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琦
摘 要:隨著當代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也往深化的方向發展。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激烈,很多企業面臨著經營位置的分散化、控制權利層次的增加和控制跨度提高等一些難題。與此同時,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也愈加顯現出來,這就使得企業的一些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越來越大。雖然我國已經在逐漸的重視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但是在企業內部控制的不斷發展中還是會存在部分問題。所以就要企業建立起具有自我控制與自我調節的管理制度,要加強監督和控制的能力,強化會計的基礎工作,防止信息系統的缺失,并且建立起一個比較完美的法人治理結構與治理機制,這樣可以更進一步的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內部審計
內部控制是企業的管理者在解決生產與經營的各項業務的時候所相互制約的一種管理體系,同時它也是現代企業進行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體系也是為了保障企業正常經營時所需要運用的一些管理措施,這個已經成為了度量當代企業管理的標志。企業內部審計是完成企業內部控制方向的重要手段,同時它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系統中的一個和重要的分支體系,這個體系可以為改善企業內部控制提供一些實用性的方法,當然它也可以對企業其他的經營方式或者活動進行獨特的評論。
一、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及其內部審計的發展概況
(1)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及其內部審計的發展背景
由于我國成立之初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后,這樣就會讓我國的企業發展速度和企業經濟發展的狀況處在一個蕭條的環境里面,正是因為這樣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建設并不是很理想。很多企業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它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都存在著很多的疑點與矛盾,由于控制體系和審計工作的一些制度與規則比較簡單,進而就使得企業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會出現部分困難性和風險性的問題。
(2)企業內部控制及其內部審計的作用
在企業處于正常運行情況下的時候,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工作是會影響到企業以后的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企業的內部控制最重要的其實是對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的整個環節進行規范的管理和控制,避免了因為企業內部的疏忽,而使得企業以后的發展方向受到影響。企業的內部審計的工作其實就是及時的對企業的重要項目的跟進,同時也有企業前后收支情況的審核與企業經濟獨立工作的督查,所以就要改善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讓企業內部資金能夠使用合理,當然這樣也可以使企業的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3)重視企業內部控制及其內部審計的必要性
在現在,在我國的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企業是充當著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角色,正因如此我國要確保企業的發展速度和發展前景,也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的促進我國以后經濟的整體發展。必須要重視企業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只要確認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和內部審計工作的高標準,才可以確保企業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
二、企業內部控制及其內部審計的關系
(1)內審與內控相互依存
內部審計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對內部控制的一些要素進行二次控制,在開始內部審計的時候,內部控制就可以一直得到改善與優化。而且在內部審計里,內部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基礎,內部控制所在的環境可以直接對內部審計發生影響。比如企業工作員工的道德水平、審計的權利與審計方式等,這些一連串的內容都會讓內部審計的展開和審計效果與審計的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審計的實驗過程中,企業的審計員工開始會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進行系統且整體的評價,再按照評價結果,最終確定內部審查范圍與審查方式。當然在平時的審計過程時,一定要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審計有很重要的理解。
(2)內審對內控的作用
企業內部審計其實是一個具有監督作用的內部控制系統。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主要有制度、程序和政策等,而且它也體現了企業的管理原則與企業目標,所以,要依賴開設的評價督促工作,這樣才可以讓這些政策充分的執行,同時也會保證它可以在相關法律的要求下開展。當然,內部審計還可以對內部控制進行有效的評價,并且將它的再控制作用表現出來。在平時的審計過程中,審計員工還應該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與考核,同時也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分析與預判,迅速找到當中的缺點,并進行分析,最后使用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這樣才可以保障內部控制的優化效果,進而成功的完成企業的目標。
(3)內控對內審的作用
內部控制對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具有其特定的影響。內部控制是內部審計的一條非常重要并不可分割的一條線,它可以對不一樣的部門進行監督與制約,但是它的權利有時候也會被內部審計的發展而有所限制。因此,利用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可以增加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還可以最大程度的發展內部審計的督促作用,進而使得審計工作的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明顯的提高。
三、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協調策略
(1)強化戰略目標
根據研究表明,其實企業的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的目標是一致的。換句話說,都是為了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在進行企業活動的過程中,企業的生產和運營方面都可以因為這些目標而實現高質量和高效率的發展,特別是遵守國家標準和國家法律的一些公司或者企業。同時,企業需要快速解決現有的發展問題,要充分利用發生的錯誤來對以后企業的發展進行預防和檢測,以提高企業的測試報告和相關信息的質量。為確保公企業資產的安全,企業需要實時對企業活動和經營業務的發展進行監控。
(2)完善治理結構
在企業治理結構方面,其實最主要的是對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工作進行有效結合。企業的業務流程是激勵機制、能源機制和控制機制等的有效運作,企業還要擁有各種生產權、業務所有權和合理分配的權利與義務。同時,通過適當的程序和機器設備,企業可以更有效地對資金、員工和物流進行有效分配。此外,企業的高層管理可以有效地參與對公司治理結構的持續改進與完善,其中就包括關系結構的改善、控制系統和體制機制的完善,只有通過完善可以避免員工在客戶面前或者在進行代理時出現的不好的現象,避免產生道德風險。
(3)發揮審計作用
企業的內部控制程序應該設在公司總部,其他部門則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制定相關級別的內部控制程序,但最終要轉到總部進行推廣和發展。內部控制程序的過程通常都比較復雜,因為它們具有一些特殊的動態特征,其主要包括起草擬案、修改、總結和實施草案,同時,這個內部控制的過程也充分發揮了內部審計的作用。內部審計主要是一些獨立的任務,比如解決企業的相關問題,并調整企業相關信息,從而使企業的整體績效得到顯著的提高。
(4)強化風險管理
內部審計的流程還需要加強審計的風險管理,此外,需要加強風險管理的監測、評估和測試,以便審計在預防方面發揮必要的作用,并確定科學的風險領域。同時,建立內部控制層和風險管理系統,可以及時預測風險和消除風險,并對風險進行反饋,這樣就可以盡量減少因為風險而帶來相關的損失。此外,還應該采取許多有效措施對內部審計進行管理和預防風險,讓公司可以更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四、結語
總的來說,現代企業的發展與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的執行密切相關。內部控制著整個生產流程和管理所有員工,因此企業需要更多的內部制度和法規來對內部控制進行制約與監督。目前,中國式的內部審計慢慢的在企業審計中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包括對公司結構的控制、風險的管理方法、戰略決策實行、控制系統的實施和組織公司文化等企業活動的控制。企業的內部審計正逐步轉變為內部分析和內部評估,企業通過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違法行為,也可以有效加強企業的業務發展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并且還可以應對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因此,公司管理團隊必須要掌握內部審計技能,并建立公司內部審計部門,這樣就保持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也加強了內部會計審計師的職業技能,以及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能力,同時也需要企業不斷的對審計部門進行專業化的改進。除此之外,內部審計師還需要明確在自身工作中的責任和工作范圍,這樣可以改善企業發展的目標,讓企業的經濟發展和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丁潔.企業基于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問題研究[J].納稅,2019.13(05):262+264
[2]斯杭燕.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及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9(01):74-75
[3]鄭健釗.淺析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控制中的作用[J].會計師,2018(22):54-55
[4]王國棟.內部審計、內部控制審計與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探析[J].審計與理財,2018(1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