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在政府采購代理活動中,有些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不規范,影響到政府采購活動的正常開展及財政資金效益的發揮。本文從分析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的規范性與其自身經濟的長久發展之間的關聯入手,使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認識到內部控制管理的規范性在其經濟長久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經濟發展
一、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從業人員業務不專業。政府采購代理業務是一項政策性、專業性強的工作,不僅要求從業人員掌握嫻熟的業務技能,還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十分熟悉相關的政府采購政策,在從業期間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律法規的要求開展代理業務。但目前,代理機構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代理機構普遍沒有對從業人員進行崗前及后續專業、系統的培訓,摸著石頭過河,濫竽充數的人員居多。
(2)崗位設置混亂。《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每個代理機構擁有不少于5名熟悉政府采購法律法規、具備編制采購文件和組織采購活動等相應能力的專職從業人員,而在實際的代理業務中,代理機構對這些從業人員往往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往往各自為政,缺乏崗位制衡監管。
(3)違規出借代理資質。一些代理機構將資質證書借給有背景有關系的人,代理機構則按業務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費。違規出借代理資質的行為,嚴重影響到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
二、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不規范帶來的風險
(1)市場風險。隨著“放管服”改革的腳步,市場上代理機構的數量顯著增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代理機構若放松內部控制管理,不注重提高從業人員業務素質、職業操守,勢必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服務質量差的情況。在炙熱的市場上,受到來自眾多競爭者的威脅。
(2)運營風險。代理機構崗位設置混亂,對這些從業人員往往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且沒有設立不相容崗位,關鍵崗位定期輪崗,缺乏崗位制衡監管。在代理機構的運營過程中,如若從業人員道德水準不高,容易產生腐敗等現象,影響代理機構的正常運轉。
(3)法律風險。“放管服”改革,一方面給了代理機構一定的自主空間,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對代理機構的監管。《中華人民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等明確規定代理機構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這就意味著,倘若代理機構不重視規范內部控制管理,隨時可能觸碰法律紅線,受到法律制裁。
(4)信用風險。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的關注度日益增強,不良信用影響面很廣,在社會中某些方面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將會受到限制。信用中國網站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百度公司提供獨家技術支持,是政府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權威門戶網站。實際工作中,一旦發現代理機構存在違法行為,就會受到行政處罰,凡是受到行政處罰的單位,都將被推送到信用中國。信用受損,嚴重影響到代理機構的發展。
三、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不規范導致成本增加
(1)經營成本。代理機構對從業人員不進行崗前及后續培訓,節約培訓費用;外借代理機構資質,收取費用等疏于管理的行為,從短期來看,代理機構是節約成本,獲利了,但從長遠來看,代理機構的經營成本是增加了。如從業人員業務不專業,在代理活動中出現了違法行為,因違法受到罰款處理;從業人員長期不輪崗,滋生腐敗;甚至代理機構外借資質,因借用人違法,連帶受到行政處罰等,這都使經營成本增加。
(2)機會成本。代理機構的內部控制管理不規范,往往辦事效率低,導致在原計劃的時間內無法完成任務,只能放棄其他新的業務。特別是代理機構從業人員制作標書時,沒有按照負面清單的要求嚴謹制作標書,致使潛在或參與投標的供應商提出質疑,對質疑又不認真進行答復,無疑延長了整個項目的代理時間。在一個質疑投訴項目多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喪失了代理其他新項目的機會,減少了經濟效益。
四、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的規范性與其經濟發展的長久性是有機的統一體
(1)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的規范性是其經濟發展長久性的基石。穩定是一個企業生存的先決的條件,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的不規范,讓其時時都處在市場危險、運營危險、法律危險、信用危險等各種危險之中,危機四伏的企業,穩定都無法保證,生存都是未知數,如何談發展。經濟效益是一個企業生存追求的目標,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的不規范,導致各項成本增加,利潤減少,經濟效益不佳,也就失去了一個企業存在的意義了。
(2)代理機構經濟長久發展是其內部控制規范的必然結果。代理機構選拔優良職業道德、具備扎實的業務素質的從業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培養一支服務優、業務精、效率高、作風嚴的團隊,建立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必然受到市場歡迎,受到市場好評,促進其穩定發展,贏得更多、更長久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五、營造企業文化,構筑經濟長久發展的根基
對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的規范性,不僅要建立固化的規章制度上,更關鍵的是要將它營造成企業文化,還要內化于心。把代理機構內部控制管理的規范性植入員工的思想,使員工從思想上高度認識到內部控制管理規范的重要性,要讓員工從內心發出一種條件反射似的自覺遵循性,從內心感受到與公司共同發展的歸屬感。同時,代理機構還應該引入績效評價機制,至少每半年對代理業務進行績效考核,并及時對內部控制管理進行調整,形成良性循環,使其更加規范,更適應公司發展,更好的推進其經濟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袁瑞娟.落實“放管服” 創新代理機構監管[N].中國政府采購報,2018-03
[2]秦軍. 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
作者簡介:邢祎(1985.03);性別:女;單位:新鄉市財政局,職業:事業單位人員;研究方向:財政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