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格勒圖
摘要:氣象服務是氣象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象服務產品開發及通道建設是服務能力建設的關鍵。針對蒙古族聚居區氣象服務信息通道“不暢”現象,錫林郭勒盟氣象局開發“蒙古文氣象服務手機網站”有效提升氣象信息覆蓋均等化。蒙古文手機網站實現了全盟鄉鎮、蘇木24-168h溫度、濕度、風向、風速、降水量五個要素天氣預報及實況數據展示;能及時接受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天氣提示、氣象科普知識和各類氣象服務產品;可在各種蒙漢文版智能手機上下載使用,操作簡單、方便易懂。該系統貼近廣大蒙古族群眾實際生活,滿足了對氣象服務信息多源獲取途徑,在本區域收獲了可觀的社會效益,甚至在全國蒙古族聚集區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蒙古文;氣象服務;手機網站;信息通道
中圖分類號:X43;P49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09.053
1 前言
氣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加強氣象服務關鍵技術研發和新媒體、通信技術在氣象服務中的應用[1-2]。繼續推動電視、廣播、手機、電話、網絡氣象服務的產業化發展。根據規劃,各級氣象部門積極推進氣象服務信息化,智慧化建設工作,致力于建成和完善智慧氣象服務業務體系。針對國防、交通、農業等面向行業、專業性氣象服務業務受到了更多重視。
隨著信息化社會步伐加速,移動電子商務、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等應用也已滲透至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手機由于它的移動性和便攜性成為各類平臺主要載體,是日常交流、學習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從手機上網的優勢和發展來看,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初,中國手機用戶總數突破15.6億[3],智能終端和手機上網數量已經超越了計算機上網數量,而手機網站目前已成為通過移動電話或其他無線終端訪問無線信息服務的全球事實標準。
從氣象部門角度,通過手機網站技術,將氣象服務信息圖文并茂地呈現給所有無線終端用戶,可以讓各類服務產品得到便捷展示,有效解決了氣象服務均等化問題[4-5]。
移動互聯帶來的便捷體驗是吸引廣大用戶的最大魅力所在,可以隨時、隨身、隨地地通過手機上網查詢天氣預報、預警和各類氣象服務信息及生產生活建議和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成為牧民生產生活的參謀和助手是蒙古文氣象服務手機網站的優勢所在。這一切都是基于手機網站的支撐,手機網站將隨著手機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而提供紛繁多樣的服務。從效益分析,傳統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手段主要依賴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時效性差、傳遞不及時[4,6]。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服務手段和渠道不斷拓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機網絡的發展彌補了這些不足,現代人越來越習慣于通過手機網絡獲取各類信息,及時、便捷、直觀和豐富的內容是傳統媒體所無法相比的。錫林郭勒盟蒙古族人口占全盟總人口數的30%,其中牧區蒙古族總人口數為17.3萬人(18歲以上蒙古族牧民人數為13.6萬人)。廣大牧民在生產生活中對于天氣預報、預警信息的需求很迫切,但深居邊遠牧區對漢語接收能力較低,現有服務手段滿足不了他們的實際需求,蒙古族同胞希望通過蒙語直接獲得相關氣象信息,因為從閱讀習慣和理解力方面,母語更適合他們的使用習慣。錫林郭勒盟氣象局為了對這一特殊服務受眾提供科學、及時的氣象服務,保證畜牧業生產效益和穩步發展,組織研發了蒙古文氣象服務手機網站。網站開發建成后,將為廣大牧民免費提供天氣預報、實時天氣、災害性天氣預警、天氣提示、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以及各類氣象服務產品,最大限度地減少因自然災害造成的農牧業經濟損失。
該系統貼近廣大牧民群眾的實際生活,滿足了對氣象服務信息多源獲取途徑,在本地區展現出可觀的應用價值,甚至在全國蒙古族聚集區也應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2 網站系統設計
錫林郭勒盟幅員遼闊,氣象服務受眾分布廣,業務人員流動性大,對網站管理和內容更新帶來不便,為滿足網站建設提出的形式統一、管理靈活的業務需求,采取“一級部署、二級應用”思路,在盟級部署后臺數據采集系統,為各級旗縣業務人員提供靈活的業務接口,而終端用戶面對統一、整體的用戶界面。旗縣級業務人員僅負責各自區域氣象服務信息內容管理,用戶根據自己位置獲取基于位置的氣象服務信息。該系統基于B/S架構,結合Android API,通過Htm15+響應式界面布局,一次開發實現PC和多種移動終端同時部署,有效節約開發成本,同時保證網站為用戶整體一致地呈現出預警、預報、科普等氣象服務信息,最后通過.net開發出高并發、低耦合、伸縮強、開放性、安全性軟件平臺。
手機用戶可通過蒙古文手機網站了解到全盟鄉鎮、蘇木24 - 168h天氣預報以及溫度、濕度、風向、風速、降水量五個要素的實時數據;能夠及時接受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天氣提示、氣象科普知識和各類氣象服務產品。該網站可在各種蒙漢文版智能手機上下載使用,操作簡單、方便易懂。網站由快速導航欄、防災減災常識、知識窗、天氣實況、消息、網站統計等板塊組成:①快速導航欄。屏幕頂部有12個旗縣站點的快速導航欄,每個導航欄目內顯示著當天的天氣預報,當點擊進入后可選擇相應全盟鄉鎮、蘇木7天內天氣預報。②防災減災常識。此版塊展示了常見氣象災害的避險常識。③知識窗。本版塊主旨是宣傳氣象科普知識,讓氣象更貼近生活。內容不斷豐富,希望能讓大眾更了解氣象,更關心氣象。④天氣實況。能夠了解每天的溫度、風、濕度、降水等信息。⑤消息。本版塊提供了未來將發生的重要天氣過程預報。⑥網站統計。統計目前為止總文章數、總訪問次數、今日訪問次數、本月訪問次數、上月訪問次數、當前在線人數等信息。
3 系統優點及應用情況
3.1 創新點
3.1.1 為內蒙古語言文字資源的開發保護提供思路和借鑒
如今,新科技、新技術的使用不再是一種時尚,已成為生活的組成部分。蒙語只有運用于新的傳媒設備、被廣大使用者接受,才不會在時代的沙漏里過早流逝。該系統在智能終端里顯示蒙古文,為蒙語使用者創建了母語使用環境,而錫林郭勒盟有著良好的用戶基礎,實際應用前景廣泛。
3.1.2 為特色氣象服務打造新的品牌
就錫林郭勒盟語言環境來講,特別是牧業區域以蒙古文為主。以氣象服務品牌來提升氣象部門形象,特色服務產品首先應體現氣象部門的人文關懷、公益效益及社會責任。“蒙古文”品牌,容易被廣大蒙古族群眾接納,可以說我們把服務做到了群眾的心坎里。
3.2 技術難點
該系統無需額外插件,可以在不同版本智能設備上兼容顯示蒙古文。通過字體嵌入技術,任何一款沒有蒙古文字體的智能設備都能正確顯示出本網站內容;網站內容維護實現了直接蒙古文編輯功能,網站編碼采用了蒙科立字庫編碼,任意兼容此字庫的輸入軟件都可以用于編輯網站內容,提高了網站運行的兼容性和易用性;無需人工干預能夠及時更新天氣預報、實況天氣信息。
通過部分詞語的硬編碼自動轉換成蒙古文,當用戶訪問時提供了圖文并茂的氣象服務信息。為了保障自動更新系統穩定運行采用了多服務器備份,文件級別和數據監測技術;利用新媒體技術補充了氣象信息傳播通道,對日常生產生活及防災減災決策起到了科學的參考作用,間接避免和減少了氣象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以氣象服務品牌提升了氣象部門形象,體現了氣象部門的人文關懷、公益效益及社會責任,是“氣象部門現代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成果。
3.3 系統應用情況
“錫林郭勒盟蒙古文氣象手機網站”由錫林郭勒盟氣象局獨家出資建設,從2012-09起實施,為廣大牧民免費提供各類氣象服務產品的公益服務網站,訪問人數突破100萬人肷。錫林郭勒盟局深入牧區開展蒙古文手機網站宣傳工作,聯合各級人民政府及電信總公司,開展免費發放天翼3G蒙古文手機和預警收音,累計受益人數達20萬人肷。至今先后推廣至內蒙古興安盟、呼倫貝爾市、通遼市及包頭市使用,已建設成地方特色的蒙古文氣象服務品牌,同時為業務部門培養出蒙古文氣象服務技術人才團隊。
4 系統使用的意義
“蒙古文氣象服務手機網站”對于保護和發揚蒙古民族傳統文字有一定的促進功效,進一步為廣大蒙古族農牧民群眾提供了獲取氣象知識、預報產品的溝通平臺,對漢語能力較差的牧民群眾實現了氣象服務到家的目的,打造了本地化氣象服務新的品牌,其意義深遠:①該系統把蒙古文應用于密切聯系民生的氣象服務行業,促使民族語言文字共同繁榮發展,達到了和諧共榮的目的。②為內蒙古語言文字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提供一種思路和借鑒。隨著現代媒體迅猛發展和普及,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傳播力加強,蒙古語言的功能將減弱,面臨消亡,如何保護蒙古族語言資源、利用語言來傳承民族文化是一個重大問題。該系統通過新興媒體作為傳媒不僅實現了傳統蒙古文錄入和顯示功能,爭取到了青年到老年人更大的用戶群,同時還宣傳了氣象形象,提供了氣象服務,一舉多得。③該系統能夠貼近廣大牧民群眾的實際情況,滿足了對氣象服務信息多源獲取途徑,在本地區有可觀的應用價值,甚至在全國蒙古族聚集區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l]鄭國光.準確把握“十三五”氣象改革發展的環境[N].中國氣象報,2015-07-22.
[2]陳正洪,陳鵬飛.國家“三個重大”分析和氣象“十三五”規劃重大政策選擇[J].閱江學刊,2015,7(6):18-24.
[3]新華社.苗圩在2019年兩會“部長通道”答記者問[ EB/OL ]
.http://www.miit.gov.cn/n114628 5/n1146347/n1147601/n 1147604/c6663994/content.html.2019-03 -06.
[4]彭本紅,武柏宇,屠羽.中國基本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水平現狀——基于多層次灰色關聯的實證研究[J].氣象科技,2016,44( 6): 1030-1036.
[5]胡鵬,桑瑞星,苗長明.新時代氣象服務分類發展的困境與實現路徑[J].浙江氣象,2019,40(1):1-4.
[6]李雨謙,李夢蓉.新媒體時代公眾氣象服務分析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7,3( 2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