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夢
如廁訓練,是寶貝鍛煉自理能力很重要的一步。如何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法讓寶貝順利掌握這一技能呢?一起來聽聽專家怎么說吧。
讓孩子學會獨立如廁,到底難不難?如果你是焦慮型父母,孩子在面對來自你的壓力時,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學不會獨立如廁。其實,作為父母,我們不妨反過來想一想,如廁之所以需要訓練,是因為其并非本能,是我們第一次可以教授孩子用特定的順序去做一件事情,從而得到特定結果的過程。不如放輕松,學學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輕松學會如廁吧。
在杰米·格洛瓦基(Jamie Glowacki)女士的《天哪,孩子上廁所還要訓練!每個現代父母都必須知道的如廁訓練》一書中,我們找到了開啟孩子自愿如廁“關鍵時間點”的法寶。比如她認為應該在孩子20~30個月齡的“機會窗口”開始進行如廁訓練,因為這時候孩子可以最不費力地學習這些如廁技能。在這段“機會窗口”,父母需要不斷地觀察孩子是否準備好開始學習如廁,比如“他會躲到角落或沒人的地方噓噓嗎?”因為這表示他已經把噓噓和隱私聯系到一起,也就是說他已經開始有如廁的基本概念。
很多時候,家長會問,如廁訓練的訣竅到底是什么?
杰米在書中說:是你。
沒錯,我們是孩子的父母,我們為他們提供了安全感和界限感,如廁訓練不僅需要我們參與,更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教授孩子的一項本領。杰米的如廁訓練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基于家長的責任。所以她的方法是“學習積木”模式,而非時間軸模式,也就是說她并不想給每一個訓練設定一個時間表,走完一遍就算任務完成,而是更多地希望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帶領孩子進行每一個模塊的訓練,不論一個模塊需要一天,一周,還是一個月。在這些模塊的不斷推動中,孩子對如廁的意識也會不斷地變化,從“懵懂無知”,到“我尿完了”,到“我正在尿尿”,再到“我得去尿尿了”。這一切都意味著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在更加成熟地掌握如廁技能。
杰米的如廁模塊其實非常簡單,如果家長時間有限,那么我強烈建議你通讀第5章“擺脫尿布!如何做”,了解她的如廁訓練具體操作方法。
她將如廁訓練分為6個模塊:
讓孩子在上廁所前是脫掉尿布,不穿衣服的。
讓孩子在上廁所前是穿褲子,但是不穿內褲的。
更多的時間離開家中,讓孩子在其他場景中,上廁所。
讓孩子在上廁所前,是穿內褲的。
孩子可以持續性自己要求上廁所。
孩子可以一整晚不尿,小憩的時候不尿。
雖然這個模塊看起來挺長的,但是作為家長,我們只需要保證引導孩子扎實地走過每一個模塊,再去實踐下一個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如廁訓練的第一天會是最重要的,杰米在前三章都在談論最開始的一些注意事項。她甚至說:“今天,你什么都不要做,就看著你的孩子”,他們只要一噓噓,你就要把他們放到馬桶上,不要慌張,也不要過于小題大做,簡單地每次對他們說:“親愛的,你尿尿了,我們去馬桶上吧。”就這樣,每一次他們噓噓,你都會這樣去做。杰米認為,家長最不應該在頭幾天做的就是驚慌失措,擔驚受怕,孩子會不會尿在地上,沖孩子大吼,等等。這些表現都會導致孩子沒有辦法更好地進入之后的六大模塊學習中。
除此之外,拋開書本內容本身,這本書的整體語言風趣,通俗易懂,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杰米的書在美國亞馬遜 “如廁訓練”分類蟬聯暢銷榜的原因吧!
推薦書目
《天哪,孩子上廁所還要訓練!每個現代父母都必須知道的如廁訓練》
作者簡介
杰米· 格洛瓦基(Jamie Glowacki),是一位媽媽,社會工作者,美國如廁訓練方面的真正專家,
被稱為是寶寶如廁訓練的“花衣魔笛手”。
編輯點評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惑:
“我知道得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但問題是,我該怎么做呢?從什么時間開始?遇到問題怎么辦?”
來跟美國寶寶如廁訓練的“花衣魔笛手”一起訓練孩子上廁所吧!只需3天,孩子就能丟掉尿布,自己上廁所。當孩子能輕松搞定上廁所這件“小事”,他們會更加自立、自尊和自信,養成開朗樂觀的性格。
父母必讀書架:順利地如廁訓練,從更了解兒童敏感期開始
《從容養育: 成長自我,成就孩子》? 中國婦女出版社
真實的育兒生活,不是各大育兒理論的實驗室,而是一次次應對孩子挑戰的過程,也是家長在“困惑——反思”的循環中成長的過程。
《捕捉兒童敏感期》? 中國婦女出版社
“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并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
《可怕的兩歲》?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兩歲的孩子處在人生奇妙而又重要的過渡階段。這一突破期會成為好的時期還是壞的時期,取決于父母能否了解孩子的天性,是否能制訂出清晰的育兒目標。
《兒童非暴力溝通心理學》? 天津人民出版社
采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溝通方式,孩子才愿意接受你的觀點,避免傷害和敷衍的表達技巧,解決摩擦和沖突的溝通藝術,打開愛和理解的密碼。父母需要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里。
《愛和自由》? 中國婦女出版社
本書以愛和自由為立足點,強調愛孩子要有科學的方法,即在充分了解兒童成長規律的基礎上給孩子充分的愛、自由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