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亮 孫莉英 龔雪剛 栗清亞 王琳 魏雙喜


摘要:以北京市某焦化廠多環芳烴污染修復工程為研究對象,結合實際案例探討環境污染修復工程中環境監理的人員職責、工作程序、依據、內容、制度和方式等因素,實現對環境修復工程質量、進度的全方位控制;重點闡述了在整個工程過程中環境監理質量控制的內容和工作特色,以保證環境污染修復工程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治理目標;對中國的環境污染修復工程環境監理工作進行了思考,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為中國環境污染修復工程環境監理的理論研究和其他環境修復項目提供案例參考。
關鍵詞:污染修復工程;污染修復;環境監理;案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X328;X53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11.001
1 引言
環境監理與工程監理類似,是一種有效的監督管理手段。環境監理是基于環境保護考慮,對工程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對于減少施工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保證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以及預防、避免環境污染事故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同時通過環境監理的設置也可以有效加強工程施工質量的管控,使工程在施工質量和環境保護方面都能夠取得積極效果,滿足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但是結合環境監理工作實際,目前環境監理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要想提高環境監理工作的有效性,應當對存在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并制訂具體應對策略,保證環境監理工作能夠有效開展[4-7]。
目前,部分省市開展的環境污染修復工程中都引入了環境監理開展修復過程中的環境管理工作,但關于環境污染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方面的研究和案例非常匱乏。
本文以北京市某焦化廠遺留場地內建構筑物污染修復工程為研究對象,結合項目實際施工過程探索環境污染修復工程中環境監理的工作內容、程序、形式和重點;根據本項目特點篩選各施工部分的監理控制內容,并通過監督、審查等手段對修復工程質量加以控制和監理;對中國的環境污染修復工程環境監理工作進行了思考,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為中國環境污染修復工程環境監理的理論研究和其他環境修復項目提供案例參考。
2 污染修復工程概況
北京某焦化廠始建于1959年,其生產工藝過程覆蓋了煉焦與副產品加工的所有部分,包括儲料、備煤、煉焦、熄焦等煉焦工序,以及制氣、煤氣精制和副產品回收利用等副產品加工工序,為中國的煉焦產業和北京市的燃氣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北京奧運行動規劃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北京奧運行動規劃之能源建設和結構調整專項規劃》以及北京市階段陛控制大氣污染措施,該焦化廠自1998年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2006年底全部停產拆遷。
2008年,北京市規劃委與儲備中心向社會征集該焦化廠規劃方案并形成工業舊址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方案,提出擬保留建構筑物89座。2009年,市規委與市國土局共同編制的規劃方案擬保留工業舊址建筑63座。2013年市規劃委同意市國土局方案,該焦化廠范圍內的工業舊址由最初確定的89座減少為59座,其中涉及煉焦、制氣核心工藝34處全部保留,非核心29處僅保留2處。2014年,根據北京市領導在市規委的批示,工業舊址園地塊50座建構筑物將拆除在污染土治理挖深18 m區域內涉及的保留舊址11座。
截至目前,相關部門并未針對北京焦化廠剩余地塊制訂新的規劃。因此,根據早期確定的焦化廠工業舊址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焦化廠的部分原有建構筑物將作為工業遺產保留下來,廠區舊址用地性質規劃為商業、公共設施、工業舊址公園等。
根據該項目的實施方案和批復文件,對污染場地土壤、廢水池底泥采用熱脫附,熱脫附溫度按照污染場地土壤的超標情況確定,污染土壤及底泥處理達標后運至其他地方回用或處置,廢水池中廢水采用高級氧化Fenton法處理,處理后的污水送往所在市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對固廢和建構筑物、設備等內表面也必須按照標準進行處理。北京市某焦化廠環境修復工程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
3 本工程環境監理工作情況[8-14]
3.1 監理工作程序
環境監理工作程序對監理工作起著總指導作用,是始終貫穿環境監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根據《北京市建設項目環境監理技術指南(試行)》中工作程序的要求和結合環境污染修復工程實際工作情況,該工程環境監理工作程序如下。
3.1.1 施工準備階段
環境監理單位接受項目委托后開始收集工程技術資料和勘察施工現場,與建設單位簽訂委托環境監理合同。合同簽訂后組建環境監理項目部,選派環境監理技術人員,及時進場開展工作;項目部組織人員核實設計文件和工程實施方案,編制環境監理方案,以便開展實施階段的工作。不同于一般建設項目,本工程涉及污染修復治理,因此需重點針對修復技術設計方案或修復施工方案等進行審核,并就存在的環保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3.1.2 工程實施階段
進駐現場后,組織召開現場第一次監理會議,明確環境監理工作內容和監理要求等,審批施工報審表,實施施工期環境監理,采用巡檢.旁站、見證等工作方法開展具體監理工作;監督批建內容、治理目標、修復技術、施工方式和環保設施及風險防范措施等。重點做好污染清除修復過程中質量控制、二次污染防治和方案變更審核等工作,這也是與一般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巨大差別,更凸顯了污染修復工程較強專業性的特點。
3.1.3 成果移交階段
工程實施完成后,協助建設單位開展修復驗收,共同見證三方取樣,并對本工程各項環保工作和污染清除/修復質量進行復核,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專業性意見和整改建議。同時按照檔案管理要求,整理、立卷、歸檔、移交環境監理檔案,移交完成后撤離現場,項目資料環境監理單位備案存檔。
3.2 監理人員職責
本工程由數個具有污染環境修復工程環境監理工作經驗的環保技術人員擔任總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員,擔任項目組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分別需具有環保專業高級工程師職稱和工程師職稱。總監理工程師負責項目的總體協調,并負責合同管理、總體質量控制等;監理工程師主要負責施工質量控制,協助協調現場關系,而監理員則在監理工程師的指導下開展現場監理工作。形成了一個職責明確、經驗豐富、配置合理的監理團隊。
監理組依據經批復的工程實施方案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總監的主持下編制了污染環境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方案。監理方案中主要包括監理的工作范圍、內容、制度、方式和目標;方案相當于操作性文件,是后期工作的主要依據,內容包括監理依據、人員組成、工作方式、資料管理、控制要點和質量控制措施等內容。
3.3 監理依據、任務、方式等
本工程環境監理主要依據是工程技術實施方案和批復文件、施工建設文件(包括已批準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作業指導書、環境監測方案等),監理方案和監理細則;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范;委托監理合同和相關施工工程合同。本工程整個監理過程中的主要任務是“質量、進度”控制,“合同、信息”管理及工程各方的組織協調。其中質量控制是關鍵和核心,通過會議(首次會議、監理例會、專題會議等)、函件來往、報告、檔案管理制度等來對質量進行控制,發現問題及時發出業務聯系單。在整個工程施工期間,采用巡檢、現場記錄、旁站、監理會議、跟蹤檢查等方式開展環境監理工作,定期現場巡檢,取樣監測時全程旁站見證,不定期與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舉行監理會議。
3.4 監理質量控制內容
污染環境修復工程的質量控制始終是環境監理的關鍵和核心。根據監理工作程序,將整個監理工作劃分為施工準備階段、工程實施階段、成果移交階段等過程。施工準備階段注重的是“事前控制”和“主動控制”的原則;施工階段的監理屬于對質量、工期等的“事中控制”,而該階段的質量控制又是本工程監理質量控制的重點;成果移交階段的監理工作是環境修復工程質量的總結、整理、歸納階段[15]。環境監理質量控制系統如圖2所示。
4 本工程環境監理特色及意義
4.1 環境監理的介入工作
因環境修復工作技術專業性強,工程復雜性高,因此環境監理單位應盡早介入,參加項目設計技術交底和開工會議,掌握項目重要的環境保護對象和采用的技術方案,掌握修復工程的治理目標,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技術實施方案提出合理建議。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期環境監測方案。對施工方案中環境修復治理目標、技術方案和作業指導書提出審查意見,完善施工組織方案和施工期環境監測方案。
4.2 環境監理協調工作
環境修復工程復雜性決定了整個施工過程中將存在諸多的問題,需要三方或更多方充分溝通,其中環境監理人員的協調工作顯得尤為必要。環境監理人員需對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環境保護相關事宜和問題與各方進行溝通,協助解決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施工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的分歧,共同推進環境修復工作。
4.3 監理質量控制工作
較常規建設項目而言,環境污染修復工程由于涉及污染物的清除修復,其環境監理往往需要介入修復工程主體。因此,污染環境修復工程環境監理的最大特點是質量控制。本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包括建構筑物污染清除質量控制和廢渣/廢水修復質量控制等,也是本工程環境監理的重點工作內容。旁站和見證的工作方式,使本工程從前期建構筑物污染調查、中期污染清除修復到后期清除廢渣/廢水的處理處置等關鍵工序都要有監理人員旁站和見證;并要求環境監理人員從專業角度對過程中不符合規范和實施方案要求的地方及時提出和糾正,進而有效監督和控制工程的質量。
4.4 本項目的典型意義
通過本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的實施,發現在進行環境修復項目的環境監理過程中,重點關注工藝的相符性、二次污染的控制措施和修復藥劑的處理過程質量控制方面的監督監理工作。
全面開展污染修復環境監理工作能夠很好地落實“強化治理與修復工程監管”要求,全面監督監理污染修復工作中的各項程序和規范落實情況,落實修復目標要求和防范二次污染發生。
5 思考與建議
在開展的多個污染環境修復和治理工程環境監理工作過程中,發現污染環境修復工程環境監理工作還有很多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下面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目前污染環境修復工程環境監理工作提出以下幾方面的思考和建議。
環境監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需要逐步完善工程(包括污染修復工程)的環境監理有關制度,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其法律地位,建立健全統一的行業規范和標準。 環境監理應更早介入環境修復工程中。目前環境監理多數是在修復工程前期的場地調查完成后、正式治理修復前才深入修復工程主體,環境監理介入較晚。環境監理應在場地調查前、技術實施方案編制過程中就進行介入,有利于建設方、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監管方就項目內容和關鍵技術達成一致。
應由專業的環保科研院所或環保設計、環評單位承擔環境監理工作。一般的工程監理人員往往缺乏專業性的環保知識和技術經驗,難以在污染修復工作中充分發揮環境監理作用。因此,在污染修復工程中聘請專業和技術性更強的環保科研、設計單位擔任環境監理單位,將有利于高效地開展監理工作。
環境監理單位應加強污染環境修復工程的環境監理相關研究和實踐探索,夯實監理工作人員的理論基礎,增加監理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經驗。施工單位如果沒有較強的技術力量,應聘請具有環境修復相關技術力量的第三方咨詢單位作為施工單位的技術支持單位,有利于更好地開展環境修復工作。
本項目前期場地調查和監測過程中,環境監理未能全面參與,欠缺對該階段工作的監督,同時在工程施工監理過程中,未及時對前期場調和監測相關資料全面復核審查,導致后期環境監理工作較難開展。因此,建議在今后的場地調查工作中應加強環境監理介入。
參考文獻:
[1]張魁鋒,李燕.淺談江蘇省建設項目環境監理[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3 (6): 46-48.
[2]趙建奇,楊林,張保利.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實施要點[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
[3]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建設項目環境監理[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
[4]戴明新.交通工程環境監理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尚宇鳴,張宏安,燕子林,等.小浪底工程環境保護與環境監理[J].人民黃河,2002,22 (2): 38-39.
[6]霍林,左葉穎,張清峰,等.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的環境監理實踐[J].環境科技,2013,26(1):58-61.
[7] EPA of South Australia.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managementof on-site remediation[R].Adelaide: EPA,2006.
[8]谷朝君,宋世偉.生態類項目工程環境監理管理模式探 討[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
[9]環境保護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 EB/OL].[2015-04-09] .http://www.Zhb.Gov. cn/gkml/hbb/bl/201504/t20150420 299283.Htm.
[10]谷慶寶,郭觀林,周友亞,等.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的分類、應用與篩選方法探討[J].環境科學研究,2008,21( 2): 197-202.
[11]張勝田,林玉鎖,華小梅,等.中國污染場地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32(6): 5-7.
[12]駱永明.中國污染場地修復的研究進展、問題與展望[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1,23 (3): 1-6.
[13]江蘇省建設廳,蘇建質[1998] 270號.江蘇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見證取樣送檢暫行規定[ EB/OL].[1998-07-14]
.http://www.xc qj s.gov.cn/Xc q/Zlfb/lnformationView.aspx Contentid-1005.
[14]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鐵道部,交通部,等.關于在重點建設項目中開展工程環境監理試點的通知[R].北京: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2.
[15]張長波.污染場地環境和地下水修復工程施工監理的個案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3,36( 10):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