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江婷婷
工信部于日前確定248 家企業為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貴州泰永長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和貴州西南工具(集團)有限公司4 家企業榜上有名。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近年來,逐漸成長起來的“小巨人”企業,成為促進貴州區域經濟競爭力持續增強的新興力量。
在興義市布谷鳥民族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布谷鳥公司)一個小型博物館內,收藏了公司負責人王菁近20 年從全國各地收集的布依族服飾。
創新對于傳統手工行業尤為重要,王菁很早就意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在她看來,紡織產業還有很廣闊的市場空間,需要產業深挖,在生產技術、原材料、創新設計等方面實現進一步突破。
為此,王菁一方面成立了國家級大師工作室,邀請資深服裝設計師將布依族風格與當前流行款式相結合,設計更多新潮款式。另一方面,通過“錦繡計劃”等培訓項目,為更多人學習布依族手工特色刺繡提供咨詢服務平臺。
發展至今,布谷鳥公司也從最初的小作坊逐步發展壯大到現在占地5748 畝的布谷鳥民族文化風情園,準備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綜合體。目前已有不少商家開始入駐,希望在旅游消費領域大展拳腳。
“少數民族服飾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目前許多民族服飾企業依舊保持著小微企業的規模,下一步要擴寬銷售渠道,后續還將接待旅游團進來參觀,帶動產品銷售,拉動產值大幅提升。”王箐說。
布谷鳥公司是貴州省著力培育的“小巨人”企業之一。瞄準全省乃至全國同一行業,深耕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全省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像布谷鳥公司一樣,邁上了從“小而弱”到“精而強”的發展快車道。
同樣,作為“小巨人”企業培育對象,德江洋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洋山河公司)通過聯合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重慶醫科大學、貴州醫科大學等相關科研機構,研制出“麻王智酒”“天麻咀嚼片”等天麻系列產品,并嚴格按照保健食品GMP 標準建成國際先進的生產線。
“新的設備和工藝讓德江天麻大大增加了生產效率。”洋山河公司副總經理潘紅玲說,企業將在深挖產品價值上下功夫,做大做強天麻品牌,讓產品得到更大的市場認可。
“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中小企業實現‘專精特新’發展的重要抓手。數字化、智能化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貴州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燁說,要推動重點行業建設行業互聯網應用平臺,推動低成本、模塊化工業互聯網設備和系統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引導中小企業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供需對接、集成供應鏈、產業電商、眾包眾籌等創新型應用。
由貴州航天云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云網)建設的貴州工業云平臺,融合云計算、物聯網與大數據等技術,為貴州工業企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中小企業實現“專精特新”發展的重要抓手。圖為洋山河公司工作人員對天麻酒進行燈照檢查。(洋山河公司供圖)
“工業云已建成的產業發展平臺、云制造、工業品商城、創新創業等功能板塊,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監控、物流追蹤等智能化改造。”航天云網董事長楊運靈表示,通過航天云網公共服務平臺,不僅提升了企業效益、降低了成本、縮短研發周期,還不斷滿足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云化的變革需求。
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光電子)的一組數據佐證了楊運靈的說法:2017 年,貴州航天云網參與雅光電子的生產線智能化和數據化升級改造,雅光電子經過智能設備和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整個OE 生產線的工藝、質量、流程及環境等數據進行實時采集,逐步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如今雅光電子每小時產品產量提升了58%、優品率提升了33%、產線人員配置減少68%,生產過程數據完整性提高到100%。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機遇,貴州眾多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制造生產環節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著力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截至2018 年底,航天云網注冊用戶達16.5 萬,累計撮合交易超100 億元。
“貴州4 家企業入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標志著‘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這與貴州全省加速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布局和努力密切相關。”李燁表示,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4000 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0%以上,是市場主體中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
然而,我國中小企業仍存在小而不精、多而不強的發展問題。相比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處于劣勢,長期處于價值鏈中低端,在市場競爭中無力與大型企業抗衡。中小企業雖小,卻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中小企業應牢牢把握難得的發展機遇,堅持走好“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努力當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
為深入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貴州省下發《關于組織遴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通知》,并公布兩批擬納入培育的貴州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培育名單,有目標地針對納入培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行指導和服務,及時掌握企業運行情況,聚焦扶持政策,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此外,《貴州省中小企業“星光”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推動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促進全省中小企業綠色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為“千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培育后備力量。
“強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是助推小微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的扶持手段。政府應通過提供技術源和各種技術服務項目搭建系統化的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公益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和中介服務平臺,加快高端服務資源集聚,促進資源共享,在支持方式上,逐漸由目前項目資金支持模式向創新服務支撐模式轉型,有效降低企業的創新風險和創新成本。”
李燁認為,要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優勢,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創新成果與電子商務的有效結合,幫助“專精特新”企業打造屬于自己的單品交易平臺,實現創新產品的“線上營銷”與“線下交易”,更好地實現企業創新成果的商業化,推動企業技術創新。