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3,張燕
(1.新疆天電達坂城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2.吐魯番供電公司,新疆 吐魯番 838000; 3.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電力系統穩定指正常運行時,系統經受干擾(如短路、切除故障、切除線路、切機等),電網保持同步運行、不發生頻率和電壓崩潰的一種能力。這種抗干擾的能力就是電力系統能保證正常運行所必須具備的能力,通常用暫態穩定來判據。電力系統每一次遭受大擾動后,電網中各發電機之間的相對功角開始大幅振蕩,然后快速恢復至另一個穩定狀態,電網中各變電站電壓也恢復到一個合理的范圍。
電網中,通過換流器并網的新能源發電設備,由于設備內換流器在受到電網擾動(如短路等)時,廠家為保護換流器的電子設備,發電設備這時將自動切機,起到保護自身的作用,但對電網將造成二次擾動。根據切機容量的不同,這種方式將增大電網運行的風險。
下面主要針對含大量風電場的末端地區電網外送通道由220 kV上升為750 kV網架后,研究風電機組大規模脫網時,地區電網和主電網電壓、頻率的動態過程,提出在關鍵節點加裝動態無功補償設備,快速響應電網電壓的變化。
仿真計算的新疆某末端電網中,風電場機組以雙饋風電機組占比較多、直驅式風電機組占比較少。雙饋風機控制系統如圖1所示。

圖1 雙饋風機控制系統
從圖1中可以看出,轉子經一個背靠背脈沖寬度調制的變流器與大電網相連,這種控制系統就是雙饋電動機的一個特色。
大規模的風電場接入電網的系統潮流仿真分析時,為減少數據節點加速計算,采取整個風電場等效的形式參與系統潮流計算,風電場的等效包含發電機模型等效和風速分布模型等效兩個方面。不計尾流效應和電場風速分布,將一個風電場按同一個風速考慮,仿真的風電場機組采用額定容量為1.5 MW的雙饋感應風電機組多臺并聯方式接入系統,如圖2所示。

圖2 風電場等效模型
風電場內的機組端電壓0.69 kV,經第1級升壓到35 kV,再經第2級升壓到220 kV后,通過220 kV線路并入公用電網。
風電場的有功出力等效為
(1)
風電場的無功出力等效為
(2)
式中,n為被等效風電場發電機臺數。
由電壓變化計算公式可以推算出,當風電場送出的無功功率Q保持恒定時,因風電出力的間隙性,風電場送出的有功功率是一個變化的值,這個時刻為P,下一個時刻為ΔP+P,ΔP即為變化值??梢酝扑愠靓變化與ΔU之間的數學公式為
ΔU≈-(X/USscΔP2+2X/USscPΔP)
(3)
式中:U為送端電壓;X為聯絡線的電抗;Ssc為母線的短路容量。
從式(3)可以得出,電壓的波動變化與ΔP的變化十分緊密,同時與送端電壓、線路電抗、母線短路容量等指標也有密切的聯系。ΔP變化越大,ΔU的波動幅度也越大。
由式(3)繼續推導可得
ΔQ=[(X/U)×(ΔP+2P)×(ΔP/Δt) ]× Δt
(4)
因ΔU受ΔP的影響,ΔQ的快速變化能控制ΔU的振幅,所以要求風電場的動態無功補償設備能快速響應,降低ΔU對電網的影響。
衡量電能質量的關鍵指標之一就是電網頻率,電網頻率跟電網中發出的和使用的有功功率平衡有關。因風電機組無勵磁系統,不具備快速調節有功出力的能力,然而大規模風電并網后,風電的出力占據了常規能源機組的發電出力空間。當電網受到大的擾動時(如切機、切負荷等),此時電網頻率勢必將發生波動。因常規機組開機降低,旋轉備用不足,勢必導致電網頻率波動恢復緩慢。若此時風電機組因電壓波動,出于自身設備原因再發生機組脫網,電網將出現大的有功缺額,電網頻率恢復將更加緩慢,甚至發生頻率失去穩定,造成安全自動裝置低頻切負荷,將電網事故進一步擴大。
用于仿真的末端電網處于新疆電網的最北端,總裝機容量約2 520.5 MW,其中風電為1 138.5 MW,水電為732 MW,火電為600 MW,其他為50 MW。網內負荷約800 MW。剩余電量原通過220 kV豐齊線和龍豐線與新疆主電網聯絡送出。750 kV塔城變電站、五家渠變電站投運后,通過750 kV塔五雙線將該地區豐富的風電出力送入新疆主網、送往內地省份,如圖3所示。

圖3 某地區電網結構及與主電網聯絡
1)工況1:脫網30%,約300 MW。
由圖4至圖6可知,當電網風機脫網300 MW時,750 kV母線電壓最高達762.9 kV,波動3.26%;220 kV母線電壓最高達235.8 kV,振幅3.47%,振幅最大為750 kV塔城變電站的220 kV母線電壓。脫網30%風電對電網頻率幾乎無影響。

圖4 750 kV變電站母線電壓波動(工況1)

圖5 220 kV變電站母線電壓波動(工況1)

圖6 電網頻率波動(工況1)

圖7 750 kV變電站母線電壓波動(工況2)

圖8 220 kV變電站母線電壓波動(工況2)

圖9 電網頻率波動(工況2)
2)工況2:脫網60%,約600 MW。
由圖7至圖9可知,當電壓風機脫網600 MW時,750 kV母線電壓最高達765.3 kV,波動3.45%;220 kV母線電壓最高達246.1 kV,振幅11.51%,振幅最大為220 kV薩爾塔木變電站的220 kV母線電壓。脫網60%風電對電網頻率幾乎無影響。
3)工況3:脫網90%,約900 MW。
由圖10至圖12可知,當電網風機脫網900 MW時,750 kV母線電壓最高達766.9 kV,波動3.67%;220 kV母線電壓最高達248.3 kV,振幅12.48%,振幅最大為220 kV薩爾塔木變電站的220 kV母線電壓。脫網90%風電對電網頻率幾乎無影響。

圖10 750 kV變電站母線電壓波動(工況3)

圖11 220 kV變電站母線電壓波動(工況3)

圖12 電網頻率波動(工況3)
各工況下數據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3種工況下電網電壓變化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該末端電網風電有功出力脫網30%及以下的時候,對電網幾乎無影響。但脫網60%及以上的時候,對電網220 kV變電站的母線電壓影響較大,超過運行上限,對電網一次設備的耐高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急需動態無功補償設備快速響應防止高電壓損壞電網一次設備。
采取在電壓波動最大的220 kV薩爾塔木變電站加裝容量為18 MVA的SVC裝置,風電脫網后的3.5 s采取控制措施,薩爾塔木變電站220 kV母線電壓的攀升得到了控制,如圖13所示。
1)末端風電送出電網發生機組脫網,由于地區電網潮流較輕,充電無功功率增大,導致該地區電網220 kV以及近區的塔城變電站和對端五家渠變電站750 kV母線電壓幅值都有一定程度增加,但相對而言,片區的220 kV母線電壓增長和波動幅度較750 kV大些。

圖13 脫網工況3下薩爾塔木變電站220 kV母線電壓升高的控制效果
2)當風電區域的脫網容量由30%增長至90%時,仿真計算得出,變電站220 kV母線電壓波動的幅度與一次性脫網的風電區域容量成線性關系。當風電脫網60%時,220 kV薩爾塔木變電站220 kV母線電壓越上限(242 kV);當風電脫網達到90%時,750 kV塔城變電站、220 kV額爾齊斯變電站、龍灣變電站、和豐變電站、薩爾塔木變電站等220 kV母線電壓均越上限運行,給電網的安全穩定造成風險。因此,隨著末端電網的風電并網規模增大,應控制風電的接入,按照并網標準強化風電的故障穿越能力,增強其抗擾動性。
3)在風電匯集的220 kV變電站加裝動態無功補償設備是控制220 kV母線電壓越線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