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易
2001年8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今年的9月21日是我國第19個“全民國防教育日”。

很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全民國防教育的普及。作為國防教育的形式之一,美、英、法、意等國設有與國防教育日性質和功能相類似的“國防日”。這在和平時期的今天,國際化的交流日益頻繁,而人們的國防意識卻在淡化,因此國防教育就更具有教育警示意義。
主要表現在: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的獨立和尊嚴;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和幸福生活,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鞏固國家地位,維護世界和平,為人類發展進步做出貢獻;通過國防工業、國防技術、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使用,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經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批準,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日前發出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啟用全民國防教育標志。全民國防教育標志以長城、烽火臺、盾牌三個要素構成“國防”的概念,外圍用橄欖枝烘托、裝飾,紅五星高居正上方代表祖國無上的尊嚴與榮耀,“GFJY”為“國防教育”漢語拼音縮寫。標志所有權屬于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武器裝備與軍隊建設總能讓大家熱血沸騰,但我國歷史上遭受的侵略戰爭和當前的國際形勢,更應當為大家所深刻認識和銘記。
88年前的九一八事件,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東北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3 000萬同胞深陷水深火熱之中。恥辱與悲壯,時刻提醒著我們牢記那段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九一八事變,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講都義憤填膺,對于老一輩來說更是刻骨銘心。當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即使是隨著時間和歲月的流逝,也不會被歷史忘記。為了使國民對歷史對國防知識有所了解,2001年8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定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確定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這是中國第一個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國防教育的主題節日。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古往今來,每個國家都把國防建設擺在極為重要的位置。在和平年代搞好國防教育,增強人民的國防意識,不僅是建設強大國防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而且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客觀需要。
國防教育是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來侵略、顛覆威脅的建設與斗爭,對全民傳授與國防有關的思想、知識、技能的社會活動。它是對全體公民進行的一項基本教育,是一種覆蓋全社會的教育行為。其內容包括增進全民的國防思想、國防知識、國防技能和身體素質,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強國防觀念、國防能力的各種類型的社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