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嘉


寶寶來了,他的第一口奶是怎么吃的?你還有印象嗎?你的開奶順利嗎?本文采訪了幾位媽媽,共同追憶她們與寶寶一起努力的開奶時光,并對開奶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專業的解答和幫助。
寶寶一出生,媽媽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學到的各種本事都用上,當然第一件事就是給寶寶喂奶啦!可是,現實似乎與想象中溫柔美好的哺乳畫面一點兒也不搭:
櫻桃媽媽說,奶水沒有嘩啦啦地流,寶寶也沒有咕嘟嘟地喝,第一次親密接觸以我跟櫻桃一起筋疲力盡、沉沉昏睡宣告結束。
叮當媽媽說,我一直覺得我家叮當出來就能自己找奶吃。我把他放在我胸前,想讓他自己湊過來找奶頭,結果人家吭哧了兩下,掙了個屁,哈哈,顯然,我想多了。
豆子媽媽說,不知道為啥,豆子一上來吃奶就嘬得我好疼,第一次喂奶陰影巨大。
點點媽媽說,護士過來擠了一下乳頭,說我有奶,我還挺激動,結果一看,一滴清亮的乳汁,稀溜溜的,我的心里哇涼哇涼……
媽媽們提到第一回開奶,怎么聽著聽著,都覺得是在講段子。不過,大家最后倒是沒有忘記重點,反復叮囑,一定要講講開奶中的那些“劫數”破解妙招,讓每個媽媽都能成功飛仙,享受到溫柔美好的哺乳時光。
開奶第一劫:奶,都去了哪兒?
很多媽媽覺得奶要嘩啦啦地流,才叫有奶。其實,媽媽的奶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會一直變化,從初乳,到過渡乳,到成熟乳,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從數量到成分,都非常貼合寶寶每個階段的生理需求,是為寶寶量身定制的食物。
初乳的分泌量看似很少,但其實新生寶寶的胃容量非常小,初乳剛剛好能滿足小寶寶的需要。媽媽們完全不用擔心初乳不夠小寶寶吃。正常足月出生的寶寶,自身儲備著一定的能量和水分,是不那么容易被餓著的。
破解妙招
合理范圍內的體重下降,不要慌
一般來說,在開奶過程中,不用太擔心新生兒的饑餓。此時不妨密切關注寶寶的體重,測量并記錄下來寶寶每天的體重。通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后每天排胎便次數較多,隨著胎便的排出和水分的散失,很多寶寶在出生幾天內體重都會有所下降。只要寶寶的體重減輕在7%以內,就可以堅持純母乳喂養,不必補充配方粉。
開奶第二劫:嘬疼了,要不要忍著?
都說孩子多吮吸、多刺激,能促進泌乳素的生成,從而能產生更多的乳汁。可是,哺乳時,如果媽媽一味追求多吮吸,而忽視了哺乳的姿勢,就有可能讓自己和寶寶陷入痛苦。
尤其是對于新生寶寶來說,吮吸是他剛來到人世間的第一項重要“工作”,第一次“上崗”,肯定需要媽媽和寶寶不斷地調整和磨合,當出現疼痛情況時,媽媽一味忍耐并不能幫助寶寶學會正確的吮吸姿勢,反而會影響吮吸效果和奶量。
破解妙招
不斷改進你和寶寶的哺乳姿勢,直到不疼了!
正確的哺乳姿勢應該是:媽媽找一個自己舒服的姿勢,抱著孩子,孩子的頭和身子保持一條直線,孩子嘴張大,含住媽媽的大半個甚至整個乳暈,嘴唇呈魚唇狀,能聽到“咕嘟”吞咽的聲音。如果媽媽在喂奶中有疼痛感,要及時調整。因為姿勢不對,孩子銜接出問題,會吃不到足夠的奶,還會導致媽媽的乳頭皸裂,給哺乳造成更大的困難。
開奶第三劫:初乳,為啥稀溜溜?
很多媽媽會嫌棄自己的初乳,覺得稀溜溜的沒啥營養。其實,雖然初乳看起來其貌不揚,但里面的營養可豐富了,是別的乳制品、配方奶沒有辦法替代的。
初乳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還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生長因子、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初乳中的這些成分,被稱為抗感染因子,能夠抵抗和殺滅多種病菌,保護新生寶寶少生病或不生病。
初乳中還含大量的生長因子,能促進新生兒胃腸道上皮細胞生長,促進肝臟及其他組織的上皮細胞迅速發育,還參與調節胃液的酸堿度,有助于腸道的發育成熟,預防過敏和乳汁不耐受。
初乳中的低聚糖(益生元)含量大約是成熟乳的2倍,益生元能促進益生菌的增殖,能夠促使胎便盡快排出,減輕生理性黃疸,預防高膽紅素血癥病理性黃疸。
另外,初乳中脂肪較少、蛋白質含量較高,特別是早產兒母親的初乳中營養物質的含量均較多,能夠充分滿足早產寶寶的營養需求,對提高早產寶寶的免疫力更有益處。
現在,你明白這稀溜溜的乳汁堪比黃金了吧?千萬不要小看它哦!
破解妙招
擺正心態,母乳的每個階段都很寶貴
初乳只是母乳的第一個階段。從初乳到成熟乳,母乳的每一個階段都很珍貴,這是因為神奇的母乳能夠根據寶寶的發育階段的不同需求調整自己的成分。在哺乳初期,初乳的抗感染因子和生長因子能夠提高孩子的存活率,避免受到疾病的侵襲。然后逐漸發展為過渡乳、成熟乳,富含大量容易吸收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乳糖等營養物質,滿足孩子旺盛的生長需求。
看看下表,你就明白為什么專家都這么提倡給寶貝吃母乳了。
如此神奇的母乳,千變萬化卻不離其宗,總是為孩子的成長提供獨特的支持與愛。因此,珍貴的初乳,寶貴的開奶過程,你和孩子一定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