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芳
摘要:農村公路一般是指鄉鎮通行政村的公路。新時代的發展對農村公路工作養護工作有新的要求,農村公路是公路系統中的重要環節,是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探討了農村養護工作新的思考及正確的養護措施。
關鍵詞:農村:公路養護:瀝青;基層開裂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9.08.038
截至2018年底,屯留全縣通車總里程達到了1.2萬余千米,公路密度達到23.2千米/百平方千米,全縣村村通達到了99.8%,所有的鄉鎮通了水泥路。農村公路網大部分已經完善,接下來就要考驗我們的日常養護工作,如果農村公路是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養護就是決定公路質量的靈魂和生命。本文對農村養護工作的日常工作心得、平時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探析。
1 瀝青路面
瀝青路面的瀝青類結構層本身屬于柔性路面的范疇,瀝青路面是在礦物質材料中摻入路用瀝青材料輔筑的各種類型的路面。瀝青結合料提高了輔路用粒料抵抗行車和自然因素對路面損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塵、不透水、經久耐用。瀝青路面的瀝青結構層本身,但其基礎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剛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剛性的硬性材料。但往往在路面開放通車使用后不久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如果不及時進行干預性的養護和維護,就可能加劇公路的損害,極大縮短路面的使用壽命。
l.l 氣溫的要求
瀝青路面對氣溫的要求也比較高,當溫度升高和車輛自身溫度升高的情況下,瀝青路面會產生變形,形成車轍、推移等病害。氣溫較低時瀝青的黏滯性增高,此時易出現脆性破壞,使土基與基層的收縮變形不能保持一致,使得基層產生開裂現象,進而發展成反射性裂痕。對基層開裂引起的反射性裂縫及瀝青凝土溫縮引起的橫向裂縫,如果縫寬較小可不予理會;如果縫寬在3 mm以上,則要將縫隙掃干凈,并用壓縮空氣吹去塵土后,采用瀝青或乳化瀝青灌縫撒料法封堵;如果縫寬在5 mm以上可將封口雜物清除或沿裂縫開槽后用壓縮空氣吹凈,采用沙料式或西粒式熱拌瀝青混合填充搗實,并用烙鐵封口。
1.2 車轍變形
由于荷載的作用發生在瀝青面層以下,包括路基在內的結構永久變形以及路面磨損,易形成波浪、沉陷、隆起、推移,大量重型超載車輛行駛過路面,進而形成車轍。如果連續長度不超過30m、撤槽深度小于8 mm、行車有小擺動,可對路面烘烤、耙松,添加適當的新料壓實。當路面磨損、橫向推移清除不穩定層時,用銑刨機拉毛,重鋪面層,重新攤鋪面層前先處理好軟基層。
1.3 泛油
瀝青在高溫下形成一層有光澤的瀝青膜的現象稱之為泛油。在混合料組成設計不當、瀝青用料過多或空隙率過小、車輛反復作用下,多余瀝青由下部泛到路表面。此外,混合料拌和不嚴、細料含量過少、混合料比表面積較小、瀝青用量多時也容易出現泛油;攤輔料時混合料產生離析局部細料過分集中時也會出現這種現象。對于輕度泛油路段,可以先撒2 -5 mm的石屑或粗砂,以油不粘至車輪為準;嚴重泛油的可先撒5 -8 mm的礦料,穩定后再撒2-5 mm石屑或粗砂進行車輛碾壓成型;非常嚴重泛油的情況可以先撒10 -15 mm的碎石,用壓路機壓入穩定再撒5- 10 mm的碎石、粗砂,引導車輛進行碾壓成型。
1.4 水害
水的滲透和浸泡使路基承載力降低,在靜動荷載的作用下,路基滑動產生裂縫也是瀝青路面形成坑槽的原因之一。坑槽的修補中,首先測量坑橫的深度,劃出切槽修補范圍,用液壓風鎬切槽,然后用高壓風槍清理槽底、槽壁,并在其表面均勻噴灑一層粘油層,最后將準備好的熱料填補至坑槽中,如果厚度大于6m,則從四周向中間碾壓。
2 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混凝土為主要材料,也稱附性路面,包括素凝土、鋼凝土、連續配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等。對水凝圖路面的養護應采用經常噴灑養護劑的方式,養護劑的厚度必須保證養護成膜,噴灑劑的保水率應大于等于85%.
由于交通工具的行駛,磨耗層脫落,出現漏骨麻面現象,混凝土表面出現破損、孔洞、橫向裂縫、縱向裂縫、掉角等。水泥磨凝土路面的養護要采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更大限度地減少磨損,提高實用率;要定期派專人清掃,做好接縫的填縫工作以及排水設施的完善工作,交通標志要清晰,做好定期的小保養和大中修工作。
接縫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環節,出現病害的概率高。接縫病害、損害的形態和影響范圍主要包括接縫擠碎、拱起、唧泥、錯臺。應及時清掃路面,清除接縫中的雜物,然后用瀝青混凝土平夯實。如果擠碎比較嚴重,應根據最大擠碎尺寸用切割機開槽,開出正規和直壁的槽形,槽深應根據擠碎的情況而定;清洗槽內雜物并晾干,用瀝青砂或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夯實鋪平。唧泥的處理突出“堵”和“填”。錯臺預防在嚴格要求施工的前提下隨時檢查模板高程的變化,應時刻注意與相鄰已完成版面高度相匹配。
3 砂石路面
砂石路面是道路等級較低的一種,路面施工要求也相對較低,一般就是在地面鋪一層15 cm左右的沙碩石碾壓而成的。沙碩路面的養護主要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為重點,要經常保持砂石路面的平整、堅實,修復路面的破損和變形,保持排水良好,有條件的地方加鋪磨耗層、保護層,以改善路面技術狀況。砂石路面磨耗層厚度達到3 -4 cm,松散保護層厚度一般為5 - 10 cm,做到勤掃砂、勤填砂。雨季是砂石路面養護的不利季節,做到雨前防護,保持路面平整,排水順暢使路面不積水,及時鏟平波浪和修補坑洞。
沙料的添加量可以根據本地的交通量、氣候、季節等特點而定,多雨地區或雨季砂石層厚一些,干燥地區、旱季可薄一些;平曲線上易厚一些,直線上可薄一些。
4 路肩
路肩是指位于車行道外緣至路基邊緣,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部分,其中包括硬路肩、間接保護性土路肩,為保護車行道的功能和臨時停車使用,并作為路面的橫向支撐。近年來,縣級公路大都采用了硬路肩的形式,土路肩在四級以下的道路中采用較多。土路肩的橫坡要比路面高l% - 2%,以利于排水,當路肩的橫坡過大或過小時就應及時修整,在冬季氣溫下降和開春時節容易出現路肩隆起,翻漿應當及時修補、鏟去,使路面得以及時排水。
5 邊坡
邊坡是為了保證路基穩定,在路基兩邊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影響邊坡穩定的因素有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地震和風化作用、爆破以及工程荷載等;內在因素有組成邊坡巖土的性質、地質結構、巖體結構、地應力,它們常常起著主要控制作用。為了避免塌方,保證施工安全,在挖方或填方的開挖深度或填筑高度超過一定限度時,要保證坡度大小合適,坡度小時將增加開支,坡度大時將影響安全性。因此,邊坡坡度根據挖方深度、土質和地下水的實際情況進行確定。
6 排水設施
排水設施用于路基排水,使路基免受水的侵害,以保證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排水設施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公路的使用質量。排水設施是農村養護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工作對象。對排水溝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清理,一般情況下,排水溝的設計要保持有0.5% - l.0%的縱坡,在低矮、平坦且排水困難的地段,其縱坡度也不小于0.3%,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寬、加深排水溝。丘陵地區溝底縱坡較大,經常因溝底水流沖刷而影響路基,需要加固,在縱坡大、流速急的地段設置漿砌片石邊溝、排水溝等防護措施,在邊溝和河流、涵洞相接地段,可修筑急流槽及水簸箕,以減小水的沖刷。對公路上的漫水橋、涵洞要經常巡查和清理淤泥,以保持排水通暢。禁止在排水溝內種植農作物和利用公路排水溝作為灌溉渠道。
7 結束語
農村公路是新時代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環節,我們對農村公路的養護要有超前意識,變災后恢復為事先預防。在養護和維修關系上,長期以來人們總習慣于等到公路開始損壞才進行維修,對公路還處于良好階段時進行的防護意識不足。預防養護實質上是一種周期性的強制包養措施,平時除了日常的養護工作以外,應定時定期組織路況排查,及時制訂養護計劃,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有超前意識,提高養護隊伍的素質和機械化水平,確保公路質量,讓我們的農村養護工作為提高老百姓出行質量提供保障。此外,應加強路政排查工作,嚴格控制超載車輛的行駛。
參考文獻:
[1]交通部公路司,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公路工程委員會.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