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福貴
酥脆多汁的玉露香梨,鱗次櫛比的養殖基地,如火如荼的工廠車間,整齊蜿蜒的硬化道路……在廣大干部群眾群策群力脫貧攻堅下,如今的陽泉市平定縣東回鎮生機盎然,百姓生活日新月異,家家戶戶舊貌換新顏。
東回鎮是平定縣的農業大鎮,總面積228平方公里,轄41個行政村,總人口28417人,耕地6萬余畝。東回鎮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5個,貧困戶1129戶、2417人。2014年以來,按照貧困村13項退出標準和貧困戶5項脫貧標準要求,東回鎮如期完成貧困村摘帽和貧困戶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8.5%降至零。其中2018年新完成4個貧困村整體脫貧,貧困戶183戶、352人順利脫貧。
因地制宜,加速扶貧產業開發
在推進產業扶貧的過程中,東回鎮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因地制宜,明確發展方向,進一步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實施聯村黨建、聯村開發。朱峪村、白家地掌村、西川村三個貧困村組建了聯村黨總支,按照“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開啟了“三村共建”的治村模式,三村集中開展黨員活動和技術培訓,集體謀劃村務發展,編制完成了“三村聯合發展規劃”設計,建起了500畝的玉露香梨基地并林下套種小雜糧、中藥材、掃帚等經濟作物,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大力發展培育特色產業,貧困戶每年可通過土地流轉、帶資入股、入社勞務等方式獲得收益,戶均增收達2000元,切實發揮了農村黨支部政治引領、固本強基、凝聚人心的作用。
為掌握更多更好的先進經驗,東回鎮多次邀請上級部門和有關專家對產業扶貧進行“把脈問診”“開方取藥”,組織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和“兩委”主干,先后到盂縣、河北井陘、晉中昔陽等地考察學習,最終確立了連翹、養蜂、笨雞、雜糧、烏雞、藏黑豬等特色產業項目。
一直以來,東回鎮堅持做特種種植、壯大養殖、培育加工、推進新能源利用的基本思路,著力構筑種類多樣、互為補充的扶貧產業體系。截至2018年11月,全鎮累計投入貧困戶小額信貸2311.6萬元、扶貧資金1200余萬元、互助金425萬元及自籌資金200余萬元。其中,21個扶貧實體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20萬元,凈利潤130萬元,解決了210個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人均增收4300元,利益鏈接機制覆蓋所有貧困戶。
為加速產業開發,帶動經濟長足發展,東回鎮投資524萬元,新建養牛場1個、養驢場2個、養羊場4個、養豬場4個,發展養蜂1200余箱;投資300余萬元,新發展玉露香梨500畝、地膚子400畝、連翹2000畝、韭黃100畝、中藥材100畝、桃樹10余畝。
同時,東回鎮投資數百萬元,建成一系列加工廠及青楊樹村級光伏電站。今年以來,幫扶單位千方百計為村銷售各種農副產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0余萬元。
多措并舉,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東回鎮堅持多措并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建設扶貧路、致富路和解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為突破口,以強化鄉村環境治理、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通訊電力等為補充,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累計投入資金1700余萬元,一大批工程項目建成并初步投入使用。
時至今日,東回鎮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000萬元,拓寬公路23公里,新建機耕路18公里,15個貧困村的進村公路全部完成拓寬,鄉級公路洪水線、小川線全部完成拓寬,縣級公路黃娘線、西石線部分完成拓寬,全鎮貧困村的交通設施面貌有了根本性改善。
為解決居民住房問題,東回鎮實施易地搬遷政策,共搬遷安置220戶、585人。同時依托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0人,抓住東回鎮實施各種林業工程的機會,吸收貧困人員參與勞動,獲取勞務收入。2017年以來,東回鎮貧困戶參與造林人員已達200余人次,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為保證貧困家庭子女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與鞏固,實施對貧困家庭高中生免除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子女考入二本B類及以上高等院校、中職、高職(大專)院校按照國家補助標準給予應補盡補。2016年以來,東回鎮有127人享受“雨露計劃”政策,資助新入大學生12人。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貧開發有效銜接,做到應保盡保、應扶盡扶;加大臨時救助制度在貧困村的落實力度,實現社會保障兜底。目前,東回鎮貧困戶享受低保的有152戶、307人。
同時,為解決過去常年困擾村民的用水問題,東回鎮投資213萬元,修建水池18個,水容量新增3000余立方米,有效扭轉了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存在的靠天下雨、十年九旱的不利局面。
此外,東回鎮投資230萬元,完成互聯網寬帶進村工程和農網改造工程,養殖場通生產用電1處;投資147萬元,新建農民公園2000平方米、文化活動廣場1500平方米,整治7個村的環境衛生,提升兩個村的組織活動場所。
創新模式,提高貧困人口素質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東回鎮牢固樹立全鎮一盤棋的工作理念,想方設法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上下協調、部門聯動、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生動局面。
東回鎮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扎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鎮黨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查辦扶貧領域違紀違法案件和學習貫徹兩個《準則》《條例》為重點,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加強對扶貧資金監管,狠抓村組財務清理整頓,認真開展了村干部述職述廉工作,不斷強化村監委會監督職能。同時,狠抓信訪問題和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加大案件查辦問責力度,對群眾反映的鎮村干部的違紀問題,交鎮紀委及時查處,2016以來,鎮紀委共收到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8件,辦結28件,黨內警告以上處分6人,認真完成督導問題整改工作。
為切實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抓強抓實產業發展,東回鎮通過舉辦新時代農民講習班、職業技能提升、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活動,不斷增強貧困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脫貧致富本領。2018年以來,東回鎮共舉辦政策宣講8次,發放宣傳資料1300多份,培訓貧困戶2000余人次;圍繞產業發展,開展蜜蜂、中藥材、雜糧等實用技術培訓13次,培訓貧困戶347人次。
針對在精準識別中存在的問題,東回鎮在2018年3月啟動了貧困戶精準識別核實整改工作,通過調查取證、召開會議民主評議、公示上報等程序,審定出列貧困戶106戶、206人,人口自然減少19人,新識別貧困人口9戶、28人。同時,東回鎮做好出列貧困戶的思想溝通、政策解釋和信訪穩控工作,確保鎮村兩級和諧穩定,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扎實順利推進,做到了脫貧即出、返貧即入、應扶盡扶,提高了建檔立卡精準度和因戶施策針對性。
此外,東回鎮還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光榮傳統,發放政策性補助299戶,296戶貧困戶獲得子女贍養收入3000元、政府獎補500元,3戶貧困戶獲得子女贍養收入2000元、政府獎補300元。
接下來,東回鎮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思想,下足繡花工夫,強化責任意識,一級抓一級,層層壓責任,進一步明確包村干部和幫扶隊伍的責任,督促村級做好資料完善和產業發展相關工作,不斷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統籌利用好專項扶貧資金,建立長效機制。按照“六個精準”要求,用最嚴的標準、最高的要求,落實各項扶貧政策要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