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旭晨


摘要:基于動機理論,對169家武漢創業十佳企業資料進行扎根分析,提出了“企業內創業動機情境”核心范疇,構建了基于內部驅動動機要素和外部推動動機要素兩個維度的“企業內創業動機情境”二維矩陣分類模型。企業可依據此模型判斷企業家內創業動機情境要素,并科學提升其動機要素,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活力,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高效高質發展。
關鍵詞:創業動機情境;二維矩陣分類模型;扎根理論;選擇性譯碼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08.053
1 引言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乃至企業生命的靈魂,而企業創新動力的根本來源是企業內創業。當一個企業創新活力不足時,它的成長歷程中必然會出現人才流失、組織臃腫、競爭力疲乏等問題[1],這些都是企業生命中時刻存在的潛在“殺手”。因此,為了從根本上清除這些“殺手”,企業必須尋求自我救贖,即企業家們繼續進行創業實踐和創新活動,突破企業內轉型障礙,開拓新的創新事業。當前,企業內創業主要著重于對創業者的素質和特質、創業行為、激勵等方面的個體層面研究[2],以及對企業內部制度.模式方面的組織層面研究[3]。但是對創業者的認知層面的研究有待進步深入,因為,企業家創業感知與創業動機不僅直接影響了個體的創業傾向,還影響了企業整體實質性的創業活動[4]。基于動機理論的動機來源分類,可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種,本文從企業內部驅動動機要素與外部推動動機要素兩個角度來研究企業家創業動機情境。企業內部驅動動機要素是指企業家心理內在創業驅動力并誘發創業實踐的行為,使內部機體得到喚醒狀態的程度[5];外部推動動機要素是指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家內創業的刺激、推動程度[6]。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方法與資料選擇
扎根理論研究方法是一個對資料不斷分析、思考、比較、轉化成概念而建立理論體系的嚴格過程,本文扎根研究程序嚴格按照由Strauss和Corbin提出的開放性譯碼、主軸譯碼、選擇性譯碼三個步驟[7],以確保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嚴謹性和推廣性。
2.2 數據分析策略與過程
本文研究者對數據庫的譯碼過程堅持不重疊、不遺漏、共協商的原則。在研究譯碼之前,研究小組首先梳理了企業內創業、動機理論的相關文獻,同時對數據庫的信息進行分類;在研究過程中,當提煉出的概念不足以解釋企業現象時,就會及時擴大資料庫樣本,進行新的編碼提煉和檢驗,直到沒有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疇為止;如果有譯碼不一致的地方,就會進行小組內協商,或借用已有文獻命名,或研究小組進行重新命名[8],直到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
3 企業內創業動機要素扎根分析
3.1 開放式譯碼
本文開放式譯碼過程大概可分為三個階段:①通過對收集的現象資料進行打散并加以賦予新的構念,我們初步得到162個標簽;②為了進一步提煉和歸納標簽,我們對標簽和原資料進行反復對比,并精煉歸納到了96個概念,如表1所示;⑧在此基礎上,研究小組實行了概念化和范疇化兩個過程,最終精煉到27個概念和11個范疇,諸如成就需要、合作共贏、情懷精神、知識創新、支持創業、激勵變革等。
3.2 主軸譯碼
我們通過主軸譯碼共歸納出資源整合、市場開拓、知識創新、成就需要、愿景使命5個主范疇。主軸譯碼主要采用“因果條件一行動/互動策略一結果”這一典范模型[9],以確保概念、范疇之間的各種聯系的嚴謹性,具體如表2所示。
3.3 選擇性譯碼
通過對上述5個主范疇進一步系統分析和對比,本文提出了一個具有整體統領性的“企業內創業動機情境”核心范疇。該核心范疇能夠將大多數的資料現象囊括在一個理論范圍之內,并對其他主范疇、副范疇、概念具有領導、統籌作用,該核心范疇將從“內部驅動動機要素”和“外部推動動機要素”兩個維度來論,如圖1所示。
4 研究總結
本文通過對武漢市169家創業十佳企業資料進行扎根分析,提煉出的資源整合、市場開拓、知識管理三大主范疇歸屬于企業“外部推動動機要素”的維度,而成就需要、愿景使命兩大主范疇歸屬于“企業內部驅動動機要素”的維度,“內部驅動動機要素”和“外部推動動機要素”兩個維度統籌于“企業內創業動機情境”的核心范疇。
企業內創業動機情境模型既豐富了企業內創業的理論體系,也為創新創業企業家有著重要指導實踐作用,避免盲目性、沖動性、逐利性創業,既要培養企業家創業情懷、社會責任擔當感等內在動機素養,也要尊重企業經營的客觀事實,這有助于企業家學會把握市場和政策引導性的機遇,規避風險,揚長避短,從而提升企業創業的綜合能力,促進企業科學決策和高效高質發展。
參考文獻:
[1] Aramand M, Valliere D.Dynamic capabilities in entrpre-neurial firms:A case study approach[J].Journal ofIntemationalEntrepreneurship, 2012, 10(2):142-157.
[2]呂曉靖.中層管理者顯性自戀對其內部創業行為影響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7.
[3]姜忠輝,羅均梅.基于組織情境要素的內部創業模式分類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7,38(9):141-158.
[4]杜輝,何勤,朱曉妹,等.內創業概念、內涵演變及內創業者研究綜述[J].管理現代化,2017,37(3): 58-61.
[5]金佳.基于腦電信號分析的激勵理論中內在與外在動機的機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4.
[6]張曉梅,邢翠花.基于動機理論的企業進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分類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7): 167-174.
[7]吳亞偉.扎根理論研究方法文獻綜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 (9): 20-21,78.
[8]林本炫,何明修.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M].臺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1694.
[9] PanditN R.The Creation of Theory:ARecent Application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J].The QualitativeReport, 1996,2(4):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