(用于存放車位狀態等信息)、Recording_data(存放停車場每天車輛進出記錄等信息)。
第二步,打開數據源引用。通過數據連接屬性對話框創建UDL文件,與DSN文件進行關聯;在LabVIEW中使用DCT(Database ConnectivityToolkit)模塊,通過對于udl文件的操作間接實現對于數據庫的操作。
第三步,對數據源進行所需操作。在LabVIEW中利用其附帶的DCT(Database Connectivity Toolkit)模塊對實現對于數據的操作。使用DCT模塊完成信息初始化和插入等基本功能;利用模塊中的激活SQL語言實現相應的排序、統計、篩選等高級功能,然后將各個單一功能的Ⅵ做成子Ⅵ,添加到管理員界面中。
3.2.2 管理員界面
管理員界面包含主頁、統計、檢索、監控、設置、幫助六大模塊。每個模塊對應相應的功能,管理人員按照需求選擇相應模塊實現所需功能。
3.3 WiFi定位與數據通信
該部分主要針對室內定位和數據通信。通過對現階段定位方法的對比,最終確定用WiFi定位來實現室內定位。數據通信主要為基于TCP/IP協議簇進行數據通信。
3.3.1 WiFi定位
WiFi定位可以獲取用戶的實時位置信息,提供高效的路徑導航以及實時對規劃路徑進行修改,同時可以獲取用戶的分布情況,以實現高效的資源配置。實現方式如下:①部署WiFiAP。硬件部署方案的實施可以通過高德地圖認證的廠商進行部署。②在Android平臺搭建WiFi定位模塊。使用高德開發平臺所提供的室內定位SDK,在Android平臺上快速開發出WiFi定位模塊,實現通過APP進行室內定位。③APP將定位的信息傳送至服務器,并完成室內導航,實現數據通訊功能。
3.3.2 數據通信
在本系統中的數據通信主要為APP與服務器通信和上位機與下位機之間的通信。下面具體介紹APP與服務器通信。APP與服務器之間,主要是通過基于TCP協議的Socket通信完成。Socket通信則是在雙方建立諒解后就可以進行數據傳輸,可以實現信息的主動推送。Socket通信數據丟失率低,使用簡單易于移植,因此本作品APP與服務器之間的通訊采用Socket通信。
4 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停車場內部視頻監控系統為現有停車場必備基礎設施。本系統可從其硬盤錄像機中讀取圖像文件,利用LabVIEWVision進行圖像處理,分析停車場各個車位狀態并發布至網絡,項目的可行性強。
5 項目的創新之處
本作品是一套擁有APP客戶端、管理員程序、硬件系統在內的功能較為完備的系統;與數據庫連接,可以儲存大量的用戶信息以及停車場信息,管理員可以隨時通過管理程序進行查看,方便其對車庫進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結構設計模塊化,能夠方便、及時地對系統的各個部分進行維護與更新;自動化程度較高,可以確保車輛快速出入,提高停車效率,推進智能停車場逐步向無人化過渡;具有自主車位預定的功能,方便用戶選擇停車車位,更自主人性;具有室內定位與導航功能,幫助車主迅速找到車位,節省時間。
參考文獻:
[1]張重雄,張思維.虛擬儀器技術分析與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