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邈



對從不盲目追新或資金暫不寬裕的PC硬件“等等黨”而言,過去的這個春季或許有些難熬,尤其是對于游戲本玩家而言。我們知道,在桌面顯卡領域NVIDIA已經完成了RTX2080至RTX 2060、GTX 1660 Ti、GTX 1660、GTX 1650多款新卡的全面布局卡位,GTX 16系列GPU移動版卻遲遲未面世,玩家們在整個2019春季基本只能選擇RTX 2060及以上級別顯卡的機型或將就購買已“服役”約兩年的GTX 10系列顯卡的機型。一時間,“青黃不接”的感覺籠罩在游戲本市場上。近期要買游戲本怎么辦?讓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近期游戲本市場:主流機型蓄勢待發
其實,所謂“青黃不接”的問題在于移動版RTX 2060、RTX 2070、RTX 2080顯卡已經問世一段時間,但動輒萬元級別的售價令主流玩家望而卻步;而處理器方面近一年也沒有太大的變革,八代酷睿處理器的“一枝獨秀”令部分玩家難免有些審美疲勞。與此同時,有消息表示九代酷睿處理器、7000元級市場的GTX 1660系列顯卡游戲本機型、面向5000元級的GTX 1650系列顯卡游戲本機型都可能在四五月份發布。在這個節骨眼上游戲本市場的青黃不接與蓄勢待發之勢并存,頗有幾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意味。
獨立顯卡作為對游戲本的游戲性能表現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部件,值得重點聊一聊。眾所周知,光線追蹤技術能給玩家帶來更加逼真的“影院級”游戲體驗。RTX顯卡和GTX顯卡均支持光線追蹤,但RTX顯卡融合了專用的RT核心,因此一些游戲性能上支持光線追蹤的RTX顯卡可以“吊打”GTX顯卡。
然而,是否所有的玩家都很向往“RTX ON”這一獨特光環呢?答案或許是否定的。我相信更為主流的游戲本玩家們的追求與主流DIY玩家類似,更看重機器在運行現有的熱門游戲時相對于舊版顯卡機型而言的性能提升。通過以往Mc評測室等各大媒體的測試我們不難發現目前移動版RTX顯卡的基準性能水平大致如下:整體而言RTX 2060移動版與上代產品GTX 1070移動版對標,而RTX 2070移動版基本可以對標GTX 1080移動版。至于Hax-Q版本的RTX顯卡,性能則有進一步的下探,可以認為RTX 2070 Max-Q相當于RTX 2060移動版,以此類推——大家在升級自己手頭老款機器的時候可以做個參考。
目前來看,想酣暢體驗DXR和DLSS技術的玩家最好入手酷睿i7處理器和RTX 2070顯卡的機器才行;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主流玩家們對于售價動輒七八千、上萬元的RTX2060以上級別游戲本實際上并不是都能消費得起,價位上不少RTX2060游戲本恰好與內置GTX 1070顯卡的上代型號機型持平。這時候,即將發布的新一代GTX移動版顯卡就令人十分期待了。根據桌面端對應顯卡的前車之鑒,結合目前已知的消息,即將問世的“GTX 1660Ti移動版”、“GTX 1660移動版”的性能大概會在GTX 1070移動版之下,但強于GTX 1060;而GTX 1650的性能預計會介于GTX 1060和GTX 1050 Ti之間——在六干元左右價位的主流游戲本市場,“吃掉”服役已久的GTX 1060、GTX 1050、GTX 1050 Ti游戲本所占據的市場份額。
再談談處理器部分,如果消息準確的話,本文發稿時,第九代酷睿處理器的移動版已經與廣大玩家見面了。第九代酷睿處理器的移動版沿用了和八代酷睿相同的14nm++工藝和Coffee Lake Refresh架構,產品覆蓋從酷睿i5到頂級的i9系列型號。在游戲性能提升方面,雖然i5以上處理器的升級不一定能帶來獨顯型號升級那樣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相信核心和頻率上的改良使得九代酷睿標壓移動版處理器仍有不小的升級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業內人士確認稱將推出搭載AMD“Ryzen3000”標壓處理器配合NVIDIATuring架構顯卡(包括GTX 16x0和RTX 2060)的產品,而且售價都比近似規格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相關機型便宜。然而,上述新品的最終落地尚需時日,玩家仍需耐心等待。游戲本選購注意事項
當然,“等等黨”能否笑到最后我們不得而知,但假如你手頭的游戲本配置已經嚴重落后,同時功能已經顯得寡淡無味,馬上入手一臺新機器無疑能馬上給就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滿足感。那么,對于近期有意入手一臺游戲本的玩家而言,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知識點”呢?工作游戲兩相宜,這也是游戲本區別于次世代游戲主機的一個重要因素。Mc的讀者們想必也早就知道一款游戲本的其它功能與細節同樣值得注意,比如是否具備酷炫的彩燈、采用的ssD型號、屏幕是否支持G-Sync或高刷新率、內置軟件是否好用、電池容量、機身材質等方面對于日常使用的體驗影響還是不小的。當然,大家還需要根據自身使用場景和預算進行綜合考慮。比如電池對于目前的高性能游戲本和大部分輕薄游戲本而言不必苛求,結合市場實際,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大家重點關注。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處理器和獨立顯卡配置相當的情況下,配備單通道內存的機型會比配備雙通道內存的機型在實際游戲性能上落后15%乃至20%(特別是RTX顯卡上這樣的差距更明顯)。近期內存價格處于較低水平,建議大家優先考慮原廠內置雙通道內存(總容量16GB以上為佳)的機型,或者選擇方便加裝內存的機型將內存擴展至雙通道,以免給整機性能帶來沒必要的瓶頸效應。
接下來看處理器方面,實際上從市面上流通的游戲本產品中我們不難發現,處理器的物理核心數量比邏輯核心數量更重要,新一代處理器可能會由于物理核心增加而帶來更大的散熱壓力,進而出現單核性能提升、多核性能反而下降的情況。因此,如果玩家看重CPU性能(尤其是多核性能),請記得要優先考慮散熱配置好、機身空間更為充裕的機型——別忘了獨立顯卡也是發熱“大戶”。從實際情況來看,輕薄化設計的游戲本大多要通過散熱上的妥協、風扇轉速的增加(噪音同步增加)來換取較為輕薄的機身。我的建議是,游戲本畢竟不像輕薄本那樣要面臨頻繁的移動攜帶需求,適當犧牲一些便攜性以獲得更好的散熱空間、靜音效果,是可以接受的。談到便攜性,我們不難發現15.6英寸屏是目前最為盛行的游戲本配置;目前甚至有不少17英寸的游戲本通過屏占比的提高將體積縮減到十分合適的程度,結合這類機型往往采用新一代模具、更好的散熱系統、更豐富合理的接口配置,值得玩家考慮。說到屏幕,可能以前大家會面臨“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如何取舍?”這樣的問題,現在看來,業內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144Hz刷新率、1080p分辨率、15.6(17)英寸、覆蓋超過72%NTSC色域的顯示面板儼然是“標配”,玩家們照著不低于這個標準來考察游戲本的屏幕,基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當然,正如前文所說,獨立顯卡十分重要且正在經歷更新換代,但大家也要辯證看待新舊型號共同存在的現象。有些機型將入門級顯卡進行的升級——例如MX 150顯卡升級至MX 250,自稱為“游戲本”,如果你購買這臺設備的主要用途是暢玩各大3D游戲而不僅局限于《英雄聯盟》這樣的普通網游,這種游戲性能不強的機型顯然不宜考慮。至于目前市場流通的部分搭載GTX1060顯卡的上一代機型,其實整體素質并不差且價格已經觸底,追求性價比的玩家也可以適當考慮一下。最后我為大家搜羅了幾款具體型號,有些是在MC評測室實測過的機型,希望能對近期有意入手游戲本的用戶起到參考作用;至于剛剛采用新一代處理器、顯卡的主流級游戲本型號,請大家就先等等看它們的市場反應及實測效果吧,在后續的文章中或許我們可以單獨再進行推薦。
外星人Alienware ALWA51M(ARE-51M)
硬件方面,Alienware AREA-51M搭載了i9-9900K臺式可超頻處理器,默認睿頻可達5.0GHz,是目前游戲處理器的“頂配”型號。顯卡部分,AREA-51M搭載了英偉達最新RTX獨顯并且支持自行更換升級——這也是目前全球首臺可以支持自行更換RTX顯卡的游戲本。AREA-51M在處理器和顯卡部分均支持更換升級,使得可玩性和后期使用壽命更有保證。無論是從設計、硬件還是體驗方面,AlienwareAREA-51M都無愧于旗艦級游戲本的名號,即使與專業游戲臺式機相比也毫不示弱,全新模具對于預算充足的玩家而言應該也頗有吸引力。
ROG超神2S
這個旗艦游戲本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豪邁,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無論放在哪里都會引人注目。ROG超神2S憑借著i9-8950HK處理器以及超滿血200W功耗的RT×2080顯卡,毫無疑問是目前性能最強的游戲本之一。在此之上,其酷炫的外觀設計以及便捷的軟件設置,可以說是發燒游戲玩家的首選。不過即便這是一臺筆記本電腦,其裸機重量也達到了4.7kg,加上電源適配器總重達到6.7kg,將其稱為便攜臺式機可能更適合一些。
微星絕影GS75
從外觀上來看,GS75采用黑金的配色,搭上金色轉軸和鋁合金的映襯,整體透露出一種剛性的時尚美感,與傳統游戲本奔放的外觀不同,這樣的整體風格所延伸的應用場景更多,畢竟如今消費者的身份并不單一——高端商務人士同時也可以是一名狂熱的游戲玩家。因此GS75這種時尚與沉穩的設計風格顯然是可以兩者通吃。18.95mm的機身厚度對于一款17.3英寸性能級電競本來說已經算是相當不錯,別看微星GS75擁有17.3英寸的機身,但它卻比常規17英寸的筆記本要小16%。此外,Corei7 i7-8750H及RTX 2080 Max-Q的配置“打底”使得這款機型的游戲性能注定不俗。
ROG槍神2s Plus
17.3英寸全面屏、144Hz的高刷新率、實時光線追蹤技術這一系列專為玩家打造的游戲屬性令這款游戲本如虎添翼。通過對比可以發現,ROG槍神2s Plus的升級之處集中在硬件規格及散熱模組部分。這款機型的基礎性能表現基本可以滿足游戲本用戶體驗光線追蹤技術的需求。由于單通道會影響游戲本實際性能的發揮。如果想要完全發揮性能,建議玩家們升級內存組成雙通道。槍神2s Plus游戲本體現了RoG旗下產品追求極致性能的決心——哪怕是在模具不變的前提下搭載性能更為強大的RTX2070游戲顯卡,依舊能夠以極佳狀態滿足游戲玩家的各種需求。
雷神911 Pro標準版
雷神911 Pro標準版搭載英特爾酷睿i7-8750H處理器、16GB DDR4 2666雙通道內存和三星NVMe 256GB SSD,同時還搭載NVIDlA GeForce RTX2060顯卡。在3DMark Fire Strike場景測試中,這臺機器輕松取得遠超移動版GTX1060顯卡的成績。如果在Control Center中將這臺RTX游戲本的工作狀態設置為狂暴模式,并使用AIDA64將CPU、顯卡的負載拉到最高。雙烤60分鐘之后,機身最高溫度為43.5℃(室溫22℃),鍵盤位置溫度為31.6℃,用手觸摸也僅感覺溫熱。不得不說,雷神911Pro標準版的散熱設計的確比較喜人。
機械革命深海泰坦X8Ti Plus
作為升級版本,深海泰坦X8Ti Plus在外觀方面依舊延續了該系列黑色金屬設計風格,屏幕方面,深海泰坦X8Ti Plus的亮點在于其擁有15.6英寸的外形卻采用了一塊17.3英寸的大屏,這主要得益于其采用的窄邊框設計,高達88%的屏占比極大地提升了視覺體驗。核心硬件層面,除了NVIDIA GeForce RTX 2070顯卡,機械革命深海泰坦X8Ti Plus還搭載英特爾酷睿i7-8750H處理器、海力士16GB DDR4 2666雙通道內存,存儲方面則是512GB NVMe SSD以及西數2TB機械硬盤的組合,整體配置十分均衡。
惠普 暗影精靈4 Pro
暗影精靈4 Pro采用了時下流行的三面微邊框設計,因此在近乎14英寸模具的機身硬是“塞下”了一塊15.6英寸的屏幕。八代標壓i5處理器及RT×2060移動版顯卡的搭配比較討巧,可以稱得上是“承上啟下”,即使面對新一代機型也不會顯得落后。經過4代的發展,暗影精靈系列游戲本積攢起了不錯的口碑。在同樣搭載RTX 2060的國際一線大廠游戲本售價基本都在萬元左右的當下,惠普暗影精靈4 Pro游戲本i5/RTX2060版本卻制定了8299元起(60Hz屏)的優勢價格,可謂是萬元以內RT×獨顯游戲本的性價比之選。對于近期考慮更換游戲本卻又不想再繼續等待的玩家,惠普暗影精靈4 Pro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